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蕊(遵义师范学院) 娄斯佳(云南省文化馆)
论当代中国琵琶艺术的时代性
张 蕊(遵义师范学院) 娄斯佳(云南省文化馆)
所谓“时代性”,即“时代精神”,是体现于社会精神生活中的一定历史时代的客观本质及其发展趋势。集中体现于社会意识形态中的那些代表时代发展潮流、标志一个时代精神文明、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思想之中。其作用取决于它对时代潮流的反映程度。具有时代的、历史的特点,随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发展。可见,时代性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琵琶艺术在成长历程中不断的汲取不同文化和音乐元素给养,取长补短才能最终传承至今,依旧发出独有的动听旋律。时代性是琵琶艺术发展的生命线。
不同时代的艺术审美需求,塑造着艺术的发展个性。琵琶艺术审美的时代性让琵琶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时代性特征,始终保持着鲜活的艺术特色。
1.泛审美化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纯审美”似乎日渐失去吸引人们目光的魅力。当下的审美趋向于生活化、实用化、社会化和商业化,不再是超然于人们生活之外的、高高在上的神圣领域,而是人们生活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审美向生活转化的现象,叫做“泛审美”。这种“纯审美”到“泛审美”的转化过程,是审美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辩证发展的过程。
面对这种新的审美形态,琵琶艺术的发展需要创新。随着大众审美需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作曲家和琵琶演奏家们开始不断寻求对琵琶作品的推陈出新。因此,大量风格各异的琵琶音乐作品层出不穷,琵琶这个古老的民族乐器逐渐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打破了人们对于琵琶的原有观念。
2.审美的个性化
在越来越追求个性化、自我化的现代社会,人们注重的是借音乐来抒发内心情感。正如黑格尔所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在这个领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灵魂中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怅惘等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情绪都属于音乐表现所特有的领域。”由此可见,音乐能够表现人的各种情感、情绪。尤其在现代工业社会里,音乐的这一功能得以充分的体现。一方面人们可以借音乐来抒发内心的各种美好情感;另一方面人们也能借音乐来宣泄和释放现代工业社会的层层压力下的压抑、郁闷等情绪。
工业文明带来了人类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也导致了人类心灵的部分异化。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残酷,人们在音乐中真实地表达了受到社会——一种异己力量——压抑的个性濒临丧失的人们的烦恼、孤独、恐惧和绝望,将心灵感受到的这一切转化为音响结构,社会的冲突转化为音乐的冲突,从而向社会发出抗议的声音。在当代社会里,人们需要表露和宣泄的各种情感情绪成为当代音乐创作的丰富源泉。为了适应当代社会“主情”的审美需求,琵琶艺术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写意到现代主情的创作和审美的变迁。从音乐内容到表演形式的各种尝试性改革,都在试图使民族器乐能融入到现代工业文明当中。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创作涌现出了一批以生产建设和农村生活面貌改变为素材的乐曲,如《草原小姐妹》等。
3.审美的意境化
琵琶艺术的魅力在于审美意境中的声外之意、弦外之境。而想象作为表现意境的中介,对于每一个琵琶演奏者来说都极为重要。人们在音乐演奏中借助于内心的想象、联想以及审美中丰富的情感体验,能使演奏主体内心变得更加充实。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艺术作品既然是由心灵产生出来的,它就需要一种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它就是这种创造性活动的主体”,“这种创造性活动就是艺术家的想象。”在进行琵琶演奏训练的过程中,相信每一位演奏者都会借助艺术想象来表现作品,让作品有血有肉、富有情感。
演奏者自身的审美经验与生活体验影响着想象的空间与范围。比如,《霸王卸甲》在《楚歌》一段中,楚军被围困时四面响起了楚歌时内心的悲凉;项羽与虞姬生死离别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全曲最后一个泛音表达了项羽自刎后剑落地的声音等等。演奏者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是不可能全面准确传递乐曲意境的。
