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彤(南京艺术学院 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自觉推进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深度融合
——“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述评①
付晓彤(南京艺术学院 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艺术学是新时期以来在我国学科体系中逐步建构并完善的人文学科,2011年,该学科被提升为“门类学科”,这对于我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意义。2016年,在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五周年之际,回顾和展望艺术学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文艺界和艺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天,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艺术教育中国梦不断推进中,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和艺术教育工作者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我国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指明了方向。正值这样的背景下,由全国艺术学学会(筹)主办、南京艺术学院承办的“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于2016年11月26日至27日在南京艺术学院隆重举行。年会主题以跨界融合为引导,提倡广大文艺与艺术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教科研任务,努力把创作与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做到不负时代、不负使命。
本届年会为期两天,议程中有开闭幕式两场大会主题发言,另有四个分会场计有16场报告会,围绕年会主题分列有四项议题,即“艺术理论跨学科研究”、“中西对话中的艺术理论研究”、“艺术理论与社会功能作用的重新审视”、“艺术生存环境的变化与艺术审美特征的变迁”。根据年会组委会统计,本届年会是历届年会参会人数最多的一届,共有来自全国九十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到会发言交流。这一届年会也是提交论文稿件质量最高的一届,论题焦点集中,论述深入而全面,提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观点,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李新风研究员的《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总格局中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学习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心得体会》一文所提到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总格局中来看艺术学学科地位及其学术功能、社会作用,思考其发展战略,建构方向,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评论中心主任庞井君在主题发言中主张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他主张设置文艺评论学,为文艺评论的实践提供学术、队伍和阵地的坚实支撑,从而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关于文艺评论的要求进一步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全国艺术学学会会长,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在主题发言中一再强调,中国艺术学的建设与发展就是要走出有中国特色,面向世界传播中国学者自己的声音。我们要作出符合“中国立场”和“中国话语”的学科发展规划,推出有自信力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学会秘书长、东南大学王廷信教授就本届年会主题与分议题的列项进行了全面阐述,他认为年会主题“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正是应和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努力将艺术学放到更大的学术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专家学者为学科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而做贡献。他还代表学会热诚感谢南京艺术学院为本届年会的成功举办给予的大力支持。
作为艺术学门类下致力于理论研究的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发展至今天已成为艺术学门类学科中的领头羊,着眼于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及时。北京大学王一川教授提出中国艺术学理论需要在“临门互串”的对话中继续坚定自身的原地开垦。在《分门致力下的“临门互串”》的发言中,他提出:“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研究”至少涉及五种态势:跨媒介艺术交融、跨门类艺术互通、跨学科汇通、跨形态呈现、跨行业交界。并重点阐述了跨门类艺术互通——“临门互串”的原则与特性。他强调说分门致力下的艺术互通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特征和特性,从中可以挖掘出艺术“临门互串“的积极作用。他提倡艺术理论研究需要重温、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与艺术的优秀传统。各门类艺术间的跨界交融,是我们今天艺术理论需要继承的传统,是构建有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
