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在观察中自然生成

2017-02-15 04:07曹先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7期
关键词:泉源习作生活

曹先华

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为什么他们却害怕习作?究其原因,不善于观察是一个重要因素。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它形象地阐述了生活对习作的重要性,离开了生活,习作的生命就会枯竭。那如何给学生的习作插上腾飞的翅膀呢?

一、激发观察兴趣,唤醒习作欲望

教师应组织学生观察五彩缤纷的生活,巧妙地把习作训练贯穿于趣味浓厚的活动之中,从而唤醒学生的习作欲望。

1.观赏美景激趣

我抓住四季特有的美景,引导学生走近大自然,观察草长莺飞、雪落松枝……引发学生的观察兴致,让学生萌发习作冲动:

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每个季节都像童话世界一般,让人百看不厌。春天来了,大自然到处是花木灿烂的春光,百花盛开;夏天来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一同观赏亭亭玉立的荷花;秋天来了,我们游玩瓜果遍地的果园,欣赏迷人的秋色;冬天来了,大家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快活极了。

2.领略活动激趣

为了写好游戏类的习作,我组织学生在教室里玩贴鼻子、击鼓传花等游戏,带领学生在操场上尽情玩耍吹泡泡、踩影子等游戏。每次活动学生总是余兴未消,边玩边细心观察。之后在习作课上也兴趣高涨,写出来的文字充满童真童趣,让人耳目一新。

二、教给观察方法,理清习作思路

观察不是简单地用眼睛去看,而需要调动部分甚至全部的感官来“看”,五官并用,再用心去联想,才能够提高观察效率。

1.眼看、手摸体验法

在习作《我喜爱的水果》指导课中,我选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冰糖橙,先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样子——鼓圆形,像个皮球;然后让学生摸——光滑细腻;再请学生闻——淡淡的清香;之后拿出准备好的苹果、香蕉……通过一系列的体验,学生获取了较多真实有用的习作材料,表达丰富而精彩。

2.比较观察法

进行习作教学《我喜爱的一种动物》时,我出示小狗和小鸡的图片及视频,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它们的外形、生活习性。一位学生写的可爱的小狗跃然纸上:

我家有一条淘气的黑狗。它身披一件黑色的缎子,两只耳朵小小的,非常灵敏,随时都在倾听周围的动静,两颗黑珍珠般的眼睛闪闪发光,漂亮极了。

3.故弄玄虚法

为了写好人物的内心活动,有一次,我故意“抓”起一个男孩子站在讲台上,他莫名其妙地看着我,当我把真相告诉他时,他呈现了自己的心情:

当时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面红耳赤,好像有团火在烧,我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心怦怦直跳。直到老师脸上乌云转晴,告诉我真相时,我才如释重负。

三、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习作水平

在每次观察之后,我不仅要求学生说出“我观察到了什么”,还能说出“我从观察中懂得了什么”。这样做就是告诉学生没有观察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不会产生习作的动机。

在写《大自然的声音》这篇习作时,我以课文《爱唱歌的小溪》中的第4自然段为例:

渐渐地,歌溪变得文静起来。它静静地流着,流着……也少不了要表演一番低音独唱,把“咕嘟噜、咕嘟噜”的叫声,拖得老长老长。

仔细观察这一段,学生不难发现,其中的拟声词特别多,这就是“大自然的声音”。之后我引导学生再现大自然的声音:

雷公公扯开震耳欲聋的嗓子大唱几声,紧接着,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树枝上的水滴答滴答往下落,地上的水哗哗地流着。青蛙呱呱地叫着,好像在敲大鼓,几只燕子叽叽地从雨雾中掠过,交织成了一场美妙的音乐会。

教给学生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他们就拥有了积累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的工具,习作在他们用心的观察中自然生成,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由。

猜你喜欢
泉源习作生活
杜泉源
奔涌吧!泉源
春分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