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二号,你好,我是新华社”
——史上第一次中国航天员“天地采访”报道侧记

2017-02-14 11:35文/魏
中国记者 2017年1期
关键词:弧段特约记者通话

□ 文/魏 骅

“天宫二号,你好,我是新华社”
——史上第一次中国航天员“天地采访”报道侧记

□ 文/魏 骅

“33天,我们创造了很多个第一”

2016年10月16日,新华社首创“太空特约记者”;

10月17日,新华社特约记者首次登上太空,世界新闻史上首次有记者进入太空;

10月19日,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首次完成太空报道;

11月5日,中国人首次太空泡茶;11月8日,中国人首次太空跑步;

11月12日,中国人首次在太空当“菜农”;

……

在一个个不可能面前,前方报道组在新华社领导的直接策划指挥下,突破种种限制,一步步将报道前沿向前推进,在一篇篇“首次”“第一”的《太空日记》接连出炉后,为了持续提高报道关注度,我们开始思考:除了拿到独家素材,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于是,一个个“脑洞”接踵而至——能不能请航天员直接演示太空科普?如何让航天员的声音直接走进新闻直播间?是否可以直接对话航天员?……在警卫森严、把关严格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不影响正常飞行任务的前提下,我们开始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今天拍不成了,确实没有弧段,航天员要休息了。”航天员中心一位负责同志走进新闻中心,开门见山的一句话直接给苦苦等待了十多个小时的报道组成员们泼了一盆冷水。

这已经第五次“无果而终”的等待了,短暂的失落难以避免,因为就在30分钟前,我们还被通知能够获得5分钟的采访机会。

“5分钟能做什么采访?”说实话,刚开始大家心里都没底。因为不仅仅是5分钟的时间限制,一次天地通话采访需要满足多个条件:航天员与地面工作人员按计划完成任务交接;航天员工作强度适中,同意进行天地通话;航天器飞行的轨迹(也称“弧段”)被卫星信号覆盖……

为了将准备工作赶在前面,根据报道组组长李柯勇的指导分工,报道组成员将采访背景、问题等字眼“抠”到了极致,保证在五分钟里将采集的信息量发挥到极致,与此同时,为了模拟现场环境,还做了很多的模拟排练,我们将5分钟拆成300秒来计算,甚至将信号延迟的时间都考虑了进去。

▲ 新华社地面记者与航天员进行“天地采访”。

“创新的背后更需要耐心的支撑”

抠得不能再细致的文字,压缩得不能再简洁的问题,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等待,已经成为常态。等待中,报道组成员开始梳理以往的报道素材,在整理的基础上对素材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同时,也开始了对后续节目脚本的“虚拟创作”,并且通过多种渠道、尽可能多地拍摄、拷贝到航天器飞行中的视频素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直到14日中午12点,一个电话彻底打乱了部署:“今晚,也许会有十分钟的通话时长,可以让新华社的编辑部直接对话航天员,重新准备一下。”

“编辑部对话航天员?”本以为听错了,始终不敢相信这样的创新方案能够在近乎苛刻的层层审批中“幸存”,以至于电话这一端的我们一再追问是不是真的。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大家顿时重燃斗志,毕竟将迎来又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新的环境意味着一切都需要重新准备,在迅速完成分工后,前后方团队马上动员起来。为了晚上7点的“天地采访”顺利进行,报道组对现有的服装、录音录像等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后方携带新设备的同事要求尽快从宣武门总社出发,确保下午5点前抵达航天城,而前方团队则负责重新调整问题、设置采访环节并进行模拟问答。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然而紧张的气氛依然在各团队间传播着,毕竟这短短十分钟的天地通话拍摄,不仅信息量大、不可控因素多,而且没有任何的提前沟通、没有任何现场彩排、也不可能有重来的机会。这其中最沉重的担子也压在了负责采访的李柯勇身上,毕竟与航天员进行过通话的人屈指可数,没有多少对话经验,更没有采访先例。

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5:30开始大家被安排轮流前往食堂吃饭,可当第一批同志刚刚抵达食堂就被告知:通话提前了,马上开始!当所有人刚刚跑回到航天员密话间门口,又被告知“所有通话取消,准备清场。”

无奈,还是无奈。当看到中央电视台负责录像的同志匆匆拆除设备离场,当听到他们同样无奈地拨出一个个汇报电话,我们只是静静地站在最后面等待着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

“又一个弧段过去了,再等等看吧,接下来是今天最后一次通话机会了。”从密话间里传来的消息不好不坏,却始终揪着所有人的心。

看着大屏幕上飞船轨迹慢慢飞向地图的边缘,我们知道时间已经不多了,然而组长却低声地提醒我们:所有人保持“即刻开机”的姿势。

“快进,还有7分钟的时间!”一个命令式的口音带领着我们鱼贯进入与航天通话的密话间,房门关上后,20秒钟我们即准备妥当,开机。历史上第一次中国航天员“天地采访”报道由此成为了现实。这屏气凝神的7分钟,紧张而有意义,让在场的所有人永生难忘。

拿着团队创新的宝贵素材,那一宿彻夜未眠。从再设计、剪辑,再到修改、配音甚至三维动画制作,所有人几乎没有合眼,一双双通红的眼睛背后是对每一个细节的较真。

12个小时后,中国航天员首次接受媒体天地采访新闻播发,轰动全国。

36个小时后,世界航天史上第一堂“天地联讲科普课”上线播出,震惊世界。

作为一支年轻的团队,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与如此重要的航天报道。在这33天时间里,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挑战中工作,是这些挑战让我们看到了差距,是挑战帮助我们快速成长。

(作者魏骅是新华社总编室融发中心记者)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

猜你喜欢
弧段特约记者通话
三弧段等距型面设计参数计算研究
基于改进弧段切点弦的多椭圆检测
面向工业复杂场景的合作靶标椭圆特征快速鲁棒检测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低成本视频通话APP
浅谈如何将多段线中的弧线段折线化
2013年11月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
2013年3月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
俄演习用核弹击退入侵者
韩国要造“迷你宙斯盾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