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美俊
高校通识类书法教学的三对关系略论
■范美俊
书法是通过毛笔书写汉字并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一门中国艺术。在当下高校的专业书法教育高歌猛进的同时,而在数字时代能写得一手好字的普通人却越来越少,说明针对普通人的通识类书法教育并不尽如人意。通识类书法教育者是怎样想的呢?论文还真不少,但不少文章内容空泛,特别喜欢对诸如增加学生素质、增强学识修养、有利学生陶情养性等一些抽象不实的概念进行生发,甚至上升到弘扬传统文化,抵制西方不良文化艺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等等。还有的论文对书法的长寿、养生等功能大加发挥……这些唐僧念经式的“弘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总感觉有些无趣而且对书法有所拔高。譬如说到养生与陶情养性,这并非书法专利,传统的文学、绘画、音乐、舞蹈与太极拳都有这些作用。总之,还得谈点具体问题,限于篇幅,这里仅仅讨论通识类书法教学的三对关系。
所谓通识类书法教学,一般还包括中小学的书法、写字课、校外的书法辅导与培训等形式的基础性书法教学,为缩小讨论范围这里仅讨论高校的通识类书法课程。这类课程有显在的写好字的要求,也有潜在的书艺追求,往往是高校通识教育中心、人文艺术学院、艺术教研室等机构开设的全校公共选修课。这种打通文理学科隔阂、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常识性人文素质课,最早源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约30年前转译自中国台湾。还可以更通俗地说,其目的是防止出现一些智商高而情商低的“理工男”“技术控”那样的偏才。有些师范类专业以及中国画、美术史论、艺术品经营管理等专业方向,因与书法关系紧密也需开设课程,但已不再是公选课,而是专业选修甚至是必修。
无疑,通识类书法教学即便老师水平高、学生态度认真,一门课的教学相比现有经数十年经验积累形成的培养专业书法学生相对完善的技法与理论兼修的专业课程体系,自是无法比拟。那种“×小时,教你练得一手好字”的广告,基本上是骗人的。否则,书法不会有课程的分门别类、学历从专科到博士的完整教育链。无疑,通识类书法教学不是专才教育,而是一门课程教学,顶多3-4学分,即48-64节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教会学生真草篆隶行,而且略通技法创作与书史书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与系统的书法专业教育相比,作为一门课的高校书法教学注定尴尬,专业性不足也显而易见。因不是学生的专业主攻,学习态度上不来姑且不说,即便态度与兴趣什么的都上来了,而时间所限教学效果也不能立竿见影,甚至刚找到感觉这课就结束了。也因此,不用死记硬背而且感觉文雅的这门选修课,成为学生混学分、老师混教分的课程也不是没有可能。因难以在一门课上对学生灌输一个专业所需要掌握的全部知识及技能,学生更难以上完课就成为懂书法的准书家,故而大家的重视程度也就可想而知,甚至认为仅仅是中小学“写字”课的升级版。另外,学校层面也未必重视,申请专业教室、设备什么的几乎要跑断腿,有的老师还得自己掏钱准备相关的工具材料。与规范、热闹的专业书法教学体系相比,甚至与中小学书法课的一些相应规范相比,高校通识类书法课可谓是无人关注的“沉默的大多数”。怎样教、教得怎样?还得凭老师的职业道德与实际状态。就我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看,这类课也真不好上,专业深度无法顾及,而基础性的知识及技法训练也未必做得好,这怎么办呢?