本届年会得到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中心、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浙江音乐学院、中国文联出版社、《艺术百家》杂志社、江苏省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协同举办。
作为艺术学门类学科的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经过五年的规划建设,目前是整个门类学科中拥有博士学位授予点最多的学科。然而,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既有学科的建设也要随时代不断调整和完善,尤其是要注重艺术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对话,增进了解,融合进步,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的重点。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学科间的交叉互融应是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支点,这不仅体现在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力支撑,而且也需要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支持。只有各学科间不断地融合,才能生成学科新质。基于这一研讨思路,不少专家学者呼吁在艺术学理论学科下应尽快设置能够体现学科交叉特性的二级学科,诸如,比较艺术学、艺术科技学、艺术经济学和艺术教育学等。
重庆大学彭吉象教授在《时代呼唤比较艺术学的诞生——中西对话的艺术理论》一文中提出,在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比较艺术学,条件与环境业已成熟。他认为“比较艺术学”的设立,是中国艺术理论学科走向世界的需要,是艺术学科门类发展的需要,也是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理论自身扩大发展的需要。对于艺术学理论研究而言,孤立的研究,是有悖于当今艺术发展趋势的,更难以有效地推进艺术与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
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和日本等国就已经建立起比较艺术学学科,美国更有多所艺术院校或研究机构设置有比较艺术学专业。20世纪90年代,一批中国艺术学学者提出成立比较艺术学并致力于此领域的研究,但直至今日,比较艺术学在国内仍然是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的学科。今不同于往昔,新的时代背景和学科发展再次将设立比较艺术学学科推向前台。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建构离不开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相近学科的学习和借鉴,文学为比较艺术学的建构树立了典范。彭吉象教授认为,鉴于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相对成熟,比较文学经历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研究三大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比较艺术学均可借鉴。
无独有偶,彭吉象教授提出比较艺术学研究设想,在本届年会中又有多篇论文形成呼应。例如,借鉴比较文学中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景德镇陶瓷大学詹嘉的《景德镇餐具提升欧洲餐饮品味的艺术史探微》一文,将此方法运用到艺术史学研究当中,阐述中西方饮食餐具和餐饮文化异同,进而论证景德镇陶瓷餐具自16世纪销往欧洲所带去的极大影响。又如,比较文学中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强调对于没有直接关联的作家和作品进行“类同”与“对比”研究。西华大学李媛的《中西艺术学方法论比较研究——以笔墨说与图像学为例》梳理了中西方在各自的文化传统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笔墨说和图像学的差异性与相通性,帮助我们从中西比较的视野下更深入的发掘和把握艺术的本质特征。再有, “跨文化研究”对于“比较艺术学”也非常适用。上海大学蓝凡教授《“一”与“多”:中西艺术形式创造差异的哲学基础》一文,比较古代中西方的艺术形式创造基础认识。作者阐释了艺术形式创造的特殊性和独具风格的审美特性,构成了中西艺术之间的根本差异及不同的内质。通过“跨文化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中外艺术理论的理解。可见,尽管“比较艺术学”仍是一门处在萌芽状态的潜学科,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专家学者的努力和培育下此学科会茁壮成长,为艺术学理论学科增枝添叶。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融合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持或支撑,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会带来超出我们既有认识的更加广阔的空间。山东艺术学院田川流教授提出,艺术史上的每一次重大进步,考察其背景大都与科技介入相关。他所关注的艺术科技学,具有学科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建构引起大家的热议。他在《论艺术科技学的建构》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建构艺术科技学的必要性和适时性。认为艺术与科技实现深度融合,并产生新的艺术效应,诸如,艺术形式、艺术审美、艺术传播效应、艺术生产力的变化等。他主张艺术科技学的建构,应对艺术与科技活动中迥异而又相互交融的思维方式加以探索,以形成艺术与科技交叉的边缘学科研究课题。