社会在前进,时代在改变。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新认识,促使琵琶艺术家努力去创造和挖掘与新的题材内容、新的思想感情相适应的新的琵琶语言、新的表现体制和新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新时期的琵琶艺术风格。
1.器乐曲的移植
(1)西洋器乐曲的移植。
随着中西音乐文化的不断交流与碰撞,越来越多的西洋器乐作品被移植成琵琶音乐作品。尤其以将西洋器乐练习曲和乐曲片段移植成琵琶练习曲居多。比如,《野蜂飞舞》 《流浪者之歌》等,主要是训练提高演奏者左右手的耐力和速度。
西洋器乐曲的移植填补了琵琶练习曲较少且不系统的空白,对提升演奏者的基本功帮助很大,丰富了琵琶的曲目和音乐风格,推动了琵琶高难度演奏技巧的发展,将琵琶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新的阶段,促进了琵琶演奏艺术的发展。
(2)传统音乐作品的移植。
除了西洋器乐曲的移植以外,将传统音乐作品移植成琵琶曲也是移植的重要途径。《阳光照在塔什库尔干》就是其中的一首优秀作品。《阳光照在塔什库尔干》原是一首中国小提琴曲,曲调来源与新疆塔吉克族民间音乐以及笛子曲《帕米尔的春天》的部分旋律,由陈音移植成琵琶曲。此曲极大地丰富了琵琶的调式调性,突破了演奏者长期的思维模式和演奏习惯,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2.流行歌曲的改编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文化的兴起,大众在欣赏民乐时不再像过去那样满足于传统的民族音调,而是逐渐开始尝试将流行歌曲改编成民族器乐曲。如今市面上经常能看到一些《琵琶流行金曲》 《琵琶通俗小品》等等的书籍或CD。这些琵琶曲难易适中,较易上手,不会让普通的琵琶演奏者望尘莫及,加之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曲调,演奏者与听者间能很容易产生共鸣。因此,受到少年儿童和中青年琵琶爱好者的喜欢。其中,尤其以中国风音乐风格的流行歌曲居多,比如《青花瓷》《千里之外》 《卷珠帘》等。此外,改编成琵琶曲的流行歌曲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琵琶爱好者能轻易的下载到原曲的伴奏,演奏者即便技艺不够精湛,但在伴奏的衬托下仍然可以有一定的表现力。这为初学者提供了上台表演的机会,也提升了大众学习琵琶的兴趣。
当然,改编流行歌曲也有它的局限性。改编成琵琶曲的流行歌曲无论是在演奏技法、旋律还是调式上都不能完全展现琵琶的特色,乐曲显得有些肤浅,缺乏深度,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一部分不了解琵琶的人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
乐曲的动人之处不完全在乐器本身,甚至不在于技巧的高低、弹拨的快慢。乐曲的灵魂在于演奏者的情感,在于演奏者修养、心路历程、心灵感受以及他个人的表达冲动,这才是音乐演奏的灵魂。
1.演奏技法的丰富
说到对琵琶演奏技法的发展,刘德海先生应为首屈一指。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些符合琵琶特色的新技法。这些技法运用到特定的作品中使音乐形象更加生动、鲜明。比如,20世纪80年代由刘德海创作的《春蚕》,就是将传统演奏技法与新创造的技法相结合的典型代表。《春蚕》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为素材,旋律优美,富有异域风情。这首作品既很好的保留了传统琵琶曲的民族韵味又创造性的运用了一些特殊演奏技法。如右手掌内侧大指根部指肉擦弦的同时左手打、带。左右手同时演奏两种不同节奏,不同步发音,要求一心二用。这在传统乐曲和我们的一般演奏习惯里是从未有过的。另外,山口外拨弦以此模仿春蚕吐丝,利用特殊音响效果刻画动态的画面更是让人惊叹刘德海的创新思维和丝丝入扣的洞察能力。除此之外,还有《老童》也创造了一些用音效来模拟形态的新技法。比如,用右手握拳,以手掌小指外侧来击打琵琶面板,发出略显沉闷的声音,来表现老童稳重坚定的脚步声。
这些新技法的创造均是围绕着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整体的结构布局应运而生的,极富自身特色,形成了作品独特的表现形式。
2.与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合
不遗余力将琵琶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的代表人物当属赵聪。赵聪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努力创新,自行设计了适合动感音乐演奏的新型琵琶,录制个人琵琶现代作品专辑《聆听中国—月舞》。2005年参与水晶琵琶设计,并与马久越先生共同创作《新编十面埋伏》在音乐界引起轰动。《新编十面埋伏》的整体结构是“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其引子和展开部运用了“拼贴音乐”形式,即在引子和展开部嵌入原版《十面埋伏》的列营和九里山大战两段,而呈示部和再现部是全新的旋律曲调与原版形成鲜明对比,伴奏加入大量电声和鼓乐进一步烘托了战场激烈的厮杀场面,使听众更有带入感。