尽管如此,作为通识类课程依然可以加强专业素养的引导,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辨别能力及基本技法能力。对个别兴趣很大而且有所志向的学生,可以着重培养,为其提供考研、参展以及拜师名家等一些渠道。这样的学生不会太多,但依然可以带给教师心底的那份职业存在感与崇高感。谁都会写字,但自己的学生成为了书法家或是终生热爱,这已足够让师者感到欣慰,所谓“吾道不孤”。
少年宫等不少所谓培养学生“素质”的机构,练字往往直奔“考级”等主题,拿起笔就写,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且,往往是先练楷书,认为楷书的快写是行书,再写快点儿就是草书,甚至一些专业书家在课堂甚至在电视上也这样讲。这非常不应该,也不是字体的变迁常识。行书、草书并非是由楷书演变而来,而行书、楷书、草书含隶书的快写——章草,这几种字体都是“隶变”而成,发生时间也大致差不多。如果这个问题不理解,就会导致很多技法问题,比如隶书的楷化。而楷书笔画的用隶则没有问题,如欧阳询《九成宫》中的“绝、也、包”等字的末笔就是抛勾用隶,也协调。
对于通识类书法课,要完全解决技法问题需要相当多的时间,也需要相当多的纸张与墨汁。而提高眼力可能相对简单,多读碑帖而且多读碑帖赏析文字,鉴赏力自然就会提高。因此,理论方面的学习我认为是必须加上的。书法理论也不是江湖书家吹嘘的什么高深玄妙之理,主要含书法史、书法技法理论、书法批评理论等方面。比如执笔法、用笔法、还有永字八法,结体法(如欧阳询结题36法、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当然,教师还得有自己的关于笔法、结体、章法的体会甚至“理论”。比如,我在上课时发现不少学生结体随意不分字型的情况。比如,把“目”等一些适宜写得长而瘦的字、“西”等适合写得短而宽的字,写得很是方正。你无法说服学生时怎么办呢?不妨,以试错的方式让其反其道而行之,“目”字写得短而胖“四”写得长而瘦。结果,他们立马就会明白其道理,也同时明白汉字并非都是标准的方块字,不少字是有着自己的结体个性,不是任意地作拉长压短等改变都会好看。
就我的体会,技法训练得有合适的教材依托,不能诸帖皆临但什么碑帖又都浅尝辄止,而必须是一些经典碑帖的专门练习。比如,我在基本的书法教材之外,还要求学生每种字体的训练都得有专门教材,如小篆《峄山刻石》、隶书《曹全碑》、行书《兰亭序》、楷书《九成宫》。即便每种字体的课堂练习不超过8节课,但课后甚至课程结束后学生依然可以自行练习。而且,各种字体的练习教材加在一起,可以组建一个今后相对全面的书法系列教材,加上自行购买的一些书法字典及理论著作,作为未来书法爱好的基本训练及研究就基本够用了。当然,任何教材都会有遗憾,但学生依据这些教材从点画到偏旁、从字组再到完整章法作品的逐一练习,进步往往较快。
我特别反感理论与技法的完全分割。理论家看不起技法类书家,技法强的书家更鄙视理论,这样的人社会上相当多。看不起别人有点儿水平还凑合,没水平简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江湖书家了。其实,技法也完全可以进行笔墨与形式分析,这需要一定的理论,比如构成形式的黄金分割、笔墨色线的处理、正空间与负空间的对比与协调。当然,理论研究也需要有对技法的了解作支撑。
为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也必须有一定的硬件支持。从我个人的成长体会看,当时对书法的兴趣不大,顶多出于为国画题字不要那么难看的目的。后来,旁听了侯开嘉教授的书法课,教室中全是碑帖、专业报刊,墙上全是示范的书法作品。老师的问与答的教学方式对我启发很大,加之对美术史比较熟悉,再去研究书法的某些方面自然也就能有所发现。因此,我当老师后也如法炮制,一定要有固定的专业书法教室,至少能够铺下毛毡的稍大桌子,而且一定不是结束课后就得马上带走所有物件为下一个班上课做准备的流动性的文化课教室。教室,也当然是课后的练习场所,加之墙上有书法作品,书柜中放置有碑帖、教材与书法史论著作,专业报刊等,这样可以相对形成一个有书法氛围的小环境。比如,老师提到汉碑几种不同的风格,不一定要上网搜索,随手拿起身边的几本字帖一一比较即可;而提到谁的作品格调高雅,随手找到一本作品集开讲。
