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曲艺进入高师音乐教学体系的对策思考

2017-02-13 13:30卢笛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 2017年1期
关键词:曲艺音乐教育

■卢笛(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地方曲艺进入高师音乐教学体系的对策思考

■卢笛(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都有种类繁多、地方特色鲜明、富含历史文化价值的地方曲艺,据统计,我国各地流传的曲艺品种至少有500个以上,她们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十分需要被重视、保护和传承。但在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地方曲艺教育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生的曲艺文化素养普遍较低,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我国传统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亟需思考和探索地方曲艺进入高校教育体系的方法路径。地方曲艺进入高师音乐教学体系,是其中必要而合理的路径之一。文章以提高大学生曲艺素养,促进地方曲艺传承和发展为目标和宗旨,对地方曲艺进入高师音乐教学体系的相关对策进行思考和建议。

■我国高校地方曲艺教育现状简析

在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类型中,曲艺是较少为世人所知的艺术品种。据调查发现,现在很多大学生对何为曲艺都没有明确的认知,常把曲艺与戏曲、民歌等其他艺术形式相混淆,这暴露了长久以来我国高校曲艺教育薄弱和缺失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实施以及在政府相关部门、曲艺界和高校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倡导下,情况已有一定改善,根据2016年的统计,“目前全国已有8所高等院校开展曲艺本科教育,8所高职院校开展曲艺大专教育,2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设了曲艺鉴赏相关课程或开展曲艺研究”,[1]这说明我国高校曲艺教育正逐渐开始起步,但现有数字距达到在全国各地近两千所高校中普及曲艺教育的目标,还任重道远,目前仍有很多省份和地区的高校曲艺教育基本处于缺席或半缺席的状态。

据研究了解,现有开设曲艺专业或曲艺课程的高校,在教学内容和特色上多突出本土曲艺资源优势,例如,泉州师范学院设有专门的南音学院,培养福建南音专业的本科生和艺术硕士;辽宁科技大学曲艺本科专业课以北方流行的相声、评书、小品、快板为主;南开大学的曲艺素质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是天津地区流行的鼓曲类曲艺以及相声的鉴赏等,这种现象一方面有我国当前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本土民族文化的政策导向的因素,另一方面与曲艺艺术自身的特点有关,因为曲艺是具有鲜明地域性和地方风格的艺术形式,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都有种类不同、各具特色的曲艺品种,不熟悉当地方言和文化的人较难把握当地曲艺的精髓。所以,地方曲艺进入高校教学体系,高校曲艺教学突出地方特点,是高校曲艺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但从现状来看,目前能够开设地方曲艺专业或地方曲艺课程的高校还是极少数,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众多地方性曲艺品种通过高等教育进行传承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亟需思考和探索地方曲艺进入高校教学体系的方法路径,以促进地方曲艺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

■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地方曲艺进入高师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地方曲艺进入高师音乐教学体系,是传承和发展地方曲艺的一条必要而合理的途径。首先,地方曲艺通过音乐教育得以传承,是曲艺艺术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因为曲艺是集口头文学、音乐、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音乐是我国绝大部分曲艺品种的主要构成成分,是曲艺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地方性曲艺品种都有很强的音乐性,这是曲艺艺术的客观属性。正因为此,曲艺(说唱)音乐才能与民间歌曲、民族器乐、戏曲音乐、歌舞音乐并列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五种基本类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里才能有曲艺音乐的一席之地。所以,地方曲艺毫无疑问能够通过音乐教育得以传承。

其次,地方曲艺文化的传承需要人,既要有广大接受和喜爱地方曲艺的群众,有又要专业的地方曲艺人才。在培养地方曲艺文化受众和曲艺人才方面,高师音乐教学都能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地方曲艺进入高师音乐教学,能够培育大批的高师大学生成为地方曲艺的爱好者和观众,而且由于高师的办学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基础教育教师,高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会直接影响我国未来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如果高师大学生先在大学里接受了地方曲艺教育,具备了一定的地方曲艺知识和素养,必将有利于他们在将来的基础教育教学中开展这方面的教学,从而使地方曲艺在更大范围的中小学生群体中得到普及和传承。另一方面,从地方曲艺专业人才和传承人培养角度来看,高师院校学生中,不管是音乐专业学生还是非音乐专业学生,其中都会有适合学习地方曲艺的好苗子,他们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经过科学的培养和训练之后,将来成为地方曲艺的传承人、演员、创作者、研究者并非是不可能的。

