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婷
用伟大的心做细小的事
■刘文婷
个人简介
刘文婷,江苏省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语文教师。被评为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竞赛(初中组)“读书百杰”,扬州市教学能手;获得扬州市初中语文命题大赛一等奖、扬州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多次开设省、市级研究课、公开课。
“用伟大的心做细小的事”,第一次走进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的校园,我就被悬挂在四楼连廊上的这条横幅吸引了。工作8年,虽然横幅换了又换,但我印象最深、最为喜爱的仍然是这一幅。前半句里“伟大的心”即胸怀天下、立志高远之意,后半句“做细小的事”又彰显了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的态度,二者融合,就是“坚持”二字。8年来,这10个字一直印在我心头,时时激励我前行。
刚入职,一切都是新的。陌生的讲台,全新的角色,不熟悉的课文,100多双充满期待的眼睛。一切都是紧张的。白天上课,改作业,和孩子们交流沟通;晚上备课,读书,写教学反思。一切又都是充实而美好的。那时和我年龄差不多的教师有20几个,为了让我们更快成长,学校开设了青年教师晚间研修班。当孩子们放学之后,热闹了一天的校园安静下来,我们便开始了研修,或聆听专家报告,或集体交流评课,或进行专题阅读,或在办公室安静备课。那时,每天走出办公楼都已近晚上10点,皎洁的月光把广场的地砖镀了一层洁白的银,微风吹拂,树叶沙沙作响,年轻人爽朗的笑声、交谈声装点了整个夜晚的校园。
3年的晚间研修班,让我听了几十场各级各类专家的报告,研讨了近百节全国知名语文教师和本校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写了一百多篇教学反思,阅读了《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等中学语文教学方面的权威杂志和于漪、钱梦龙、李镇西、宁鸿彬、余映潮等名师的著作。3年,1000多个夜晚,让我学会了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日积月累,为今后的教学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也从此养成了自主研修的习惯。
渐渐地,辛苦的付出有了回报。2008年,我获得了扬州市初中语文学科命题大赛一等奖,我的论文在中语会第三届年会论文评比中也收获了奖项。2009年,我在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竞赛(初中组)中获得了“读书百杰”奖,还在扬州市语文学科说课竞赛中获奖。由于我多年执教毕业班,对中考有所研究,我陆续受邀在《扬州时报》《扬州晚报》上发表文章,解读扬州《中考指要》语文学科,点评中考作文题,分析扬州中考试卷。
令我最难忘的,是2008年我开设市级公开课《明天不封阳台》的时候。刚刚工作的我第一次在市里亮相,恰巧那天有一个大型的语文活动在扬州举行,来听课的都是市里和县、区的名师、教研员。除了组里老师帮忙磨课,学校还请来了黄正瑶老师。黄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名教师,扬州市名师工作总室领衔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听完我的试讲,黄老师给予了肯定:“小刘老师基本功很扎实,课堂不耍花架子,能很好地研究文本,深入文本,有自己的思考,这对青年教师来说很难得,了不起!”黄老师的肯定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一直紧张的心也稍稍放松下来。这次的公开课开得很成功,评课结束后,黄老师又找到我,再三叮嘱我,要立志成为名师,在备课上要下苦功夫。他告诉我,备课必须要过三遍,第一遍,“独备”,不借助任何教辅材料,独立面对教材;第二遍,“博览”,尽可能地浏览所有能找到的材料,了解别人研究到何等地步;第三遍,“萃取”,把别人的东西和自己的理解融为一体,唯有如此底气才能进课堂,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娓娓道来。后来,每当我稍有松懈之心,懒惰之意,黄老师“在备课上要下苦功夫”的告诫总会在我耳边响起,催我前行。
2012年4月,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精细化程度、打造精致课堂,学校试点推进“三学三问”课堂教学改革。“秧田式”教室布局变成了“小组圆桌式”;教师主导的课堂,变成了学生自主探学、小组助学和师生展学的课堂;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了学生借助教学案、小组主动地学。因为不是首批课改实验班,我没有机会一开始就投入其中,只能从听课、报告和各种活动中感受、了解课堂教学改革。看别人忙得热火朝天,我的心里痒痒的。通过观察,我发现这次课堂教学改革,不光改变了课堂,变化了学生,更提升了教师。课堂要求彰显学生的主体性,这就促使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关注文本解读、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活动设计,还要关注学生,思考怎样的设计会帮助学生更自主地学习,研究怎样教学会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提升。光有“伟大的心”不行,关键要脚踏实地地行动,于是我开始向学校里的课改先进组的教师学习,争取机会接触课改名校、名师,主动参与教学案编写,逐步将课改元素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最终,我的努力得到了同组老师和校领导的认可,10月,我非常荣幸地代表学校在江苏教育学会第五届中考专家研讨会上开设研究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由于学生活动设计得巧妙、教学案编写细致以及对小组活动教学方法熟练的运用,我的研究课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尝到了甜头之后,我备受鼓舞,继续研究学生,主动请缨担任课改实验班的班主任。我和孩子们一起,建设小组,制定组规,培训组员,练习展示,学习讨论……在任课教师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成了学校的课改明星班级,专家学者、外校老师对孩子们的优异表现赞不绝口。
在一次次地开课展示中,我得以锻炼、提升,得到了更多机会和更广阔的舞台:在浙江省舟山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研讨活动中,开设作文评讲课;在山东省寿光市课改考察团交流活动中,开设题为《松鼠》的语文观摩课;为教育部“农村校长助力工程(2014)”——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学员执教《阿里山纪行》示范课;为“长三角城市群教科研论坛(扬州)”活动开设展示课《明天不封阳台》;在“第七届全国不同风格与流派课改名家论坛暨全国课改名校天津普育学校课改成果展示交流会”活动中展示精品课《马说》;在“全国著名中学高效课堂建构与教学质量提升深度解读现场会”中向与会代表开设了题为《沙漠中的奇怪现象》的精品观摩课……
人生是一条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这条河能够更深一点,更长一点,更宽一点。我认为,人生之河的深度和长度,得益于自己的修行,人生之河的宽度,则得益于别人的帮助。我希望坚持“用伟大的心做细小的事”,让自己的人生之河更深更长;我希望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为共同的愿景努力奋斗,让自己的人生之河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