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崩溃的住校生活
卓玛:
小学、初中我都是走读生,直到高一,我才住到了学校,开始了住校生活。在真正尝试这种生活之前,我对这样的日子充满了想象:几个志趣相投的兄弟,白天黑夜都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段子,未来还说不准会有一个类似于孔庆东一般,关于我们自己的“47楼207”的回忆录。可现实总是残酷的:一间杂乱无比的宿舍,几个有不同恶习的舍友——随便拿别人东西、说梦话、不喜欢洗脚……唉,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受不了这样的集体生活,我该怎么办呢?(姜宇桐)
TO:姜宇桐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独立的卧室,早已习惯了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让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去理解上一代人共处一室,甚至挤在一张床上休息的行为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与此同时,过去从未意识到的问题也正在成为问题:从小拥有私人空间的孩子,如何去接受突然闯进自己安全距离以内的其他人?怎样适应与他人共处的环境?这些都需要他们去重新面对。
首先,你要学着接受与其他人分享空间这样的现实,不要在心理上先对这种“入侵”有排斥。要知道,眼下正在建立的是另一种与家人不同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因客观条件所限,必须存在于相对“无间隙”的空间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对偶尔不经意的空间侵犯,更恰当的解释应该是“友好往来”,这是一种需要你逐渐适应的现实。而后,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保持一颗真诚的心。试着用真诚的心理解周围的人,从他们的角度去分析某些行为和举动的成因,把身边的人当作朋友、兄弟,我们就会比较容易接受一些曾经在你规则之外的东西。最后,共同生活中的一些原则需要逐渐建立,就像你在学着适应一样,同宿舍的其他人,一定也有他们需要学习和适应的地方,给彼此一段时间的磨合,才可能逐渐形成你们共同认可和都能遵守的“舍规”。在我们的一生中,其实类似于眼下这样走入陌生人的世界并与之成为朋友的机会并不多,珍惜眼下拥有的,它们也许会是未来非常珍贵的一段记忆。
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