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俊(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从题材的真实、创新、教化回观舞蹈艺术编创的初衷
曾 俊(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舞蹈题材创作是通过日常生活中行为习惯提炼而来,是源于生活、创新生活,并经过编导者对它加以修饰和升华,创新而形成的一种富有情感的肢体语言,称之为舞蹈作品。一个好的舞蹈作品要具备“真实”“创新”“教化”。“真实”是源于生活,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创编出来的,来自于生活中的事物。“创新”是把生活中的普通事物通过转化和提炼使其附有可舞性,通过舞蹈的方式展现在人们的眼中。“教化”是要有一定的思想教育,让人们看到这个舞蹈会对其产生一种影响。本文就是以舞蹈题材创作中的“真实”“创新”“教化”和笔者在创作中领悟的一些个人见解而进行阐述。
艺术题材创作是源于生活、提炼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千百年来艺术题材创作不变的宗旨。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文化堪比文字更加古老,是古往今来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是在生活中长期观察积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另一种不同于生活的表现形式重现生活状态,反映生活的深化体现。从丰富的生活中提炼通过编导者的加工提炼和创新使之成为一种富有情感的肢体语言表达给观众。
1.创作题材的真实之提炼生活,源于生活
艺术的起源是原始社会中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其中“劳动说”的影响效果较大。从根本上说,艺术起源归结为人类生活中的实践,这无疑使得舞蹈创作在题材的选择上源于生活,提炼生活,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近年来的一个民间舞蹈《酥油飘香》,笔者首先想到的是语汇动作的准确表达。提炼语汇动作绝非对藏族民族舞蹈表现形式了解及熟知就能创编出来,其所表达的内涵完全从生活劳作中提炼升华修饰而得。编导达娃拉姆在创编过程中说《酥油飘香》舞蹈的成功,很好地诠释了“文化艺术创作题材源于生活”这一理论。《酥油飘香》一改往日藏族常态,通过藏族女子劳作时的情景和状态再现军与民的鱼水之情。以往涉及军民关系的很多舞蹈都是保留“军队怎么,人民怎样”的寻常套路,情节毫无军民融合性,没有向观众们传达出军民鱼水一家情。但观望《酥油飘香》,情节的创新形式打破常规枷锁,源于生活的提炼方式真实再现出军队的亲民,同时理清整个作品的来龙去脉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酥油飘香》舞蹈语汇中用了两种核心的动律:一是仰身后倾动律形态和沉重的脚步,深刻体现出人民对军队的崇敬。二是腼腆斜倾打酥油的动作形态,展现出藏族少女劳作时的青涩景象。在劳作场面部分,女演员走到台口,背对观众,颔首、伏背、塌腰、胯,动作随节奏变化加力、加速、加大幅度,摄取了藏族舞蹈明朗欢快奔放的风格特色,将藏族特殊的民俗民风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落俗套,形象具体。而酥油茶原本就是藏族人民心中尊敬、喜爱的真实情感符号。
原始的舞蹈只是生活中肢体语言动作的一种表达形式,是舞蹈最初的参照物。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但并非丰富的生活素材就能直接成为舞蹈作品,必须经过编导者的多次提炼、编排、升华才能在舞台上展现给观众。
这其中,编导者将现实生活中自然“美”加以概括和提炼,表现在舞蹈编排中的”美”是编导者“由心灵产生的再生的美”,它已从普遍的生活元素融入了编导者自身主观感情及富有创新意识的艺术熏陶及感染力,是彻底的艺术作品。由此,编排出的舞蹈渲染出更多的艺术表现手法,这已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最佳写照。在题材创作过程中如何将高于生活的情感升华,这便牵扯到舞蹈创作题材品质选择的重要性。从这一点上,以民间舞蹈《采茶舞》为例。