■地方曲艺进入高师音乐教学体系的对策思考

(一)开设地方曲艺音乐类的特色课程

曲艺音乐一直以来在我国高师院校音乐课程中一般都是作为中国民族音乐课程的一个章节内容来进行教学,很少有专门开设曲艺音乐课,更少有开设地方曲艺音乐课。而且,相较于民间歌曲、民族器乐、戏曲音乐等中国民族音乐课上的其他内容,曲艺音乐往往是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的部分,这使得有很多学生即便上过了中国民族音乐课,却仍对曲艺音乐这部分内容感到困惑和茫然。

若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高师学生的曲艺音乐素养,一个是要加大曲艺音乐尤其是地方曲艺音乐在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中的比重和分量,给地方曲艺音乐教学以充分重视;另一个更为理想的方式是将地方曲艺音乐纳入高师音乐课程体系,将其从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中独立出来,专门开设针对地方曲艺音乐的特色课程,而且在音乐专业课和音乐素质教育公选课中都要开设。课程名称上,以地区、民族或当地有代表性的曲种命名均可,如《江南曲艺音乐》《壮族曲艺音乐》《广西文场音乐》《桂林渔鼓》等;课程内容上,可以选择一些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文化价值高、地方特色鲜明、音乐性强的,或是已被列入国家级和省市级“非遗”名录的当地曲艺品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突显地方文化特色和价值。开设这类地方曲艺音乐特色课程,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身边的曲艺,既能拉近学生和地方曲艺的距离,让他们对本土曲艺文化感到亲切和自豪,提高学习地方曲艺的兴趣爱好,提升自身的曲艺文化素养,又能增强他们传承地方传统曲艺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培育和引进地方曲艺音乐专业师资

将地方曲艺纳入高师音乐教学体系,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首先要具备的就是曲艺音乐专业师资力量。由于百余年来对欧洲音乐的引进和学习,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大多倾向于欧洲音乐教学体系,而对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地方性音乐曲种的重视和学习不够,这造成了目前高师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偏于西化,对我国民族性、地方性音乐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熟悉地方曲艺音乐或有地方曲艺专业背景的教师则更少。如果要在高师院校开设地方曲艺音乐类的特色课程,首先就要解决师资欠缺的问题。

解决师资欠缺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培育和提高高师现有音乐教师的曲艺专业能力,可以通过教师自修提升或参加培训、外出进修、向民间的曲艺专业人士学习等方式;二是将地方曲艺传承人或地方曲艺院团的专业人士请进来,以外聘教师的形式为学生授课,相对于高师音乐教师,这些曲艺专业人士近距离的言传身教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为真切、直观、原汁原味的感受和体验。笔者所在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就曾有过这方面的实践,将本地曲艺品种也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文场”的传承人请到课堂上,面对面的给学生授课和演唱、表演示范,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只不过,由于学校、学院和外聘教师双方的一些主客观原因,这种类型的师资来源往往不够稳定,而且多是短期授课,课时方面较难保证,因此还需要学校、学院和地方曲艺专业人士保持良好的联系和沟通,尽量保证教学的常态性和长期性。

(三)编写地方曲艺音乐教材,建设地方曲艺音乐资料数据库

教材和相关资料数据库建设也是高师开展地方曲艺音乐教学所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因为国家对保护传承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视,有关地方曲艺和曲艺音乐方面的图书资料、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但这方面的教材却很难觅到,高师曲艺音乐教材更加几近于无,这当然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高师曲艺音乐教育还未能真正开展的原因。因此,地方曲艺进入高师音乐教学,还需编写相关教材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编写地方曲艺音乐教材并非易事,个人之力有限,最好能够集合校内外的曲艺师资和人才,分工撰写,如果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还需编写人员到民间采风和调查,搜集资料,以确保教材内容的全面、真实、可靠。另外,编写教材还需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接受能力,音乐专业学生用的教材和公共选修课学生用的教材,在编写思路和难易程度上肯定是有区别的。而且,鉴于曲艺音乐的可听性和曲艺表演的可视性,最好还能有与教材相配套的音像制品。

除了编写教材,还应建设地方曲艺音乐的资料数据库,资料库中既要有存放于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里的相关图书、期刊、音像等实物类资料,又要有互联网上的电子资源数据库,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地方曲艺音乐教学的需要。建设地方曲艺音乐资料数据库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需要高师院校投入一定的时间、技术、人力和物力,并长期开展地方曲艺音乐资源的挖掘、搜集和整理工作才能建设成功。

