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公司财务管理程度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人员的素质或者能力一定要放在一种应然的层面上来讲,在应然的层面上来谈论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与能力问题是研究的重要侧面。同时,会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又是一个综合性的方面的问题,所以必须以更全面的视角来对待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提高
一、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概述
1.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定义
会计人员的素质指的是,专业的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所展现出来的作为会计人员所具有的人文素质。这种素质是作为一个会计人员所必须具有的,也是就是会计人员所独具的一种素质,从这个角度来讲,会计人员的素质具有专属性,也就是说,会计人员的素质并不是任何不财务工作人员都具有的,它是专门针对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或者在生活中的一门专门的素质要求,这种专门性,就表现在会计人员的职业性上。会计人员的能力,指的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所具有的专业知识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说,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能力还包括,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所展现出来的应对会计事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是实践层面的会计能力。总的来说,会计人员的素质是相对于人文素质而言的,而会计人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其工作能力而言的。认识到这一点,是研究问题的起点。
2.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的特点
总的来说,根据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定义,可以大致归纳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主要特征,我们认为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主要特征包括:第一、专有性。这就是说,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会计人员专有的,其他任何人员都不会具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比如作为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审慎的义务以及作为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保密的义务,等等,这些特殊的要求都是专门针对会计人员而言的,其他从业人员一般是不需要具备这种素质与能力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一种专有的能力与素质。第二、专业性。会计人员作为公司或者企业的专门的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才能把公司或者企业的财务工作做好,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或者会计理论是怎么也不能做好这些工作的。当然,也要对会计人员的实际的工作能力进行专门强调,很多情况下,理论水平再高的会计人员,其实际工作能力却并不高。而理论水平很低的会计人员,其实际工作能力往往并不一定低,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
3.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属性
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是整个人类的素质与能力的一个必要的有机组合部分。这就是说,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是在人类发展的特定阶段形成的,目前来说,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就是在市场经济下形成的,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为标杆,一切以遵循市场规律为根本的出发点,如果一个经济行为没有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那么这个经济行为的目的一定不能达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必须结合市场经济下的条件,无论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哪一方面的要求都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的规律的影响。要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对会计人员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也就是说,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有着天然的市场经济的属性。
二、影响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因素分析
1.人文知识的程度
人文知识指的是旨在教给人们如何做人或者如何更好地成为一个人的知识,如果一个会计的素质相当高,也就是说这个会计的人文素养特别高,会计的人文素养高,意味着会计人员的人文知识的充足。很多情况下一个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很好,但却没有比较深的人文素养。这样的会计人员的素质就是低下的、不成功的会计人员的素质。简单说来,人文素养指的是内化于会计人员心中的,对会计人员的言行、行为、内心的思想活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的素养。在一定程度上,素养与教养是近义词,一个人的人文素养高,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人的教养也就高,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低,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人的教养也不会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司或者企业一定要注重培养会计人员的人文素养,在注重培养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一定注意其人文素养的同时提高。很多情况下,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不能同步提高,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文素养的教育没有与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同步进行。这都是会计人员的内在的缺陷所导致的。
2.会计理论知识的程度
一般说来,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能力,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后盾和保障,这样的会计人员就不是合格的会计人员,也不是合格的财务管理工作者。所以,会计人员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相应的提高自己的理论深度,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因为任何理论学习都是为了实践服务的,只有在掌握额相当深度的理论知识,才能对实践有所推进。从这个角度来讲,理论知识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人员的能力的高低。但这个说法同时又是太绝对和片面的。很多的会计人员并没有多深的理论功底,其实际工作能力却一点不亚于理论深度很高的会计工作人员。但只能说,其实也是相对来说,理论深度高的会计人员往往有比较强的工作能力,理论深度低的会计工作人员往往其工作能力也不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会计工作人员一定要在平时就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自己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培育自己作为会计工作人员的能力。