《采茶舞》是浙江省民间舞蹈,主要表现为采茶女子在采茶时的开心和收获时的喜悦,表达南方地区丰收的幸福和愉悦。舞蹈作品以南方女子在采茶时的动作为基本动律,动作优美,双膝微颤,舞扇时手腕灵活的抖扇、甩扇时,胸腰有提、沉、含,放。采茶时身体的左右护身等,都含有巧、柔、圆的风格。同时又与采茶时的劳动过程有所差异,又摒弃了劳作的复杂和生活原型的搬迁,侧重于艺术的概括和舞蹈的雕琢,淬炼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组合,采茶姑娘一路上山坡,走小路,穿茶丛,双手采茶,拣茶和在茶叶丰收归途中追捕蝴蝶的喜人形象,并贯之于欢声阵阵、笑语不绝的兴奋之情与欢快之情使其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这便是《采茶舞》高于生活的表现,立足于民间舞蹈素材土壤,却把劳动生产过程经过艺术手法提炼、加工、再现,使采茶姑娘们既符合生活原型的真实,又具有高雅的艺术价值。所以《采茶舞》是典型的舞蹈生活,高于生活的舞蹈作品。
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情感的介质,其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传递性。舞者在舞蹈台上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动作跟观众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心灵上的沟通,使其找到观众与舞者之间心灵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振。为此一个新颖的题材有别于他人的视角就成为舞蹈作品成败优劣的重要环节,舞蹈编导者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以全新的创作思维来完成新作品,使其附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色。
1.创作题材的创新之善于观察,敏锐捕捉
《雀之恋》这一舞蹈作品在龙年春晚演出以后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全新的艺术效果。单论《雀之恋》的舞蹈动作基于孔雀的基本形态形象,以形求神,将孔雀舞经过加工修饰,卸下了原有的沉重道具,换上了无袖轻薄的上衣和孔雀羽毛裙及提取孔雀的各种动作元素所创。如两只孔雀漫步森林,相互亲昵、追逐嬉戏、飞翔、拖翅、亮翅、展翅开屏等,和原有孔雀舞中的元素动作发挥手臂的三道弯: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以手指、臂的动作和肩、胸、腰各关节的灵活运用,头眼、手的变化和伸展的舞姿提炼出极具创新性的舞蹈动作。但全新的舞美设计却让人们在整体感官上得到了一种全新的视觉,让人们看到了另一种舞台整体的呈现效果。在这里,舞蹈成了融入整体视觉画面色彩中的一部分,且不可思议地贯穿始终,就像丛林中的动物们的伪装色,你需要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来面对,才会在惊喜、神奇和迷彩世界中寻找到艺术真谛。仿佛让人们发现了另一片天地,不再是趋于肢体动作而是用另一种舞台整体效果感和全方位的视角感来诠释给观众。
舞蹈以深蓝色做主色调的森林为大环境,画面中间变幻成月光映衬下的凤尾竹,对“孔雀”的生活环境加以艺术提炼,使“孔雀”融入美的环境中,以便达到更高的艺术视角效果。同时蓝色调的舞美背景衬托出节目更具诗意化。月亮从天幕缓缓运动到弧幕跟整个舞台效果带来了极强的视角感受,蝴蝶在竹丛中飞舞,粒子特效带着光晕徐徐升起,营造出唯美的环境从而陪衬出“双雀”最美的恋爱环境。随着“双雀”感情的发展,舞蹈演绎达到情感的高潮,舞美以孔雀开屏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中。孔雀开屏的简单方式将舞蹈整体效果美展示到极致,也将《雀之恋》的舞蹈内涵直观简洁地传达出来,从而达到情感共鸣。
