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琴
(江苏省启东市和合小学,江苏启东 226200)
小学语文教学是最具诗意的,可很多时候教师因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过多关注,或因学生的学习不尽如己意而生气,使得课堂失去了原有的诗意。反思这些现象,教师的关注点放在了学生“差”的一面,而忽视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生动、活泼、灵动的一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学生非常有趣,他们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常常会让笔者感觉语文教学如沐春风,让语文课堂之花恣意绽放。
若问课堂上谁最美?在笔者看来,绝对不是教师,尽管在很多课堂甚至是名师的课堂上,教师永远那么有分寸地主导着课堂的进程,总是以自己优雅的教态让听课者陶醉[1]。笔者只是一个一线教师,在课堂上唯一关注的对象就是学生,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状态。
在《上学歌》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针对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们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带有一些幼儿园意境的教学情境,略带卡通性质的动画课件,营造了一个背着书包、快快乐乐上学的情形。为了让学生感觉到小学生活是快乐的,笔者特别注意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中,笔者会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学生在读着“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有的学生伴着《上学歌》的曲调轻声读着课文;也有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在小组合作中扮演着太阳、花儿和小鸟,然后伴随着动作并进行语言对话……在这样的情境中,你自然就会感觉到学生们的可爱,他们将课文的学习演绎为自己喜欢的行为与语言,看到孩子们如花般的脸庞,你就会感觉到学生就是课堂上最美丽的风景,而教师站在这些花儿当中,就算是绿叶,也是幸福的绿叶。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幸福是阳光,那在课堂上的不快乐就是风雨。同样是《上学歌》这一节课,笔者也注意到有三个学生并不是很投入,即便组内其他的同学主动找他们,他们也有些被动,课后找他们进行深入交流才知道,其中,一个学生早上跟哥哥闹意见,因而并不开心;有一个学生则是父母常年不在家,他一点都不觉得“上学时太阳在对我笑”;还有一个学生生活于单亲家庭,随母亲一起生活,而这节课上,听到同组的同学们都说书包是爸爸买的,他心里难过起来……在第二节课上,笔者特地将本已经结束了的课堂做些延续:通过课件呈现的学习情境不再是太阳开头,而是一棵小草和一朵花儿在风雨中摇摆着,然后出现了一个小孩背着书包独自上学的背影;再然后,一把伞伸到了这个孩子的头上,孩子抬起了头,看到了老师和同学,他笑了,笑容驱散了风雨,阳光又照耀着大地,照耀着三个人……这个时候班长轻轻唱起了《上学歌》,其他同学也跟着唱了起来,笔者注意到,那三个学生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了起来……此时教室里,是多么温馨,多么温暖!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两大特征,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特征更为突出[2]。如果教师只将注意力锁定在字词的记忆与默写上,语文课堂很可能因此而毫无生气。语文学习是语言的学习,是语言的运用,如果没有一个互动的环境,语言互动是难以真正发生的。这里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小学语文课堂上,什么样的互动是最具有意义的?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的答案是:学生与语文!什么是语文?“语文无非是个例子”,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将语文视作例子,那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就是学生与这些例子的互动。
学生与语文的互动就是学生加工语文学习素材,如学习“生”字,可以让学生思考怎么写这个字,怎么记这个字,给学生提供一个谜语:像“牛”不是牛,脚踩一条河,加“花”成食物,却也煮不熟。有此以谜语作驱动,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会根据其中的含义进行加工,待得到“生”字这一谜底时,他们是兴奋的。其实这个谜面本来不是这样的,而是笔者在一次课间到教室时,看到一个细节:有个学生在黑板上画了头牛,引得好多学生围观,其中又有几个学生在分着花生米吃,也引得另外一些学生抢着、闹着,于是笔者突发奇想,就编了这个谜语,而学生也还就真的猜到了谜底。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应当说学生的良好表现,与笔者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是紧密相关的。
学生与语文的互动就是学生的思维在语文学习中充分延伸。笔者从不认为语文学习就是学教师所教授给学生的那些内容,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够超越教师提供的素材,那语文之花就会开得更加鲜艳,而这显然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在教“上”和“下”两个字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在田字格里学写,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认认真真写着,却有一个孩子在“骚扰”同桌班长,而被骚扰的同桌并没有拒绝,班长可是个自制力很强的学生啊,怎么就愿意受别人的打扰呢?结果还没
等到笔者开口喊他,班长倒是先站起来主动说:“老师,你来看看,好玩咧。”笔者走过去一看,立即发现这是一个教学契机,于是让那个孩子到前面去讲了他的“发现”——他讲“卡”字,“把‘上’和‘下’合并起来,就是个‘卡’,卡(加重语气)那里,不上不下……”下面一阵大笑,笑声里洋溢着收获了新知识之后的幸福,看着学生一个个如花般的笑靥,一种因为关注学生而有所收获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什么样的角色?笔者择“关注者”而答之。
关注的含义很丰富,笔者最想强调的就是“等待”。小学生的特点在于“小”,小意味着认知进程缓慢。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任何一个班级中,学生都有“优”有“劣”,所谓“劣”者,大多数都是认知能力稍慢而已,表现在语文学习中,就是问题回答慢一拍,比别人多写一些错字、错句而已。
教师怎样才能发现学生个体的差异呢?无非两个字:关注。关注学生,意味着研究学生,意味着将今天的学生跟昨天比较,以发现学生进步的点滴,而学生即便偶有退步,也应当在容纳的范围之内。所以说,关注不只是简单地看,关注实际上是在用心对待学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与语文的互动过程中,教师以关注的目光研究学生,及时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唯有用心关注,小学语文课堂之花才能越开越美!
[1] 刘培.关注学生,实现高效课堂——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 2010,(31):6.
[2] 丁清清.小学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J].福建教育研究:综合版, 2011,(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