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方名医帮”的实践看南方名记工作室的运作逻辑

2017-02-14 11:35文/曹
中国记者 2017年1期
关键词:名医项目组融合

□ 文/曹 斯 陈 枫

从“南方名医帮”的实践看南方名记工作室的运作逻辑

□ 文/曹 斯 陈 枫

2016年第12期《中国记者》刊发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黄常开的文章《既要做“纸红”,更要做网红》,重点介绍了南方报业人才培育工程的创新思路与实践,引起了业界关注。南方名记培育工程实行的是南方名记工作室制度,改变了传统报人“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让名记变身为团队核心。目前南方名记工作室运作得如何?本文以南方名医帮项目组的探索为例进行剖析。

南方名记培育工程 南方名记工作室 南方名医帮 人才培养

日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启动南方名记培育工程,引起业界关注。此次选出的15名记者在政经、教育、医疗、军事、三农等领域具有明显传播营销优势,专业特色鲜明。其中,南方名医帮项目组的主要负责人便是南方名记中的一员,也是一名医疗记者。

南方名记培育工程实行的是南方名记工作室制度,改变了传统报人“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让名记变身为团队的核心。基于这一新鲜的尝试,同样新鲜的南方名医帮项目组也开始了更多新探索。

南方名医帮项目组运营着《南方日报》唯一的健康垂直领域微信公众号,并以此为载体盘活线上线下大健康资源,与产业深度融合,推进报社、集团的转型融合发展。短短两个多月,南方名记工作室制度与南方名医帮团队的碰撞已擦出新火花。

一、弱化部门边界,强化人的融合

融媒体时代意味着在互联网思维下要整合不同资源、共享技术平台、重构用户关系,建立新的媒体生态。媒体融合的最终服务对象是人,推进媒介融合建设的核心力量也是人,南方名记工作室制度的第一层重大突破就是促进人的融合。

南方名记工作室制度原则上设在培育对象原所在部门,组成基本班底,可根据需要跨媒体、跨部门抽调摄影摄像、直播、新媒体制作、动漫设计人才等组成虚拟团队。南方名医帮项目组的组建和完善就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

南方名医帮项目团队成立于2016年8月29日,在南方名记工作室制度实施后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目前,团队主要运营着《南方日报》唯一的健康垂直领域微信公众号“南方名医帮”(ID:nfmingyibang),致力于打造权威、贴心、悦读的媒体健康垂直服务平台。在前期运营中,平台尤其强调名医资源,如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国医大师邓铁涛、禤国维等入驻,以全媒体形式为用户答疑释惑,并提供服务。下一阶段平台希望打通更多线上线下资源,联通医疗健康产业,以成为媒体与大健康领域资源深度对接的“集合器”,推动集团转型融合发展。

全方位、全媒体、全介质的转型探索尤其需要人的融合。尽管从媒体人的自身素质来说,培养擅长使用多媒体技术并具有融合多种技术传播能力的“全能记者”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共识。但是,面临转型融合发展这一复杂、系统的工程,一人之力难以“包打天下”。全媒体记者在本质上应是由具备专业技能的记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与传统意义上的单干不同,南方名医帮项目组基于南方名记工作室制度突破了部门界线。该工作室的主要成员在一名部门副主任承担全局把控和指导工作的基础上,还主要包括项目主要牵头人、南方名医帮“帮主”(也是南方名记之一),两名一线专业记者,摄影、摄像团队成员若干,以及承担对接产业和提供服务的市场人员。集团还为项目组提供了来自“南方+”客户端新媒体实验室的技术支持。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的成员加入,有利于碰撞思想,激发智慧;市场、服务团队的加入,弥补了传统媒体采编人员的突出短板——懂行,但未必懂市场。

团队组建后,过去的采访形式便完全颠覆。有别于文字+摄影记者的传统采访模式,如今南方名医帮项目团队每次出动至少有三到四人,包括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甚至有服务人员。基于南方名记工作室制度,名记还可根据采访实际需要“点将”,如此一来,部门与部门的界线更为弱化,人员融合效果得到强化,产品的呈现形式也更加丰富。