由此,舞蹈作品在作者的敏锐捕捉中得知未来将要面临发展的方向,不再趋于肢体动作,而是舞台整体效果感,从而使简单的舞蹈在舞美的衬托下,将舞蹈的美和情感抒发给观众。
对比工况一和工况二可以发现,幅流风机可以有效地扰动满载地铁车厢内的气流,能将空调出风更加均匀地送至“气流死区”。而对于工况二和工况三,即有幅流风机的两个工况,在幅流风机的作用下车厢内的风速度分布几乎无区别,最大风速均出现在幅流风机出风口处,风速约为2.8 m/s,截面平均风速约为0.5 m/s。
2.创作题材的创新之打破常规,旧中求新
《醉鼓》作品“鼓”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道具,可是作品中并没有对“鼓”的打击做文章,而是将其成为情感的载体、思绪的媒介。舞者通过肢体语言向观众展现了他内心激烈与复杂的感情。可是不管多么丰富的感情,中心却只有一个,就是对艺术的迷恋。在舞蹈进入高潮时对鼓的迷恋尤为的突出,当舞者揉动着鼓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以乌龙绞柱凌空而起的动作瞬间将舞蹈推上高潮。之后就是一系列的提鼓、托鼓、举鼓的舞蹈组合,始终把鼓抱在怀中,仿佛鼓就是血脉和生命,人将自身情感依托于鼓,鼓经过人感情诠释,情神融为一体,使之更好地诠释了作品的情感。常规中的鼓以击打为主,如汉族舞蹈鼓子秧歌中,“抻”是基本动力特征,其组合动作抻鼓,双手于左腹前击鼓时,注意重拍击在节奏点上。节奏的韵律便是鼓作为传统乐器赋予观众们感官及视觉上的冲击。但《醉鼓》作品演出以后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至今日仍是一个杰出作品,激发了编导者一种创作思维。它打破了常规的思路,鼓从打击乐器升华到情感寄托的道具,旧中求新,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给观众。从最基本的鼓中寻找出了突破点,创新出新的舞蹈作品为当代社会古典舞奠定了一个里程碑。不再是古代人物的当代塑造,也不是戏曲舞的变形呈现,而是“雅文化”向“俗文化”摄取养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让古典舞素材走向了一个飞跃时代。
好的舞蹈作品都有它对人的启发,使人看完以后陶冶其情操,对其生命产生启迪。舞蹈题材除题材新颖、精湛外,还要有它教育后人的地方给人以怎样的启迪。创作过程中要认真地挖掘所选题材中蕴藏的深沉含义与闪光点,使之通过肢体动作的方式反映时代和社会现象,使其更富有生命力。
1.创作题材的教化之以人为本,教化育人
作为一个舞蹈作品,选材首先要有它教育后人的地方,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教育后人。例如:《千手观音》,优美的舞姿和21位聋哑人在听不到音乐的情况下,用她们的毅力顽强地谱写着她们对生命的向往对未来的渴望,诠释了健全人无法做到的一面。她们用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千锤百炼,以毅力跨越不足,用生命谱写文章,诠释出一幅富有生命力的壮丽画面。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博爱、宽容、平和、仁爱之精髓。佛教认为,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愿望不尽相同,因此,就应有众多的无边法力和智慧去度济众生。在佛教中千手表示法力无边,可以拯救众生于危难;千眼表示智慧无穷,可以普观世界,洞察秋毫。由此,只要虔诚地信奉千手观音,就有“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四大好处。目前中国几乎家家都对观音有所信奉,观音菩萨成了当今中国最受欢迎、敬仰和信奉的一位佛教人士,每逢过节和民间的初一、十五都要给其上香祷告,并且她的言行以善为本,普度众生,用爱感化世人,流传百世。
综上几点,她就具有广泛的民间性和民俗性。古老的题材,却被作者打破常规,用散发性思维开拓创新了一种新的模式,使观世音菩萨具有可舞性,使其赋予新的艺术内涵。让观音菩萨古为今用使其变得不落俗套,光芒四射,震撼人心,影响着世人。《千手观音》演出后人们被其所震撼,使人们心中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宽容,让人们心中获得力量,让他们心灵上得到圣洁的洗礼。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佛教文化的艺术、庄严、博爱。