对于艺术与科技种种关联性价值的思考,本届年会的学者也给予了热切的关注。南京晓庄学院许炎骏的《神经网络算法的艺术级应用研究》,关注的是具有人工智能的艺术级应用。文章论述促进人们进一步思考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即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本质区别。此外,面对当下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引发的全方位媒介革命或文化革命,艺术学理论需要在艺术与技术新形势的挑战下进行创新研究。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互联网+数字技术”时代:电影“新美学”对艺术理论的挑战》一文,从影响本体、生产主体、作品本体、受众接受等复杂层面入手,系统论述了数字技术普及所引发的影视艺术变化,进而提出需要秉持人文立场和反思立场,致力于构建与时俱进的新时代艺术理论研究方式。
当下,博物馆以及各类艺术馆介入大众文化生活,文化消费渐渐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带动起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这牵涉到艺术经济交叉研究领域的问题。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设有文化产业或是艺术经济类专业,并陆续形成从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序列,对此相关高校专家在年会论坛上有话交流。上海戏剧学院黄昌勇教授在《“十三五”中国文化产业新趋势》报告中提到,文化产业已经是我国战略性产业项目,其增长速度之快令人惊叹。然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并未真正形成以文化发展为核心的态势,从世界文化产业格局来看,中国文化产业基础仍然薄弱。并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一是内容原创;二是重视艺术教育;三是培育消费市场;四是注重制度建设。他认为只有沉下来从产业的角度去做,才能有效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在讨论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时,对其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进行探讨也极为重要,这是艺术与经济的联姻,是艺术学理论交叉融合的新问题。南京艺术学院李向民教授《艺术起源的经济学思考》一文,以透视艺术史学全领域的视角,从经济史角度考察艺术起源的问题。并提出交换产生于私有制之前,艺术商品化亦发生在人类的远古时代,远古艺术品就是一般等价物的早期形态。此文观点引发同道的关注,认为是将遮盖在艺术史学研究上的另一层面纱揭了起来,有新史学的探究价值。
就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探讨,又延伸出关于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本硕博培养问题的讨论。正如杭州师范大学杜卫教授在《创造教育:美育的时代性命题》发言中提到美育对于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作用。他认为“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应该体现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制定当中,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推动美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除此之外,艺术学界应对基于艺术学和教育学基础上构建的艺术教育学展开新一轮广泛性讨论和系统性思考。根据目前学界的划分情况,国内学者一般认为艺术教育应该归属于“艺术学理论”学科,成为其二级学科。在本届年会上,聊城大学郝春燕的《建构艺术教育人类学的学理思考》一文,专门谈到在“艺术教育”二级学科下,设立三级学科“艺术教育人类学”的问题。她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构建等多方面讨论了关于艺术教育人类学的学科构想,这是一门将艺术教育学、艺术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相融合的学科方向。
总体说来,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尚有大量工作要做。自艺术学升格为独立门类以来,我国艺术学界对于艺术学与相近学科的互相渗透融合而形成的诸多交叉学科始终给予高度关注,交叉学科建立是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建构的一项重要议题。特别是以跨界视野建构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更是艺术学未来发展的动力。当然,学术探究也有自己的规律,如交叉融合有靠近原则,这就提醒我们,学科建设与学术讨论不同不可能将“界域”无限夸大而消解学科的独立性。尤其是在当代文化语境下,根植于艺术实践的发展,学习借鉴相近学科经验,以艺术研究热点话题为切入点从整体和系统的视域来构建学科体系,是完善和规范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构建的重要路径。
