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燕
(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仁桥小学,江苏海安 226600)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可以将书面文字转化为“立体声”,为学生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提供帮助,理解作者的思想感受,使学生进入形象化和感染力强的情景中,大大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认知。在分配角色的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创造条件给学生,让他们充分沟通和讨论,导引学生表达自己看人物的观点,对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人物和细节进行简单描述,讲出自己的喜恶、仰慕、倾心和怜惜等感触。
阅读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感触、领悟、欣赏和评估技能的培育,以及促进阅读的角度多样和创新。角色扮演不但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对学生的领悟技能进行培育。角色扮演实际上是要在学生了解文本的条件下,对文本重新诠释。不仅如此,角色扮演还可以更好地领悟词语、句子和通篇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格调,可以使学生情绪受到影响。当然,学生的阅读理解基础牢固才能做好角色扮演,在阅读中方能体现出人的思想感情和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态度和价值观,对扮演的角色内心世界准确表达[1]。
教学苏教版第三册上《三袋麦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安排学生反复朗读后,要求学生讲一讲课文中的角色都有哪些。学生回答这一问题后,教师除了进行板书外,还可以进行提问:“哪几位能进行其中的角色扮演?”不少学生跃跃欲试。教师又进一步提问:“承担角色扮演任务的能够将人物的爱好和性格都表现出来吗?”随后,教师就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和爱好和学生一起分析,并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和演说时怎样进行表现,学生在演说时注意把握语气和语速,拿捏好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等。最后让学生按照各自的角色进行扮演,效果较好。在扮演中,学生把握人物的感情不准确时,教师还要进行指导甚至示范,有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提升了自己的理解和吸收能力。
语文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情感教育。通过有效的情感教育,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美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育。教学活动离不开课堂,教师要按照课文内容的要求,运用多媒体中的图像、声音、视频、图片、文字的功能,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做到不脱离课文内容和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在情感上和课文的作者产生共鸣,心理上和作者形成碰撞,才能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入体味作者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材中收录了一些革命家的故事和历史事件,由于时代不同,学生很难找到这样的生活体验,因而难以形成共鸣[2]。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的扮演,将历史拉回到现实,这样,时空距离短了,情感体验变强烈了。
《钱学森》一课介绍了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心系祖国和报效祖国的伟大情怀和感人事迹。学生对钱学森的事迹可能听说过,但是很少看到过视频和完整的资料,初读课文后很难有共鸣。当学习到“那年中秋钱学森写给家中亲人的一封信”这部分时,教师可以安排角色进行表演,选出三位学生分别扮演钱学森和他的父母,他们可以任感情的潮水放纵奔流,进行角色转换,进入情境,想他们所想,思他们所思。在进行角色扮演中,由于学生转换了角色,展开了充分的想象,一个伟大的、热诚的、倾心爱着自己祖国,有着赤子情怀的科学家形象活生生地站在了我们眼前,他魂牵梦萦的是自己的祖国,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千古信条。
语言水平实际上说的是表达方面,它包含了口头表达、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我们在学生语言水平的发展方面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良好的课堂氛围的打造。语文课堂应当是欢乐的,笑语盈盈的,而决不能是严肃和板起面孔的枯燥冷冰的课堂。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都喜欢进行角色扮演,他们在角色扮演中享受到快乐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教师就要适应学生的这一需要,只要是能够进行角色扮演的课文都可以设计成角色扮演的内容,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愉悦自己的身心。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实施角色扮演,语言的材料得到了积累,学会了语言表达的多种方式和用语言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准确描述,自己语言的发展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4《乌鸦反哺》时,有妈妈和“我”的几句对话,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让学生思考:这几句话是谁说的?都说了什么?他们各自在说话时用的什么语气?可以将以上出示的对话让学生进行扮演,扮演中重点体会“感到奇怪”“叹了口气”“着急地”这些词语,再在多媒体出示下面的句子让学生比较不同:(1)我着急地问:“那该怎么办呢?”(2)“那该怎么办呢?”我着急地问。在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语言的意思相同,前后中间位置发生变化,主要是增强文章的活泼度,更好地体现人物的形象、语气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小学语文课堂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师生互动,打造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让小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实施角色扮演,除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外,教师的正确引导也必不可少[3]。在教学中,教师要强化主导作用的发挥,才能带领学生扮演正确的角色和走向正确的表演方向。互动性的师生角色扮演活动,教材中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课文都能使用,有时候,为了角色扮演方便,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编成话剧形式,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师生共同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来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人物的特点,真切地体会课文所隐含的神韵。
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时,课前可以布置学生进行认真的预习,上课中,可以带领学生放声朗读课文,由教师承担导游角色的扮演,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南沙群岛的美丽风光,选择2~3名学生扮演游客,讲述游历南沙群岛的心得。再如,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上课前教师可以准备乌鸦一类的物品,课堂中将学生分成5人一组,每个组出一人上台扮演乌鸦喝水的角色,这一角色要挑选个子高大的,给他戴上乌鸦的帽子,别的角色可以在小组中随意选出担任,教师要尽量考虑让全体学生都能担任一次角色。
可以看出,在课堂上实施师生互动的角色扮演,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对课文的鉴赏技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使用角色扮演法,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机会更多更实在,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转变自己的观念,有利于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1] 周建.角色扮演,给阅读教学插上“双翅”[J].小学教学参考,2017,(27):11-12.
[2] 杨坤.浅谈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7):20.
[3] 李乃强.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11(1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