(四)探索多元化、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地方曲艺音乐教育方式

教育人类学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把教育与整个社会和人的发展联系起来,从宏观上把握人类教育;教育不局限于学校,而更多来自校外,学校教育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制约;教育包括文化传递和社会化过程,学校只是一种具体的渠道。[2]借鉴教育人类学的理念,高师的地方曲艺音乐教育也可以拓展思路,以更为开阔的宏观教育视野,将课上和课下、校内和校外、学校和社会结合起来,探索更为丰富、多元、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曲艺音乐素养,传承地方传统曲艺的教育目标。

首先,在高师的地方曲艺音乐课堂上,对于大多数以前从没接触过地方曲艺的普通大学生而言,应以激发和培养他们对地方曲艺的兴趣爱好为主要教学目标,多采用直观体验式教学,通过直接聆听、观赏的审美体验和演唱、表演的实践体验,打开学生的感官和心灵,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地方曲艺的魅力,产生对地方曲艺的学习兴趣。直观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最好能够亲自给学生范唱和表演,把地方曲艺的特色和韵味近距离的直接传递给学生,感染和打动学生。如果教师难以做到这一点,也可以利用教学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视听质量上乘、地方韵味浓郁的曲艺音像资料,让学生聆听、观赏、模仿演唱和表演。通过直观体验式学习,培养高师学生对地方曲艺的兴趣爱好,使他们成为地方曲艺的爱好者和观众,这正是地方曲艺在当下发展所需要的。而对于一些具有一定音乐基础、学习地方曲艺音乐的兴趣尤为浓厚、有潜力成为地方曲艺专业人才的学生,可以专门针对他们开设小班教学,加强对地方曲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演唱、伴奏、表演、创作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其次,在课堂学习之外,开展校园曲艺活动是拓展高师地方曲艺音乐教育方式的有效途径之一。校园曲艺活动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学生自主成立地方曲艺音乐兴趣小组或曲艺社团,定期组织排练、研讨、创编节目,各高校的大学生曲艺社团之间经常交流学习,共同举行活动;举办校园曲艺节、曲艺比赛、曲艺音乐会;在学校或院系组织的各种文艺演出和活动中加入曲艺表演;校园广播里经常播放曲艺音乐,等等。学生通过参与多种形式的校园曲艺活动,能够进一步增强对地方曲艺的学习兴趣和感受、理解、实践地方曲艺的能力,也能扩大地方曲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和影响。

第三,寻求多样化的地方曲艺音乐教育方式,还可以借鉴教育人类学理念,从宏观教育视角,突破高师学校教育的局限,到更广阔的社会文化教育环境中去探索和发现。况且,曲艺本来就是一种民间艺术,民间社会是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土壤,曲艺自身的民间文化特点也决定了高师曲艺音乐教育要打开校园、面向民间、面向社会,开拓更广泛的教育渠道。在具体方法上,既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即把当地知名的曲艺艺人、传承人、专业人士、表演团体等请进高师校园,通过授课、举办讲座、演出等方式开展曲艺教育,也可以采用“走出去”的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当地的曲艺院团调研学习;寻访当地曲艺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向他们拜师学艺;加入民间曲艺社团或曲艺协会;考察当地曲艺民俗活动;参与社会上的曲艺演出实践等,通过这些社会性曲艺教育,能够让大学生认识和了解在课堂上和校园里学不到的更为丰富、生动、地方特色浓郁、与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贴近的、更富于艺术魅力和人文气息的地方曲艺,这对于提高学生对地方曲艺的兴趣爱好、认识水平、审美能力、实践能力等都大有裨益。

■结语

地方曲艺是我国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需要在全国普及地方曲艺教育,以促进其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地方曲艺教育却存在严重不足和大学生曲艺素养普遍较低的问题,亟需思考和探索地方曲艺进入高校教学体系的方法路径。曲艺音乐是曲艺艺术的重要构成成分,高师院校是未来基础教育教师的培育基地,地方曲艺进入高师音乐教学体系,是传承和发展地方曲艺的一条有效途径。文章从开设特色课程、师资培养和引进、教材及资料数据库建设、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多元教育方式探索四个方面对地方曲艺进入高师音乐教学的方法对策进行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对大学生曲艺素养的提升和地方曲艺的传承和发展有所促进。

注:本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变迁中广西民间曲艺发展及传播研究》(13CMZ001)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文场艺术研究》(12YJC760054)阶段性研究成果。

[1]朱敏,王钰.全国高校曲艺教育峰会召开[N].人民日报,2016-06-22(12)

[2]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57,63-64.

猜你喜欢
曲艺音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题解教育『三问』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