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刘 坤
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江苏/刘 坤
虽然说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弱,但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为了帮助学生能更好的展开自主合作学习,教师把让学引思的理念引入到数学教学中。让学引思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加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从而保证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由此可见,让学引思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应该在让学引思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学习。
要想达到让学引思的效果,教师就必须注重数学课程的每一个过程,第一个步骤自然就是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每一个教师都注意到的步骤,但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学生不能在这个时间段内有所进步,教师应该在让学引思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展开预习。教师在上一堂课之前,应该先对这一节课的内容有一个详细的掌握,针对这些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预习任务,帮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引思。现在的学生都比较爱玩,如果教师不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在利用时间方面就会出现偏差,教师应该给学生进行一些规划,才能让学生的预习变得更加有效率。教师在设计引思任务时,除了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外,也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学生能在原本的基础之上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才能达到我们最初的目的。也就是说,学生课前时间段中,既要温习之前的知识,也要能主动探索新知识,才能让引思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百分数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也是学生接受起来比较难的内容,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引导,保证这一块内容的教学效率。教师为了让学生能进行很好的引思,给学生布置了几个课前任务:复习小数的表达方式,预习百分数的概念,了解百分数的读法。这几个任务都是非常简单的,学生能在温习小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根据教材的介绍,继而了解百分数的内容。如果教师让学生自己进行预习,学生就不会主动复习小数的知识,而百分数和小数是密不可分的,当学生没有回忆起小数时,教师展开百分数教学的时候,就会出现知识不衔接的问题。百分数有很多易错题,例如:读百分数小数时,末尾的零不能省略;百分数只表示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数量。这些问题教师都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展开讲解,才能保证学生能尽快的接收这些知识。
课上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和学生的大部分互动也都发生于此,教师一定要注重这个过程。教学就是“教”与“学”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自然就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不断产生互动,才能称之为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都是一次教学的构成部分,教师应该让这种互动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学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数学知识。我们强调让学引思的理念,这个理念和互动教学不谋而合,都注重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让学生能最大程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要想做到让学引思,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自由发问、互相提问等方式展开教学,只要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让课堂成为了一个严谨而又不失活泼的课堂,教师就可以采用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
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学生需要掌握一个基本的技能,就是学会看扇形统计图,能在其中找到重要的信息以及自己所需的信息。教师根据数学课本给学生讲解了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构成,并且结合实际的扇形统计图为学生讲解了看图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看扇形统计图的方法,教师结合书中的例题展开教学,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按照学号进行提问,以此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找了一个作息时间扇形统计表,分别向学生提问这个人的各个时间,例如:这个人每天花多少时间进餐?每天花多少时间看电视?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就掌握了观察扇形统计图的方法了。
让学引思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不能只强调“让学”还忽略了“引思”,教师可以利用课后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思考。让学引思的一个目的是让学生打开自己视野,学会独立思考,并且能独立解决一些问题。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学生就得先有可以进行探索的东西,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或者说是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在课下也保持一个积极探索、思考的好习惯,应该结合本次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
统计与概率在小学数学中是一节比较特别的内容,它的计算不复杂,但是计算量很大,题目通俗易懂,但是需要学生进行缜密的思考。题目中经常会让学生计算平均数,虽然只涉及加法和除法,但是计算量较大。有的题目会给学生一个销量、生产量统计图,让学生分析它的前景,这就需要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展开分析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并且要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和思考,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任务: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各个组员的性别、身高、体重,并且制成合适的统计图。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提高合作的能力。
总体来说,基于让学引思的自主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帮助。教师要抓住课堂的主要时间,并且利用好课前和课后的时间,让学生能进行自主探索,提高合作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自主思考的能力。
江苏省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