面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现状,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在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学理论学术话语体系其渊源主要是由西方现代学术思想催生的,因而西方现代性的主流话语充实其中,尤其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艺术理论的话语无疑成为最具宰制力量的话语。故而,当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之后,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理论建设与发展,需要着重考虑的就是要重视艺术学理论学术话语体系的“中国立场”的构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学术话语体系其关键点是形成中国“现代性”文化的主导思想,能够适应并解释中国化的艺术学理论问题,开创和推进中国艺术学理论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和完善。
从本届年会提交的论文选题便可以看出,艺术学理论研究领域已经出现认识和观念上的转变,立足于中国视域来探讨理论建设与发展问题成为焦点,显示出日益强大的学术生命力。关于构建有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应梳理和挖掘中国古典艺术理论强调中华艺术精神的时代特质,坚守学术的本土立场东南大学王廷信教授在《重估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价值观》的发言中强调,所谓“重估”是指今天我们有机会、有条件,也有信心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与西方艺术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反思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价值。他认为,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言简意赅,意味无穷,是非常渊博的理论体系,并且有一套自身的话语体系,以优雅艺术观介入社会生活,讨论艺术与修身养性、艺术与儒释道观念的融合等等,呈现出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反思和重估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价值来回答更多的涉及中国艺术的发展问题。
南京大学周宪教授在《换种方式说“艺术边界”一文中提出以“中国方式”探讨艺术问题。他在文章中分析到,艺术边界的问题涉及如何区分艺术与非艺术,随着当代艺术的激进反叛,何为艺术边界变得越来越难以回答。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中二元概念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原则,为解决艺术边界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有助于当代美学深化对艺术边界的讨论,并实现从非此即彼,向兼而有之的范式转型。周宪教授强调,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对接不上国外的同类学科,误认为国外没有与我们相同命名的学科就是伪学科,这是不对的,这或许正是中国特色,即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讨论艺术问题,这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
清华大学陈池俞教授发言说,坚持“中国立场”“中国话语”是实实在在倡导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需要。他以中国美术研究为例,强调在历代众多的美术史家的研究过程中,形成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美术史研究传统。他提出,我们研究中国艺术史学,其一是就要梳理明了中国艺术史学的脉络;其二是要弄清进入20世纪后,中国现代形态之艺术史建立的过程和表现出来的新的特征;其三是要发扬中国传统史学的研究精神。
中国艺术研究院刘祯教授在《经典评价的本土立场与文化语境——从上昆版“临川四梦”谈起》一文中呼吁艺术学理论研究要关注本土学术知识的传承。就戏剧理论而言,要走出西方戏剧理论研究模式,建立符合自身文化传统的话语系统,纠正过度生搬硬套地将中国戏曲艺术置于西方话语阐释系统的做法,代之“以中容西”的气度,扎根于自己深厚的文化土壤,思考和探寻戏曲的发展方向。
《艺术百家》杂志社楚小庆的发言,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就是以艺术学理论引领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艺术学理论需要在艺术创作满足人类最根本的艺术审美需求的同时,对艺术创作进行深化、总结、提升,探索、理清艺术发展、运行规律,并结合人类社会应有的或应该倡导的社会价值取向,提出引领性的思想和理论。
中国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研究问题在本届年会上也成为热点话题。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在《“审美意识形态”的学术史研究》一文中对此有专门的阐述。他认为艺术学第一原理——“文艺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既是艺术学理论的第一原理,又是艺术学理论的根基,说到底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贡献。该文全面考察了这一问题形成的历史背景及方法论的出发点,加深了我们对艺术学理论第一原理的理解。