3.企业的管理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不过企业的管理制度归根结底是外在的影响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因素,并不起绝对性的作用。但,不起绝对性的作用并不是说不起作用,这是因为很多情况下,企业的管理制度确实在影响着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具体表现在:第一、好的制度能够刺激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一个好的制度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或者调动起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外在的制度刺激是分不开的,有的会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很强,但企业或者公司对其待遇却很一般,这也就事实上导致了会计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能力的削弱。有的会计工作人员能力一般,但公司或者企业对其待遇却非常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其工作能力,这样的会计工作人员往往愿意兢兢业业地去工作,所以其实际工作能力并不弱。第二、坏的企业管理制度导致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的低下。有的企业总是站在企业本位的角度去对待员工的问题,要求员工对企业绝对负责,这样的企业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激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就会事实上导致会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低下。
三、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对策
1.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会计的专业知识培训是提高会计能力的重要方面。很多会计人员的能力不够高,主要原因就是其专业知识不够,也就是说,能力低的会计人员其专业知识有时候也是普遍低下。所以,企业在管理财务人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强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加强,不断强化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就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只有把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上去,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才有可能或者说会在很大程度上班也提高上去。这就要求企业定期组织一些会计理论的专业培训班,在培训班上可以邀请一些会计专家进行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或者企业内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组织内部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说,会计人员内部之间也可以就某一个理论热点或者理论基本点进行专门的讨论与研究,这样的研究往往会形成一个有益的循环过程,有助于会计人员互相提高。
2.实行人性化管理
前已述及,企业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影响着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的体现,不得不指出,能力是一个外在化的词语表现。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不是他说了算的,也不是他自我标榜的,更不是别人人云亦云下形成的,能力归根结底是一种必需变现在外面的东西,表现在人们的实实在在的实践当中的东西。所以,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会计人员的特点,对会计人员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也就是说,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一定要充分地站在会计人员的立场上来进行,充分考虑会计人员的需要,在满足会计人员的需要的基础上对其实行人性化管理是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当然要求。当然,人性化管理也不是毫无原则地迁就会计人员的主观需要,而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制度上的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以制度化管理为基础,所谓的制度也应该是建立在相应的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这样的制度才有说服力。
3.培育企业的会计文化
企业的会计部门是一个企业的比较核心的部门。这是因为会计部门往往负责对企业整个运营的过程以及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经济利益进行统计与分析,企业的预算往往也是借助会计报表来完成的。可以说,会计部门就是整个企业的运营的缩影。一个企业的盈利或者亏损状况都切切实实地掌握在会计部门手中。所以,会计部门的必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该注意逐渐地培育会计文化,会计文化指的是一个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逐步展现出来的一种针对会计管理和会计测评等形成的一种专门针对会计管理的文化。它不同于其他部门的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依据会计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管理模式或者管理方法,把这样的管理模式或者管理方法逐渐内化为会计管理的管理过程中去,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会计管理的各个方面的过程,逐渐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其实这个文化底蕴就是会计管理方法的精髓,久而久之在这样的管理氛围中,就逐渐形成了会计管理的方法和特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也都逐渐地习惯于这种管理方法与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专门的会计管理模式。这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一个必要的过程。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1.对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的要求符合市场规律
会计人员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规律的产物,所以无论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做出何种要求,提出何种希望都要结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对市场经济规律对会计人员提出的具体要求而对会计人员也提出具体的要求。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突破市场规律是、对会计人员提出任何要求。因为市场经济下,一切经济行为都要遵循相应的市场规律和市场定律,才能做出有效的市场预测,完成相应的、成功的市场行为,对会计人员的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摸清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来进行的。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定要把握好会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总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要避免市场经济的弊端
市场经济的弊端,在当下主要是指盲目性、自发性等。市场经济的盲目性是说,市场经济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预计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做出盲目的市场行为。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盲目性产生的,其危害程度与市场经济的盲目性是相当的。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必须在结合市场经济的规律的基础上,找出市场经济的内在弊端,不能对会计人员的能力做出超出市场经济的要求,更不能盲目地是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做出要求,这些都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吃决定的。
参考文献:
[1]张淑媛.浅谈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J].时代金融,2015,(36).
[2]邵奎,刘忠宏,杨旸.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与能力分析[J].商业经济,2007,(7).
[3]于帮新.当代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探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4]王媛媛.如何提高财务人员素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4:213.
[5]于帮新.当代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探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156-157.
作者简介:赵梓宇(1997- ),女,汉族,籍贯:山西省榆次,辽宁理工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