在一些重大的策划、项目中,两个或以上名记工作室联动的情况也很常见。如在粤盐改革全案策划方案中就涉及用盐知识的H5产品制作以及与网友答题互动等内容,既有关于粤盐企业的相关情况又涉及健康领域的知识。于是,主导健康的曹斯名记工作室以及专攻政经领域的黄颖川名记工作室很快联动起来,在南方+新媒体实验室的支持下制作了网友互动答题H5产品,还整合了抢高铁票等服务。产品几小时就突破了30万阅读量,成为“爆款”。

二、强调生产新媒体“大餐”,提供全案服务

南方名记培育工程重新定义了“名记”的标准——既要做“纸红”,更要做主流“网红”,善用现代传播手段,会使“十八般兵器”,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领域都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权威性、不可替代性。培育工程要求南方名记一要做深耕主业的尖兵,成为内容生产传播的行家里手;二要成为开拓创新的尖兵,带头创新新闻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三要成为融合发展的尖兵,创造性地生产优质全媒体产品。这对团队的产品呈现提出了新要求,全案服务也成为了南方名医帮项目团队探索的方向。

如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互动已成为南方名医帮产品的呈现常态,让用户在充分享受信息、视觉盛宴的基础上,还常常能收到福利礼包。这也是南方名记工作室制度释放出的红利。文字以深度、细节见长,图片、视频主打现场感、冲击力,网络的超文本特性需要服务思维的“加持”……

对于有些特定题材,团队还有意识地进行了全案深加工。如已开展7年、惠及数万人的“岭南膏方节”,往年一般作为动态发布,2016年团队将其以直播的方式进行全媒体呈现。团队请到了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由南方名记担任主持人与专家互动,并出动了文字记者、摄影/像记者,打通线上线下进行直播,同时与网友互动。项目组还与医院合作,专门为关注“南方名医帮”以及在“南方+”直播页面观看和参与互动的用户提供了膏方节纪念品。用户不仅能涨知识,又可直接提问专家,还能收到福利……享受了全套服务和礼包,他们自然以忠诚度和黏性来回馈平台,为项目组日后与产业的深度对接打下基础。

得益于南方名记工作室制度,项目组也具备了承接更大项目的能力。《南方日报》、南方名医帮携手省卫生计生委、省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开展的首届寻找“广东好医生”活动就是其中的代表案例。活动向全社会征集了百余医患好故事,团队对其中的近40位身边好医生进行了全媒体报道,在报纸、微信、客户端进行差异化呈现,并实现了端口相互导流,综合阅读量为南方名医帮所有栏目之最,达到数十万。接下来团队还将牵头举办线下活动,致敬广东好医生。这些医患故事直抵人心,既有为小患者绘画缓解紧张情绪的儿科医生,又有敢于担当的外科医生,更有村民们离不开的乡村医生……他们鲜明的特色通过全媒体的方式呈现,弘扬了正能量,在全社会形成较大反响。

南方名记工作室制度也让更精准的服务成为可能。媒体深度融合时代,当“受众”已上升为“用户”,媒体的态度甚至要从“平等对话者”进一步转化为“体贴的服务者”,做好内容的延伸服务是关键,其中包括资讯内容提供以及交流平台建设。如今,团队成员已完全跳出传统纸媒记者一事一报的状态,更侧重于从用户思维出发,关注如何更到位地传递健康资讯,满足用户需求。如,一些颈椎疾病患者在后台提问如何购买合适的枕头,团队便请出了广东省中医院著名骨科专家林定坤支招如何保护脊椎,还教用户选购枕头;项目组还派送了不少顶级专家的稀缺号源以及检查福利。每次提供类似服务,均得到后台用户的热烈捧场。