概括而言,“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研究”实际上是在与世界艺术的对话中寻找并坚定艺术理论研究态度与方法,使有中国特色艺术理论获得新的话语机制。以“中国立场”和“当代眼光”,运用科学理念和思维研究艺术理论,阐释清楚有中国特色艺术理论的独特价值,尽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立足于中国现实问题的探究,不断提出学科研究领域内的新问题、新表述和新方法,以形成具有中国学派的研究模式,是本届年会中呈现出理论自觉,推进艺术学理论深度融合的重要表现。自艺术学理论学科正式列入我国学科序列中,艺术学理论研究在短暂的五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国内艺术学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可广为传播,但是对外交流中能够显示艺术理论“中国主题”的研究不够丰富。这就要求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加强“中国主题”研究课题的开发和建设,发挥中国艺术学理论的作用,进而使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在世界艺术理论研究体系中彰显出力量。
艺术影响、传播和发展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的研究论题。北京大学彭锋教授在《写意作为艺术学概念》一文中提出,外国人对中国传统美学概念“写意”的翻译,与20世纪初期西方人对中国绘画理论的接受、译介和传播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写意”是20世纪初期中国艺术学家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下发现的,而西方现代艺术的运动又与中国艺术的影响有关。他分析说,对于“写意”认识的跨艺术门类、跨文化研究,显示艺术的影响、传播和发展的复杂性,是要扩大中国艺术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传播,以此构建起独具特质的话语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如此,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包括“中国主题”研究问题的讨论,都离不开对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这是将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传达给世界的重要课题。
与之相关则是“中国主题”研究项目的选择,诸如中国艺术的史论评发展规律,梳理出能够体现中华文明完整形态的艺术史论评面貌,取其精华,将其理论化。在本届年会中有多篇涉及此类话题的论文,浙江音乐学院李荣有教授在《乐与图互为传统体系及其现代转化考述》一文中提出,乐(表演)图(造型)两大文明体系。我们顺着这一珍贵学术文化传统,结合新的文化研究视角,就能很好地实现中国艺术史论研究的现代转化,有望在突破古代艺术史研究瓶颈的基础上,探索发现人类艺术文化生成与发展的更多规律。
北京外国语大学秦佩的《风流云布:风、云意象在中国古代艺术中的象征意义》一文,揭示出风与云的基本特性,昭示了中国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两大类型的审美特质,进而成为一种审美意识,是影响中国传统艺术数千年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
南京艺术学院张婷婷的《论传统表演艺术理论“以技入道”的理想境界》一文从艺术表演的形式美、艺术表演的技与艺谈起,提出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理论中形成了诸多以理想境界诉求为目的的表演法则,希冀演员通过表演,塑造出“艺精于形”“以技入道”的境界。
上海理工大学熊承霞的《传统建筑作为公共媒介的伦理价值》一文,揭示了传统中国建筑有自己独特的营造法式,社会伦理教化功能是其核心价值。文章通过分析传统建筑外化的“物态”象征,认识其实施感官上的伦理呼应,从而阐述传统建筑中隐喻秩序守则与凡俗生活互为关照。
探讨中国数千年来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的形成与演变,真实地反映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关注民族艺术、民间艺术遗产问题,以及民族艺术的交流融合问题也是本届年会谈论较多的话题。江南大学赵建军的《论佛教初入之“图志”、“史志”交遇》一文提出,佛教入渐是中国文化有效吸取异域资源的实例,打破了上古相对封闭和单一的历史传承,走向更具世界人文格局的开始。文章着重揭示了佛教初入期的“图志”呈现的特殊意义,进而推动佛教深入到中国文化引发交融的话题探讨。
云南省迪庆州非遗保护中心阿新的《从文化生态学看国家级非遗项目〈迪庆锅庄〉的保护和传承》一文分析“迪庆锅庄”不仅是迪庆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作者提出要在保护和整合文化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开展有续性的非遗文化传承。这一论题引发大家的关注,小问题大思路,开拓起民族民间艺术,特别是文化艺术遗产研究的热点话题。
湖北民族学院王星星的《艺术社会学视角下:热贡唐卡的署名问题研究》一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分析热贡唐卡署名产生这一社会现象及其中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探讨唐卡署名对现代经济发展的社会意义。
艺术学理论“中国主题”的项目研究选择渐成为年会最大体量的讨论话题,这表明“中国主题”已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或热点问题,是“中国立场”和“中国话语”最为重要的课题选项。
毫无疑问,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应是独立的,无需受制于西方的隐性殖民思想,但这并不等于不需要了解西方的艺术理论。如南京艺术学院邢莉教授《再谈十九世纪德语国家的“艺术科学”》一文中讲道:事实上,系统和深入地了解包括西方在内的艺术学领域的研究基础和现状是必不可少的,抛开借鉴、比较和启迪等一切理由不说,至少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研究”,这是学术研究的规律。这里点明了研究西方艺术理论的必要性。固然,建构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要研究中国的艺术,要坚守中国立场和文化语境,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显示表现。然而,文化自信并不代表只研究中国艺术,文化自信也表现在“以中国思想为方法依据,以世界对象为解释目标”对西方艺术理论进行反思与重释。
