范文嘉
(江苏省南通市银花苑幼儿园,江苏南通 226001)
我国在2010年提出解决“入园难”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大力推进幼儿教育发展,而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幼儿教师的培育工作做出改革,进而更好地在实践教育中促进幼儿发展。在本文中主要结合幼教改革情况分析幼儿教师今后的发展情况。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幼儿园教育属于其中最基础的教育部分,同时也是幼儿接受学校教育的开始,这对幼儿的发展以及学校教育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可知,从幼儿园办学的性质、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都给出相关的规定[1],同时还指出“教育活动中,需要结合幼儿情况而灵活安排教育工作,做到因时、因内容、因地以及因教材而开展教育工作”。由此可知,幼儿教育教学已经走向多元化,幼儿教师在实践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研究,进而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根据《纲要》的要求可知,幼儿教育以及幼儿教师都面临挑战,因此,在幼儿教师培育过程中也需要做出对应的调整,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要求。
例如,结合当前幼儿教育改革,可以从幼儿教师课程设置方面入手,重视幼儿教师才艺的培养,舞蹈、唱歌、手工以及绘画等,这可以便于幼儿教师在课堂中展示,同时还可以提升幼儿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基本按照小学生的要求开展工作,如教幼儿写字、算术等,这不仅没有结合幼儿在此阶段的学习特点,而且还忽视了幼儿接受事物的能力,进而难以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因此,在幼教实施改革之后,更好地调整幼儿教育工作的方式,同时加强对幼儿认识方式以及认知能力的重视,便于今后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幼儿教师需要走向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其中专业化指的是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职业特点、职业要求以及条件而继续深入系统地学习,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此含义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师专业性涵盖学科的专业性以及教育的专业性[2];第二,国家对幼儿教师培养方式、机构以及内容逐渐系统化;第三,国家加强对教师的认定工作,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第四,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即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以及深化,其表象的内容有:职业道德、职业智能、学历标准等,从而更好地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实现教师持续成长的目标。
在幼儿教师发展专业化的过程中,还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例如,幼儿教师在识字教育中,可以结合幼儿对事物的认知情况而开展教育工作。在拼音方案学习中,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发音方法,然后在教授幼儿时进行创新,如发“a”这个音,需要张大嘴巴,此时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夸张的表情刺激幼儿张嘴并发出对应的音。幼儿教师只有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才可以在教学中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再如,在幼儿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造字法等知识,如“明”,教师可以将这个字进行拆分,即“日”和“月”,首先教幼儿认识“日”,此时教师可以展示“日”这个字的具体物象,然后将“日”的演变过程告知幼儿,此时幼儿就可以结合教师的指导而认识这个字,同时还能够掌握“日”所指向的含义;其次,教师再运用同样的方式教授“月”这个字;最后,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幼儿通过教师层层推进指导学习,可以很好地理解“明”的含义,进而提升幼儿识字的能力。由此可知,幼儿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汉字相关的知识,如汉字中的六种构造方法等,才可以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有效拆分汉字,进而便于幼儿更好地理解以及掌握汉字。因此,在幼儿教师专业培养工作中,需要调整对应的课程设计,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给予良好的指导,进而促进幼儿教师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教育信念指的是教师自己对教育工作、教育事业、理论和基本主张等的认同以及信奉。宏观角度分析可知,教师这份职业所包含的教育信念主要有如下的内容:学生观、教育观以及教育活动观;而站在微观角度分析,教育信念包含的内容非常具体,例如,学习信念、教学信念、学科信念以及自我教学信念等内容。这些信念是指导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思想,同时也是教师能够在此职业中找到职业幸福感的途径。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信念,进而在开展幼儿教育的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这对促进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幼儿教师在活动课中可以设计一些主题让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每年的地球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如随手捡起垃圾、在校园中不随地丢垃圾等,通常此方式可以将保护环境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使得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在此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也能够对幼儿带来良好的示范作用,这就体现出幼儿教师的教育信念,并且还可以将崇高师德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再如,幼儿教师还可以结合母亲节以及感恩节等特定的节日来培养幼儿学会感恩,在节日当天,教师可以告知幼儿表达自己的感恩,并要求他们简述自己对母亲的记忆以及自己可以为母亲做的事情,一方面促进幼儿提升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幼儿懂得感恩。幼儿教师在改革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就可以通过言传身教以及身体力行等方式提升幼儿教育的水平。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可知,幼儿需要在德智体美以及身心等方面和谐发展,由此,幼儿教师需要在科学儿童观、教育观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仅需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还需要重视提升教育教学的技能。第一,教师保持保教并重,并且将保育工作置于首位;第二,在实践教育工作中,落实智育的目标,进而更好地推动幼儿智力的发展;第三,重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并在实践中激发幼儿对世界的热爱之情。
例如,教师组织幼儿参与打扫卫生的实践活动中,就需要加强对幼儿引导,促使幼儿能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根据他们的年龄安排对应的打扫活动,有的幼儿可以擦桌子,有的可以扫地,有的可以拖地等,教师通过实践教育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劳动的价值,并且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再如,幼儿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此时教师可以在设计体育活动中融入游戏的方式,一方面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锻炼的乐趣。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的重要引导者,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而在实践教学工作中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还需要重视自己专业技能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保证在幼儿实践教育活动中对幼儿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1] 朱莉,马丽枝,付景仁,等.高质量幼教师资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9):37-38.
[2] 马波.如何成为“工匠性”与“专家性”兼备的幼儿教师——《教师花传书》与幼儿教师成长[J].家教世界,2017,(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