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华社摄影部 鲁鹏
薪火相传,艺不绝
——《读锻造剪刀的匠人俞宋桃》
文/新华社摄影部 鲁鹏
2016年11月17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山剪刀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俞宋桃在锻打剪刀。( 刘军喜/摄 )
一个男人,一把铁锤,锤起锤落,火花迸溅,炫目的光芒跳向眼前,叮当的声响仿若回荡耳畔。图为在安徽泾县丁家桥镇后山村的一间普通作坊里,“后山剪刀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俞宋桃在锻打剪刀。
对于读图者来讲,这是一个普通的劳动瞬间,影调持重浑厚,明暗灵动鲜活,宁静之中投射出几分坚守的执拗;对于拍摄者而言,这是一个充满隐喻的定格,手艺的传承写满寂寞,使命的坚守令人升华。35年来,俞宋桃手中的一方金属热了又凉、凉了又热,金花四射的闪耀时刻,岂只是经过炭火的高温才通体透亮,那分明是被自己心中的执着和热情而焐得滚烫灼人。
这是手艺人的无悔坚守,这是工匠精神的无声写照。
记者按下快门的一刻,时光驻留在深秋的枝头。窗外依旧泛着绿色的婆娑树影,微光映红匠人脸膛,有人把那表情解读为无奈,有人从那神态中读懂淡定。一事能狂,便成英雄!
一把剪刀,一名传人;一段故事,一种精神。除了坚持不懈、精益求精,还要如何苦练才能习技近乎于道?除了追求卓越、淡泊名利,还有哪种修行才能独步江湖?“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重击之下,锤炼之中,星火方能不断;精研日进,守一不移,匠心始能终成。打造一把剪刀如此,世间百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