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改,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体

2017-02-13 09:07吴志美
考试周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主体课堂教师

吴志美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新的英语教学观,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征就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作用,重新审视和定位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必不可少。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信息与日俱增,信息传播渠道和方法日趋多样,教师个人不可能拥有所有可满足学生需求的知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更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发展交际能力的促进者及学生学习语言的鼓舞者和学生的伙伴和作者。

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要求,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一切可行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效地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如视听表演、讨论,做游戏及讲练结合等,同时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努力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接受的和充分理解的学习环境。真实地展示自我,与学生真诚地交流,不妄自尊大,同时经常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在教学中对不同学生的个性怀着尊敬和接受的态度,不因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厚此薄被,并且容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即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出现错误,不轻易批评,而是采用学生能接受的方法使其意识到自己所错之处。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使之不仅“学会”且“会学”,为他们日后深入学习和继续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所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简单地讲,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成为积极主动的选择、吸收过程,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吞咽的过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老师并不能认真做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方面就是教师对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认识不足。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不仅是学生学习特点的要求,还是学科特点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一个主动吸收的过程。学习是内因外因互动的过程,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力向,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教学无论多么优秀,学生不接受也没有作用。同是一个教师,学生的成绩总是参差不齐;同一个学生,不同的学科成绩往往出现差异悬殊的情况,这些情况无不反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从学科特点来看,英语要求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很少张口说英语的人,可以用英语流利表达自己的思想,一个很少听英语的人,能够敏捷把握和他人谈话的内容。初生的婴儿没有进行专门语言学习,但是可以很快学会用母语与他人交流,这和他平时的听、说分不开,而同样具有人的基因的“狼孩”、“猪孩”却不会运用语言,曾经报道过的在日本北海道深山发现的老人语言退化,这和他们得不到听、说的练习是分不开的。正如吃饭不能被人代替,学生的听、说练习是教师永远无法替代的。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体创造性的发挥。创造性的发挥和主体性的发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发挥学生主体性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基础。社会的发展同时提出了开展终身教育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传授和方法掌握紧密结合,尤其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父母不能跟随孩子终身,老师更是如此。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一方面要求学生有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给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机会。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培养,因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关键在于教师。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也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我在假期代课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创造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思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有经验的老师比较注重新课的导入。精美的课堂导语使学生对这堂课一见钟情,有先声夺人之效,像一块磁铁一样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唤起他们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课堂中。

2.转变观念,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早在1994年,叶澜教授就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要转变“只见知识不见人”的教育,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念。经济的发展需要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社会的多元需要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时代精神最核心的内容。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权威。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往往是教师的权利,学生的需求很少被考虑。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课堂便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机会,而真正的学习主体一一学生,则成了被动的接受者,舞台下的观看者。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角,自己不过是学生学习中的顾问,是学生表演时的协作者。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倾注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密不可分。正确的、恰当的良好情感会推动、加深人们的认识。反之,不适当的、不良的情感则会妨碍对某事物进行深入的认识,甚至产生不正确的认知。学生在焦虑、愤怒、沮丧等不良情感支配下难以有效地接受或者处理信息,有时根本无法学习。

中小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老师所授学科,因为憎恶某位老师而憎恶老师所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我们作为教师所共知的不争的事实。早在两千年前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就曾强调“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由此可见,情感对人的认知起着重要作用。

倾注热情,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需要,还是提升教师生命价值的需要。叶澜教授在《新编教育学教程》中曾经谈道,“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在完整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和享受工作的快乐”。当教师超越了纯粹物质欲望的追求,把自己所做的平凡工作和新一代的成长、人类生命的延续联系在一起,与个人收获的快乐、自我价值实现联系在一起时,他与职业之间就建立起活泼、丰富的联系,他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完满和意义的充盈,激情在他胸中彭湃。

猜你喜欢
主体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