东南大学徐子方教授在《史前艺术略论——基于欧洲考古学成果和一般艺术学的理论视野》一文中提出,以欧洲为代表的史前艺术构成人类艺术史的第一乐章,艺术史不是从东方开始,而是自西方发端。黑格尔理论中的象征型艺术不应局限在古代东方的金字塔,应当向前延伸,它包括史前艺术。
南京大学赵奎英教授主要从事西方艺术理论研究,她在《艺术符号学基础的现象学重建》中分析到当今艺术符号学研究要想获得突破性进展,必须借鉴现象学符号观,尤其是借鉴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论符号、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符号观对其理论基础加以重建。
构建学术话语体系不是单一的,更不是封闭的新的学术思想或学术概念的推演,需要借助中外合适的理论逻辑来论证,同时也需要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文化活动来做支撑,艺术实践可谓是构建新型艺术学理论学术话语体系的源头活水。事实证明,艺术学理论自19世纪末在德国诞生,其原因除了理论自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艺术实践向艺术理论提出了新问题。艺术发展到今天,实践向理论的发问从未停歇,而艺术学理论研究领域也逐渐显示出面对各类新颖艺术形式需要推出的理论阐释,其包容性越来越大,其视角也越来越新。
南京大学周计武在《当代艺术及其美学阐释的危机》一文中认为,当代艺术之争事关当代艺术的危机这种危机与其说是现代艺术表征模式的危机,不如说是现代美学阐释的危机。分析美学为理解和阐释当代艺术提供了合法化的框架,但也存在着局限性。美学的重构旨在让美学思考真正对当代艺术的审美、道德与政治难题提问,恢复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艺术经验与非艺术经验的连续性,让艺术从文明的美容院变成文明本身。
南京艺术学院赵笺的《凝固的海与时间——由杉本博司〈海景〉论当代艺术语境下的艺术质量》一文以日本摄影艺术家杉本博司的《海景》为切入点,试图阐明有关当代艺术质量的评价问题。作者认为,所谓的质量低下、毫无内容,往往源于接受者所秉持的审美惯性使然;而观看及解读方式的转变,在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当代艺术的同时,也不断拓宽着“艺术质量”这一概念的外延。
接受新思维、新视野和新方法,是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在本届年会上显得十分突出。例如艺术地理学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中的新话题。常州大学张慨主要从事此方向研究,她提交的《基于地理学概念的艺术地理研究》一文,通过考察地理学和艺术学在艺术地理交叉研究中使用的基本概念、空间、景观、区域和构想,解读两个学科研究的交叉路径和互借方法,进而厘清艺术学和地理学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上形成的共同特点,这对于艺术史融合地理学的交叉研究具有探索性的意义。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阐释艺术接受理论,是值得关注的一种研究思路。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张华《绘画感知中的眼神经生理基础》一文,从眼的神经生理特性上举证分析艺术感受所产生的根本原因。可以说,除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原因之外,眼的神经生理特性也是上述艺术感受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篇论文的视域已不仅仅是交叉学科的融合,更重要的是挖掘并阐释新的研究思路,这对于艺术学理论关注现代艺术发展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南京艺术学院翁再红的《大数据时代的经典解读路径——论内容分析视野下的经典建构》一文,将目光聚焦在艺术领域运用并不普遍的内容分析法上。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研究中的重要路径,作者通过量化分析的数据最终揭示出内容分析对经典化研究的意义。
西方艺术理论的引进与介入,艺术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互涉促进了艺术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多极化和研究视野的多元化,孕育出理论研究新话题。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学理论所展现出的多层次、多视觉的全方位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到一般科学方法,乃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个别学科方法,都成为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有力武器。值得注意的是,“跨界的艺术理论研究”并不代表艺术学的研究没有边界。强调这一点,是为了说明在跨界中的艺术研究要深入,这种深入是指需要有扎实的史料依据、需要有严谨的逻辑论证、有令人信服的阐释,需要在方法论上走得出去,走得回来,最终落脚在艺术研究上。唯此才能建立起有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的学术体系。
