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中国加入WTO之后,大量的外资被引进到国内,在大量外资注入的同时,我们也要同步将国内资本输出到外国,以此来实现“走出去”的战略,这样一来有助于中国的企业积极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去,同时也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产业升级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纪经济迅猛发展,其规模壮大到以前难以比拟的地步,因而各种跨国企业应运而生。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和相互依赖也越来越频繁和紧密。对于中国来说,入世以来,中国经济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在迅速加快,国际资本不断涌入,加之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中国的产业结构需要适应国际形势加以调整,同时也要积极的实行“走出去”的经济发展策略。
一、我国选择直接对外投资的意义
自中国实行经济改革以来,中国逐步步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对外投资的力度和规模也在逐步的扩大,也逐步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比如中石油以及中信集团等等,除了这些规模比较大的公司之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我国苦跨国公司的特点就是其所涉及的产业非常广泛,而且其投资地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大部分都集中于美国、欧洲以及港澳和日本等地,由于投资的集中以及投资点的相互交叉,甚至会造成这些扩过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虽然我国的海外公司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这些公司大部分规模都比较小,而且由于起步较晚的原因,很多公司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很多,生存状况堪忧。
如果经济的发展仅仅注重数量上的增长与扩张而忽略了对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么这种发展就是一种质量较低的发展,而且因为其质量没有同步的发展,往往还会造成其发展缺乏生命力,不能够持续。同时,从国家的层面来说,产业的优势决定着一个企业的优势,因此在选择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较好的经济收益,同时也是为了带动整个产业的成长与发展,只有整个产业的成长与发展,才能够促进国家整个的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那么,提高我国海外产业的整体质量也就是目前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我国对外投资产业的选择
以往我们提到资本输出往往就会认为这是富国的专利,在加入WTO之后,我国也开始迅速的走向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利用这种环境来逐步的进行产业升级和调整。
1.按照比投资地的产业优势更提前的原则,选择一个最佳的投资所在地,以此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遵照这一原则,我国在对国外市场进行选择的时候,往往是选择一些跟中国经济发展程度差不多而且比中国稍微晚一点的国家,根据这一标准我们会发现,东欧和中亚地区是绝好的投资地,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地区有着跟中国水平相当的工业基础以及劳动力素质,他们所欠缺的是市场化的程度,参与到整个国际市场的程度也不如我国。而且他们没有足够的出口能力,因而在国际市场上欠缺足够的竞争能力。在当前,这些地区都处于各自经济的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法制还远不够完善,对国际市场也很陌生,资金和市场的扩展是他们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反,跟西欧和北美这些国家相比,我们跟他们的差距还很巨大,如果选择这些国家作为直接投资所在地,企业将难以生存,而且在经济理念上,他们与我们以及上述地区的差异也很大,这样他们也无法成为东欧或者中亚地区海外投资最好的选择。与此相比,我国产业的优势就凸显了出来,我国的产品相比于发达国家的产品物美价廉,而且在轻工和家用电器等行业中,有些产品还有着相当的竞争优势。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企业整体的规模和模式跟这些国家比较相近,因此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东欧以及中亚地区是最适合中国企业的投资地。
当前,中国的国内市场中有不少产业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状态,存在着不少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经过统计可以发现,所调查的900多种产品中,有超过一半的利用率低于60%,其中比较严重的纺织业高出市场的需求达到了40%,空调产业的开工率甚至只有43.4%。以东欧和中亚的市场作为一个前哨战,以此来转移国内过剩的生产力,这样还能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且带动东欧和中亚地区产品对国际市场份额的占有率,由此赢得双赢的局面。
2.加大资源型对外投资的力度
按照产业贸易量的标准来说,如果出口国的某些特定的资源不足,就应该尽量的发展以该资源为基础的下游产业,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开国内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利用这种投资来增加本国该类产品的供给。对于我国来说,这类投资的重点就是石油、金属以及非金属天然气等领域。
目前,进口石油在我国所占的比例已经由1993年的7.1%上升到了2000年的31.2%。国内的一些专业人士预测,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间,中国石油的消费量可能会达到2.9亿吨和3.93亿吨之巨,(世纪能源机构也做了预测,他们预测的数值更大,分别是3.5亿吨和5亿吨),到那时,中国石油短缺量将会达到惊人的1.4亿吨和2.4亿吨。为了使我国石油能够长期保持稳定,那么我们就需要建立一个比较紧迫的能源危机感,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境外能源基地,这应该成为今后中国对外进行能源投资的一个重点。通过对境外的油气资源的勘测以及开发,既能够保证我国石油资源的稳定供应,也能够有效的规避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所带来的经济风险。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努力地获取每年从境外获得超过5000万吨的石油资源的能力。从林木资源的角度来说,要对国外的林业资源进行重点开采,以此来弥补国内林木资源的短缺。
3.积极组建跨国企业集团,进行强强联合
一个产业之所以能拥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将自己的优势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之中。举例来说:一些企业代表着该产业比较悠久的发展历史,这些企业本身有着数量众多的无形资产,另外一些企业则拥有着相对而言比较先进的技术能力,还有一些企业富有开拓创新的能力,还有的自身拥有较强的资源供给,所有的这些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共同构成了一个产业整体的优势。
我国大部分的海外公司规模都比较小,很多都是一些中小型的跨国公司,其中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其资本规模只有3.4万美元,这一规模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0万美元的规模,也比不上发展中国家200万美元的规模。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他们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抗风险能力。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在具有优势的产业内,集中一些企业,让他们共同组成具有优势的企业集团,在联合的基础上,把单个企业的优势变成整个产业的集体优势,因为对于美国以及日本的大型跨国公司来讲,他们都是以大型企业为核心来组建经济共同体。要想与他们进行竞争,我国就必须发挥出自己产业的整体优势,组建起自己的集团,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占领市场。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另外一种抗击风险的方式就是采取集约式投资的方式,也就是众多的中小型企业集中区某一地区进行投资,以此来获得一定的规模。举例来说,在东莞、昆山、苏州等地,很多台商所采取的就是这种方式。就在前不久,成都的荷花池集贸市场就集中了一些企业业主到越南计划建造一个占地600亩的商品批发城,这样一种方式就可以有效地规避他们抗击风险的能力。
4.政府对产业的政策支持
即便是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政府对产业的政策干预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让对外直接投资跟国家整体的利益相一致,政府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适时的宏观调控,这样才能保证投资行为能够始终处于正规。我国必须用国家的产业政策规范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使其成为国家经济政策重要的一环。这事关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局,因为只有将其服务于我国的产业升级才是进行国际直接投资选择首要考虑的条件。
三、结语
目前世界经济已经全球化,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对国内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展开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中国已经成为WTO成员,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将国内资本输出到外国这样才会使得“走出去”的战略更好地得以落实,有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肖前.2009年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回顾及展望[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02期.
[2]董莉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动因——一个新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11期.
[3]黄建中,李莉,来晓燕.中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30年[J].经济管理,2009年01期.
[4]杜人淮.转变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方式的策略选择——基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视角[J].中国市场,2011年37期.
[5]江小涓.China's long march toward greater openness[J].China Economist,2009年05期.
[6]吴正锋,张杰,李碧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作者简介:王明见(1987.11- ),男,汉族,籍贯:河南省信阳市,学历:硕士,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方向:国际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