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飞
教育,当有一颗“长久如云漂泊”的心
◇陈金飞
曾几何时,懵懂地以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解透彻,学生接受完全,便是教学成功了。于是,为求讲解透彻,我刻苦钻研教材,力求条分缕析、思路清楚,努力把尽可能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课堂上常用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听懂了吗?你们掌握了吗?”如果回应寥寥,便觉得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于是再把学习内容讲一遍。这样的课堂,经常是我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学生在座位上沉寂一片,整个课堂死气沉沉,犹如一盘散沙。面对如此窘境,我深感苦恼。
某日,徜徉于书海,无意间读到尼采的一句名言:“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一道灵光闪过,如醍醐灌顶:教育的真谛不在于“灌输”,而在于“点燃”!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动态成长的独特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爱与恨、喜与悲、信任与怀疑……教育就是生命体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努力点燃学生那颗积极向上、向善的心,努力以自己的智慧之火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并从最初的星星之火,不断增加“理性和感性”类燃料,使其成燎原之势。
显性的知识和技能,终究会被淡忘;而隐性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方法更易于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素养,所以爱因斯坦说:“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在于学生将书本知识遗忘之后,还剩下什么样的素质。”无疑,如果学生终身学习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欲望被点燃并一以贯之,将是学生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为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点火者,需要教师努力地拥有更宽广的教育视野:对于数学教学的思索,不再停留于知识,而是将触角延伸到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的层面;需要教师努力地从数学史发展的长河中探究知识的源头,关注学生可能遇到的障碍,汲取教学的灵感;需要教师努力地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出发,确保学生在数学上获得尽可能多的成长……拥有一颗点燃学生的心,便拥有了更多的教学可能。
比如,对于“圆的面积”,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圆面积计算公式没有发生过本质性的变化,不断变化的只是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从有限分割到无限分割,再到利用定积分的方法。前人对于圆面积的认识,最难的就在于如何突破固有的思维,化曲为直,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同样的,“无限分割、化曲为直”的思想才是对他们后续数学学习最具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想象有效突破其思维障碍——圆是曲线图形,通过切、拼,怎么会变成一个长方形?从而使他们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跨越人类认知障碍,感悟极限思想,正是教学的关键。
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一定要学会通过增加教学的高度以明晰教育的意义,增加教学的宽度以丰富知识的意蕴,增加教学的深度以提升学生的素养,引导学生站得高、看得远,使之不仅能够领悟数学道理,还能领悟生活道理乃至人生道理。而这一切,我们所能做的、最有效的,便是为点燃学生积极向上、向善的心而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