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照生
借古抒怀
——左思《咏史八首·其二》赏析
○张照生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左思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写就《三都赋》。此文经由当时名人张华、皇甫谧等人的推荐而闻名于世。一时之间,洛阳的富贵人家皆以传抄此书为荣,从而成就了“洛阳纸贵”的佳话。左思本以为凭此可以荣升高位,施展才华。然而此后十年,左思并未得到提拔,也未能担任任何官职。直至公元290年后,左思才得到两次出仕机会,但职位不高,仕途也不顺利。不久“八王之乱”兴起,左思所依附的权贵贾谧被诛,为了避乱,他辞官隐居,专心写作。
从其经历来说,左思虽然极富才华,也有雄心壮志,然而他一生始终没有得到机会发挥才干,只能出任下级官员。这无疑会让他有郁郁不得志之感。这份失意之感自然会在他的诗里表现出来。譬如在《咏史八首·其二》一诗里,他就表达了有才之人未能被委以重任之意: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诗名“咏史”,顾名思义,吟咏古之历史。但左思咏史不只为回顾历史,还为借古说今,更准确而言,是为借古说己,借古人之事说自己的怀才不遇。只不过在这首诗里,左思还深思了才士不得志的原因,那就是门阀制度。在魏晋时期,官员选拔皆以门第、出身为依据,因此有“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说法,“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赵翼《廿二史札记》)就更明确地指出,在当时,世家大族子弟能享受先辈的荣华,而出身寒微之人则没有晋升之路。
也因此,左思在诗里言道“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出身豪门者占据着高位,富有才气的人却身处低位。造成这种局面,并非自身才干之故,而是因为他们出身不同,这种情况由来已久,而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在汉代,金日、张汤两家凭借祖上旧业,官运亨通,而奇伟之人冯唐直至年老,也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左思在这里说冯唐,何尝不是说他自己?虽然富有才华,却始终未能得到重用。
左思的苦恼若放在普通文人身上也许并不是烦恼。他一生并非默默无名,也不是没得到贵人赏识。他曾因妹妹左棻被选入宫而成了皇亲国戚,并得以结识贵人贾谧,成为他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中的一员,《三都赋》也曾令他闻名天下。一般文人命至如此该满足了,但从左思费尽十年心血创作《三都赋》,并认为它能与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相媲美来看,左思并不满足于只担任普通小吏,而是要施展大才干,担当大任。左思向来极为自信,《咏史八首·其一》开篇说“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即他在20岁时不仅善于写文章,而且博览群书,自己的论述文章可与贾谊的《过秦论》相比较,作赋能与司马相如相媲美。在当时,贾谊的《过秦论》与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分别是这两类体裁中的名篇,左思认为自己和他们水平相当,由此可见他颇为自负。然而,出身始终局限着他,让他无法得到朝廷与名门望族的真正赏识。同时代的文学家陆机就曾讥讽他为“伧父”(言语粗鄙的村夫)。
左思身上的远大志向、抱负,让其诗情调高亢,辞采壮丽,笔力矫健,气势昂扬,这种独特的豪壮风格继承和发扬了“建安风骨”,被后世称为“左思风力”。而现实遭遇又让他对现状有诸多不满与批评。他的《咏史八首》就是用古人之典讽刺当时的社会,因此评论家钟嵘认为他“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即左思诗文运用典故来批评时事,甚为精准。不过在此诗里,左思除了引用金日、冯唐等人的典故讥讽门阀制度外,还借用了平常的自然现象——只因地势不同,百尺高的松树为一寸粗的树苗所遮,来批判不公正的选拔制度。
状写自然、运用典故(回溯历史),外加中间的时事议论,让此诗能以四句为一节,分为三部分。三部分分居不同时空,使诗有开阔的视野:自然、现实、历史。但三部分又皆指向当时的门阀制度,从而使全诗既开阔又不散漫。事实上,这三部分也互相关联。开篇的四句既运用了“兴”之手法,以自然景象引出寒士境遇,也运用了“比”的手法。“郁郁涧底松”何尝不是寒士(左思)的比喻?松柏虽然青郁健壮,却只因位处涧底而被遮蔽。小树苗却因居于山上,而得以自由生长,占据敞亮之处,这正是世族子弟的生长情况。也因此,“涧底松”与其后诗句中的“英俊”“冯公”相呼应,“山上苗”与之后的“世胄”“金张”一致。所以,全诗虽然分别书写了风景、社会现象、古人,但实际上都是就当时的现实而言的,这些也是左思个人幽愤心声的表现。
所以,不难看出《咏史八首·其二》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后世评论家也对之欣赏有加。文学批评家刘勰曾言“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即《三都赋》彰显了左思的非凡才气,而《咏史八首》却令其出类拔萃,异于他人。不过相较于这份精巧的诗艺,左思的郁郁不得志、对现实的愤懑更能打动千百年后的你我,而这份怀才不遇也一直流淌于古代诗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