与《新编十面埋伏》的动感激昂不同,赵聪的另一首作品《江南印象》则是把江南的婉约与柔美演绎的淋漓尽致。一把吉他,一把琵琶,中西合璧,恬淡两相宜。这首作品是立足于传统民间音乐曲调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创作技法创作的一首具有中国风格的“新民乐”作品。
琵琶艺术伴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步得以完善、提高、升华。它随着音乐艺术整体的发展而发展;随着音乐理论水平的提高而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随着历代演奏家的挖掘与探索,演奏技法日趋成熟;随着创作水平的提高及创作形式的多样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场景更加广阔;随着音乐消费需求的增长,展现给人们更加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舞台视听效果。
艺术的传统从来就是伴随着人类文化史而发展的。人类的文化史是创造美的历史,美和审美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因而美的创造及欣赏有着明显的历史割舍、扬弃的痕迹。富有生命力的精华得到继承、吸收,这是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音乐有着时间艺术、抽象艺术的功能性,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不断地要求新的听觉、视觉,新的审美情趣,这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因此从创造的角度对传统音乐作品中各种有价值的因素加以吸收,通过认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按照今天人们的审美原则对传统音乐进行取舍,这也是琵琶艺术继承发展的手段之一。从琵琶演奏形式的发展中就可以看到这种继承和扬弃。有学者说:“中国琵琶只有两大派,新疆派和江南派”。新疆派(将琵琶放在后背肩上站着弹奏)早已失传,今天我们只能在敦煌壁画和一些舞蹈中一睹它的风采,它的演奏姿势不利于音乐的创作与表演。而江南派(琵琶向左斜放在腿上坐着弹奏)得于保存、繁衍,并滋生出许多琵琶名家与流派。
刘德海先生指出:“以‘变’求‘不变’的历史辩证法则是切切不可违背的。今天,琵琶艺术的传统音乐得以发扬光大有赖于千年来无数前辈个性审美创作的结果。”应该掌握这种辩证方法去指导实践,使琵琶艺术传统乐曲不断地获得新的艺术价值。这方面,前辈们的贡献是很大的。回顾琵琶艺术的发展史,大部分演奏家重今、重创、兼收并蓄、创立新派和反对泥古,让琵琶传统乐曲得到不断继承和发展。随着流派的增多,也形成了多样的艺术风格,各流派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原则和对传统乐曲的演绎方法。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乐曲《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独奏曲。该曲有《夕阳萧鼓》 《浔阳琵琶》 《浔阳夜月》 《浔阳曲》等多个曲名。《夕阳萧鼓》是现存传谱中最早使用的,《春江花月夜》则是在1925年前后由上海大同乐会的郑觐文、柳尧章等根据琵琶独奏曲《浔阳夜月》改编为器乐合奏曲而定名的,《春江花月夜》的曲名及其合奏形式即始于此。从琵琶独奏曲《夕阳萧鼓》到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有着极为复杂的沿革经过,从形式到内容都有过多次变化,整个沿革过程历经了百余年之久。另一首著名的乐曲《阳春白雪》也是前辈们根据《鞠士林琵琶谱》中《慢商音》与《六板》这两个套曲中某些乐段摘编整理而成的,现在流传的有四种版本。
对琵琶传统乐曲的挖掘、整理是继承与发展琵琶传统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代琵琶演奏家应该肩负起的重任。应该坚持“在变化中的不变,又是不变中的变”的辩证思想,使琵琶传统乐曲在较完善的继承中显露艺术家的独创才华,流传下去,发扬光大。纵观琵琶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琵琶艺术在建国后的发展是具有突破性的,它不仅标志着琵琶演奏技术趋于较完善的阶段,并且标志着琵琶的音乐创作逐渐脱离了以直觉为依据的创作方式,从而走向专业化的创作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琵琶现代乐曲的音乐创作逐渐兴旺起来。曹安和、杨大钧、程午嘉、林石诚等先生先后改编、创作了一批小型琵琶乐曲,如:杨大均创作的《胜利罗鼓》、程午嘉创作的《美丽的青春》、王昭琪创作并由刘宝珊改编的《春到拉萨》等等。这些乐曲所以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为创作题材,充满着欢庆,喜悦之情,创作手法简练,尤其是他们运用了西方单三部曲式的作曲方法进行创作,对以后琵琶音乐创作思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琵琶乐曲创作是以民歌、创编歌曲、戏曲以及其他器乐曲的曲调为素材,结合琵琶技巧移植改编创作而成,移植乐曲占绝大部分。如《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送我一枝玫瑰花》 《赶花会》 《春到沂河》 《浏阳河》 《绣金匾》 《我的爱》 《游击队之歌》《歌唱解放军》 《英雄们战胜大渡河》等。