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
摘 要: 高效课堂是学生带着饱满学习热情展开的主体探究活动,在探究中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不再是记忆结论,而是深入本质理解,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掌握基本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寓教于乐 联系生活 动手操作
构建高效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的重要教学理念与主要教学目标。高效课堂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纯粹理论知识灌输,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中心的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不是被动参与、消极接受、机械记忆,而是以饱满的学习热情、以主体身份展开的主动探究,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是快乐的数学探究者,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不仅深刻地掌握抽象数学知识,掌握基本数学思想与方法,更能体会数学探究的乐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一、寓教于乐,打开数学探究世界的大门
学习并不是毫无感情地将知识装入学生大脑,而是师生之间展开知识互动与情感交流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要重视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让学生带着饱满的学习热情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这样学生才能以学为乐,展开一系列快乐而主动的探究活动,才能打开数学探究大门。为此在教学中要对教学进行巧妙设计,寓教于乐,带给学生愉悦的体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1.引入故事。故事是小学生的最爱,将故事引入数学教学中,可以将那些枯燥而死板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而有趣的故事之中,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机械地讲解和呆板地学习,而是营造出愉悦欢快的教学氛围,深深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关注。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为学生设计分西瓜故事,以幽默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积极的学习情感主动投入学习。
2.运用多媒体。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的特点,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将学生带入全新的教学世界。将那些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寓于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之中,带给学生的是多种感官刺激,更能激起学生浓厚学习兴趣。
3.趣味游戏。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游戏情有独钟。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为学生设计一系列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数学游戏活动,将学习与玩耍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更能达到引发学生关注、激活学生思维的效果,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一次游戏竞技,随机出示一个数字看谁可以准确而快速地判断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这样一个小游戏调足学生的胃口,随着游戏的开展,学生更是为教师的精准判断所折服,这样学生更能心生困惑,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大的兴趣与热情。
二、联系生活,架起通往数学殿堂的桥梁
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数学公式与定理的产生都是基于现实生活总结而来的,可以说脱离生活的数学学习只能成为无源之水,只能是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是繁重而无效的,并不能真正将学生带入数学探究的殿堂。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以教材为中心,机械地照本宣科,而是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审视生活与教材,在学生的生活与教材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带入宽广的生活空间,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展开分析,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才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我们可以以学生所熟悉的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学校安排的课程表、春夏秋冬四季来引入新知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简单的生活现象来展开思考,这样更能引发学生思考的独立性与深刻性,进而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循环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同时我们还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性问题,让学生运用书本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让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可以说生活就是一架桥梁,架起通往数学殿堂的桥梁,将学生真正带入数学探究的世界,让学生在更宽广的空间展开更深入的探究。
三、动手操作,让双手成为思维的工具
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操作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理念,更符合学生特点与学科特征,更能让学生在操作中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自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手脑并用,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灵活运用,让学生的双手成为思维的镜子与工具。如在学习圆柱体侧面积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操作,先将事先做好的圆柱体剪开,再用一张纸卷成一个圆柱体,让学生在操作中直观地认识到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是展开长方形的面积,这样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学生自然可以认识到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就是长方形的长,圆柱体的高是长方形的宽。这样学生在亲自操作中展开思考,可以深刻地理解这一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掌握转化这一基本数学思想与方法,真正学会数学思维。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以新课改为指导性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地开展教学活动,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才能彻底改变以往学生的被动参与与消极接收,让学生成为自主探究的主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享受智力角逐的乐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这才是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石国英.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新课程:小学,2015(1).
[2]田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童趣化数学教学漫谈.内蒙古教育,2015(29).
[3]朱辉.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