三、推广弹性激励,把名记“解放”出来

因传统媒体记者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大多单兵作战,绩效考核更侧重于对个人以计件工资的方式考核。这虽能激发记者的劳动积极性,也容易让其困身于琐碎的新闻报道,也会忽略团队合作。媒体融合时代,强调全局策划统筹与规划能力,强调突出多工种的组合协作,激励机制也必须随之调整。

南方名记工作室制度强调在考核奖励上总体鼓励“跳摘”、宽容失败。对《南方日报》的南方名记的考核,还在现有薪酬考核体系的基础上适度创新,让记者平常有相对固定的薪酬保障,从日常琐碎事务和计件工资中适度解放,着力经营转型融合的优势项目、品牌栏目、重大题目。在完成每月基本任务、取得固定薪酬的情况下,根据年度重点任务的质量、影响、成效等,在年底由《南方日报》编委会综合评出“优秀”“良好”“达标”“不达标”四档进行考核奖励。其中“优秀”档次标准较高,必须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由此产生激励和引导作用。

以南方名医帮项目组为例,实施南方名记工作室考核制度后,“帮主”在被首先解放出来,不被大量琐碎采访困身,便可以更舒服的距离和空间谋划项目运营和未来发展,这种“跳出画面看画”的方式为更多优质产品尤其是“爆款”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帮主”解放后,团队其他成员必须“补位”,也因此有了更多熟悉了解领域日常业务的机会,加速了成长。

激励制度让更多产品从形式简单的“单品”升级为叫好叫座的“套装”。比如,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院庆系列活动中的消化系统保健讲座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以传统的操作方式,讲座是日常动态,大多写一条消息就了事。但由于团队在前期沟通中了解到讲座主题是大家高度关注的消化系统肿瘤的预防与筛查,项目负责人便带领团队提前介入讲座的议题设计,随后发布线上预热,还结合当天活动,在“南方+”客户端直播呈现,次日又在“南方名医帮”公众号推送讲座精华内容,并抽取获得医院赠送检查福利的用户。若没有新的考核激励制度,团队很难对一个动态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与考虑,产品的丰富呈现以及服务的精准到位也很难实现。

南方名记新的激励制度释放出的“黄金成色”还包括,为激励工作室团队,在考核方面也考虑适当提高团队成员第二署名者的基本分、等级分。在酬劳分配方面,培育对象拥有更灵活的自主支配的权力。培育对象所在部门领导在项目规划、资源调配等方面全力支持开展工作。集团技术部门、新媒体公司也会提供技术支持、培训等服务。

然而,由于南方名记工作室制度和南方名医帮项目组均是新鲜事物,转型又是系统工程,时刻面临着新挑战:在与产业对接过程中,团队需要更具操作性和激励性的机制以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团队的许多隐形劳动如策划、服务等占用时间多要求也高,但以目前的考核看,此类付出未得到相对应的激励;随着项目的深度推进,团队也将需要更完善的技术与服务人员支撑,等等。这些均将在下一步的探索中得到不断完善。

未来,南方名医帮团队将致力于进一步对接大健康产业,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让用户享受更个性化服务;同时,进一步释放南方报业的平台能量以及南方名记工作室制度的活力,与广东乃至全国医科高校合作,对相关机构、学科进行观察、调研、分析,结合后台用户大数据,为健康机构提供决策参考。总而言之,进一步培育用户黏性,打通政、媒、医、药、保健等大健康资源,构建具有南方特色的智慧医疗生态圈,从中找到各方合作共赢的“公约数”和“甜点”,是项目组努力的方向。南方名记工作室制度也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作者曹斯是《南方日报》时政新闻部科卫工作室主任,首批“南方名记”培育对象; 陈枫是《南方日报》时政新闻部副主任)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名医项目组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CSCO生物统计学专家委员会RWE项目组简介
融合菜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融合》
便秘应该怎么吃?名医这样告诉我们
让名医们上线
古代凤毛麟角的女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