应该说,通识类书法教学还谈不上太多的艺术,更多的是书写规范,说是写字课估计有点儿掉档次,这似乎回到了小学课堂。不过,没有经过小学生般的写字练习,还真谈不上艺术性。技法的练习,临摹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师范类院校,通识类的书法课有着“三字一话”考核标准及相关要求。“三字一话”是指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与普通话,是为未来的教师打基础,书法训练内容有明确的技法考核。我所任教的高校非师范类,因而没有为通过“三字一话”做准备的硬性要求。但据我对兄弟院校的了解,不少“三字”的练习往往是临摹为主的,照着字帖写得比较规范即可。也许有一丁点儿书法要求,但更多是对字的规范书写要求,甚至包括笔画的书写顺序,不能写成“倒笔画”。而粉笔字的处理,书写本身更要注意位置大小及版块等关系。
临摹的好处毋庸置疑,可以深入研究某一碑帖的细微点画及字体结体,这也对江湖书法的识别相当有帮助。一些江湖书法家的技法与成名机制让人好奇,而要判断其是否为江湖书法家其实也颇简单,其所学之书是哪一家或从哪家化出?是否认真研习某碑帖的形式、笔法、点画、结体、章法什么的,不能每次都如大醉后恶墨满纸地乱写一气。有些不学无术者,清醒的时候也未必写得好,是因为根基不够。
而书法创作时,往往为了某些字写得好看,常选用异体字或是将字的结构重新组合。比如“好”字,女旁在左,子字在右,创作时可以反写,只要能认也就不算错;再如,左中右结构的“树(樹)”字,木字旁处理成上下结构的上部,而中右部分写成上下结构的下部,也不能算错。而在整体方面,为造成一定的动势及气韵,往往会穿插交错、迂回揖让。虽然,这与规范性的书写会产生矛盾,在有一定基础之后,追求书法的艺术趣味应是水到渠成之事,两者并不矛盾应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这时的学习已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需要有一定造诣的书法家指导,当然也可以如白蕉那样自悟。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继续学习的态度。与中小学的写字课常常被主科老师“占领”的情况不同,高校并没有这种情况。但同学们未必清楚开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茫然与希望并存。是否可以采取一些手段?鼓励学生在完成临摹为主的书法课后,继续有着创作的冲动,比如展览投稿、自己搞展、自创书作装饰学校和家庭等等。改革开放初期,不少高校并没有开设通识类书法课,但不同专业的学生自发组织书法社团研习书法,而且走出了白谦慎、华人徳和曹宝麟等名家。现在虽也有这样的社团,但精神劲头估计大不如前,学生受游戏、兼职、恋爱、享乐等方面的诱惑太多。
高校通识类书法课程,既有提高书写水平及艺术审美的实际需要,也有抽象的文化精神塑造作用。我认为常识性、普及型的书法教育,对高校而言正是一个发展契机。大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无太大学业压力、身体与精力也是人生最好的时光,这要比那些小学毕业后在车间工地上班但苦练书法数十年通过入展晋升为“书法家”的那批人有着更好的上升潜质。在教学中,处理好通识与专业、技法与理论、临摹与创作等关系,可以实现书法文化对普罗大众的润泽,这也正是蔡元培等人美育理想之一。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已增考书法内容,这至少可以为未来的官员铺垫一点儿正确的书法常识,为避免以后为所欲为的“我体”“干部体”书法打下预防针,还可轻易识别一些动辄比肩王羲之、老子天下第一的江湖书法骗子。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一如古代文人堪称同龄人之翘楚,对其训练得当自会提升普通国人知晓书艺的整体素质。这在美丑不辨、艺术市场混乱、传统文化意识薄弱、江湖书家横行的时代自有其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