艺术批评是艺术学理论学科的重要支撑,真正的艺术批评应具有独立思考,且有个性的判断评价。常言道,越是具有独立态度和观点的批评,越是具有批评的价值和可读性。如何显现艺术批评的这些价值,在本届年会论述主题上有一批论者发言,主张艺术批评应有理论阐释的实力,专业评判的视野和面向社会各界开放的胸襟。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夏燕靖教授在《重回艺术本体:艺术学理论研究的一项关键性论题》一文中提出,艺术学理论研究日益学科化、学术化和“精细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学理论在学术表达和研究方法上的进步。但在批评理论构成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突出表现在基础理论研究,乃至艺创理论研究上越来越偏离艺术本体,偏离艺术范畴,沦为哲学、美学、史学史、社会文化学、政治学研究的附庸。他进一步分析问题所在,提出问题根源则,并提出艺术批评要回归艺术本体,回到“艺术创作”上来,艺术批评者乃至艺术学理论研究者应该谙熟艺术史和艺术技艺的表达方式,要像艺术创作一样,提倡批评者深入艺术生活,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分析和评价,才具有说服力。
艺术批评作为艺术学理论的应用武器,对于艺术实践的观察和指导有着重要的意义,且当下艺术批评形式日趋多样化,本届年会对此话题也极为关注。贵州大学刘剑在《大众传播与现代艺术批评的兴起》一文中提到,现代艺术批评的兴起与大众传播的兴起具有互动关系。大都市为现代艺术批评提供了生成的场域,以印刷术为必备条件的大众传播使为艺术批评提供了更快捷的传播方式,以现代性为核心形成了现代自律性艺术和现代艺术批评。随后,作为学科的艺术批评得以诞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雍文昴的《试析艺术评论的多样化并存及其社会功能的相互转化》一文,分析艺术评论的多样化并存更带来了其社会功能的相互转化,作者希望通过对不同发布场域中的多样化艺术评论话语的研究,探讨其社会功能,特别是揭示某些较为新颖的发展趋势,诸如在今天的新媒体传播中,大众本身既是批评者又是接受者和传播者,艺术批评的方式和批评家的身份,乃至立场也会有变化。
互联网时代引发了艺术批评的新形式,在年轻群体中具有日益广泛影响力弹幕网站,从作品形式、身份互动关系等构建起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北京大学刘润坤在论文《新作品、新身份、新世界——艺术界视角下弹幕网站分析》中提出并分析了这一现状的利弊。
中国艺术研究院孙晓霞的《桥梁与鸿沟:大众文化视野下的现代精英主义艺术观分析》一文,提出回到对艺术的审美研究,回归艺术的本体论研究,思考艺术于人的意义与价值等将是拉平现代艺术体系的精英主义与大众文化实践中的艺术之鸿沟的有效路径。
艺术批评是艺术学理论中的应用型学科,它以研究艺术批评自身的本质和规律为任务,以指导艺术实践的发展为目标。艺术批评包含对艺术作品的描述、分析和解释,它是关于艺术作品的话语。随着时代发展,理想型批评家在艺术理论界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如何发出艺术批评的时代最强音还有待理论界达成共识。
综上所述,构建有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体系是艺术学理论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届年会“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研究”主题,旨在倡导艺术学与其他学科相互对话过程中,完善和规范有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构建;是在经典理论、原创理论、多种研究方法与前沿话题的碰撞中,彰显有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的现实意义。本届年会又在四个分项论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并达成共识,这将是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次重要促进。总结而言,2016年末,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的“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是对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五年来理论研究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其中,以青年学者为代表的新生力量构成的学术梯队引人瞩目,形成本届年会特有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学人共同参与、共同争鸣的学术盛会,是艺术学界极为重要的一次论坛,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
另据学会秘书处发布,在本届年会举办前夕,教育部已于2016年底发函原则同意成立“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一级学会,这无疑为艺术学界搭建起更高和更大的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期盼学会能够尽快获得正式批准。此外,在本届年会举办期间,由南京艺术学院提交的关于在全国艺术学学会中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二级学会委员会的建议,获学会常务理事会的一致通过。本届年会还得到学术团体和学术媒体的大力支持,学术支持单位有: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江苏省新型重点高端智库“紫金文创研究院”、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艺术学理论)建设资助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资助(中国特色艺术理论建构与文化创新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文艺评论》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网、《艺术教育杂志社等。
(责任编辑:夏燕靖)
2017-02-22
付晓彤(1989-),女,山东新泰人,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艺术学研究》丛刊编辑,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设计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