在这一时期的移植改编创作的乐曲中,其具有代表性的,影响最大的乐曲,应说是王惠然的《彝族舞曲》。这首乐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基于传统并有革新,乐曲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多段曲式结构,通过这种形式,创作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在演奏技巧上,除运用左手推、拉、吟、操等传统技法外,采用了复调式的创作手法,因而提高了右手轮指技术,即解放大指,其它四个手指轮奏歌唱性旋律的同时,大指在内声部奏复调性质的伴奏支声。由此扩大了琵琶多声性的表现能力。另外,作者还发挥各个音区和内、外弦的表现力来加强音色力度的对比。这些创造性的尝试,在当时来说也是独出心裁、别具匠心的,扩大和发展了题材的表现范围和琵琶的演奏技巧,使琵琶艺术的表现力大大地向前跨了一步。
随着现代艺术创作思潮的发展,琵琶乐曲创作也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从20世纪80年代的创作中已反映出创作构思趋于对人生、社会哲理思考的艺术表现。如刘德海先生创作的人生篇《童年》 《天鹅》《老童》 《春蚕》 《秦俑》,集中表现了人生事业的艰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童心之美。乐曲创作的发展必然会体现出演奏技法的创新,这也是乐曲新意所在的重要方面。作者大量运用了反弹(借用于吉它技法)系统的演奏技术以及一系列新的技法,如三摭法、左拇法、伏奏法、极高泛、左拨右弹、拳击面板等等。这里所说的反弹和我们以前说的抹是不相同的,抹只是手指自左向右抹进,而反弹无论从音色和触弦角度都和抹不一样。新技法的创用,深刻的表现出乐曲的内涵,开拓了琵琶的新音源,丰富了琵琶的艺术表现力。还有,刘德海创作的田园篇《天池》 《金色的梦》 《故乡行》 《一指禅》,大量运用了琵琶极少使用的连续挑弦。右手大指挑、抹与左手抓、打、滑组合,开发出琵琶既活泼又柔美的新颖风格。从而丰富了弹拨乐器“点”的美感,使琵琶艺术更加贴近生活,使更多的人们接受并喜欢上琵琶这一传统乐器,进而为琵琶艺术的普及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无论是新技法的创造、器乐曲的移植、流行歌曲的改编还是与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合,琵琶都是在不断的摸索向前发展的道路。今天的琵琶艺术受到各种现代的、西方的、流行的音乐风格或者元素的冲击,而真正了解传统琵琶作品,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人越来越少,琵琶的发展出现了比较尴尬的局面。也许迎合市场的需要能够找到琵琶艺术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但是绝不能抛弃传统去推陈出新。琵琶的发展应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应该发扬琵琶的特色。尤其在创作带有“新民乐”性质的琵琶作品时,注意改编音乐和添减配器,流行节奏和电子配乐也应该适度。
[1]孙丽伟.琵琶文化论[D].福建师范大学, 2002.
[2]卢盈盈.20世纪20年代以来琵琶艺术发展与演奏技法的演变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袁静芳.中国琵琶艺术.《中国华乐大典·琵琶卷》序[J].中国音乐学,2016
[4]李官群.浅论《琵琶行》的民族性、时代性、个性[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5]吴慧娟,孙丽伟.20世纪中国琵琶艺术发展概观[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4
[6]国英杰.论琵琶传统曲目教学[D].兰州大学, 2015.
[7]谢雅竹.论唐代的琵琶音乐与琵琶文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8]马海垒.唐代琵琶音乐繁盛的原因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9]吴骏浩.新音响语境下的中西交融[D].上海音乐学院,2012.
[10]黄婷婷.论唐朝琵琶艺术的繁荣[D].南京师范大学,2006.
[11]高文馨.论中国琵琶艺术的世界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3.
[12]塔娜.内蒙古地区琵琶艺术传播的调查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3.
[13]王清.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琵琶集体课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4]苗佳.唐代琵琶艺术的历史贡献[D].东北师范大学,2009.
[15]吴慧娟.建国后中国琵琶音乐的创作发展[J].中国音乐,2012
[16]吴蓉.琵琶江南五大流派研究[D].河南大学,2008.
[17]高微.论琵琶演奏技术的规范性与音乐表现力的多元性[D].北京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