2.创作题材教化之取之民俗,脱俗诠释
《千手观音》取材于佛寺中的雕塑,却与以往作品大相径庭。编导者给其赋予了生命,让21位聋哑女演员娇媚、超俗的演绎出了《千手观音》真实情感。《千手观音》从一开始的安静祥和,艳而不俗,到唯美的舞蹈肢体语言表现,彻底震撼、征服了亿万观众。她让本身带有迷信色彩的观音民俗,脱胎换骨地传播了佛教的另一种博雅艺术。
21位聋哑女孩,用她们的生命气息和一双圆润纤长的手臂谱写了一幅优美的篇章。她们在残缺中追寻完美、在无声中激荡生命、在娇媚中自强、在寂静中呐喊生命,在沉默中奋起,她们的演绎震撼着全中国、震撼着全世界。21位聋哑女孩站成一排,在领舞的带领下21位聋哑女孩结为一体把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优美的舞姿深入人心,有千只眼、千只手,让人们沉醉其中,使其心灵受到深深地震撼。“只要心中有善、有爱,你就愿意伸出一千次手去帮助别人,而也会有一千只手伸向你”——这就是《千手观音》所诠释出的生命真谛。盛世开屏,纤手舒颤。千手闪烁,美轮美奂。千目顾盼,祈福圆满。天籁曼妙,牵人境界高瞻。我们欣赏到的是舞蹈,感受到的是文化,得到的更是一种圣洁的美,这种美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
《千手观音》取材于民族民俗文化土壤,其突破自我,毅力追求,演员身残志坚,那种对真善美德执着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仁爱。同时也印证了此《千手观音》舞蹈作品可以流传百世成为传奇经典之作。
舞蹈创作首先要编导者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用的舞蹈创作题材,经过提炼加工、修饰成为可以在舞台上呈现的肢体语言。虽然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但不是所有的丰富生活都能成为舞蹈题材,这就要求编导者的精心观察和提炼。
1.如何选取创作题材
舞蹈已流传百世,每个部落种族都有自己的舞蹈,而他们的舞蹈都是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提炼,用肢体语言来诠释,向人们抒发内心情感。因此在舞蹈创作选取题材时,抓住日常生活点滴及自身爱好尤为重要。
如一个以军舞为题材的舞蹈编创。首先作为编导要了解军舞的基本动律动作特征,再根据作者自身的心里想法是战争还是和平年代,抑或是欢庆时节方面编排。在选取军舞题材之初是出于自身对军队的向往和热爱,想通过舞蹈来抒发自身对军队的热爱之情。在选取好题材后要深入了解关于部队文化,编创时不至于动作特征无法捕捉到位。因此,如何选取创作题材是基于人心中的思想和热衷以及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和故事来提炼编创,从中发现可舞性,加以修整创编,让其用肢体语言演绎出来,向观众抒发编导者内心所要向往的真实情感。
2.怎样诠释创作题材
舞蹈是用肢体抒发感情有别于其他艺术,有了好的肢体动作但动作中不富有情感,那就和广播体操一同无二。因此对于诠释,首先要有感情的抒发,它是编导者用肢体抒发感情的一种途径,把主观感情融入舞蹈之中,让每一个肢体语言动作都承载着情感,这样才能打动观众的心,和观众在心灵上沟通。
例如舞蹈作品《同行》,作者用两个女孩和一只水壶由始至终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使观众为她们心痛、为她们流泪。通过对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为描述背景,其中一个女孩用她那无私的精神把最后一点水喂给了同伴,让同伴得到了生还,而自己光荣牺牲。从开始到高潮再到尾声,每一个肢体动作中都蕴含着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这是一篇用感情带动肢体,用肢体抒发情感的舞蹈作品,让观众心灵上得到震撼。这是一个情景生死剧,没有华丽的技巧,却用最真实的情感诠释整个舞蹈。由此可见,情感是演绎和诠释舞蹈的灵魂之所在。
综上所述,可见一个真实、新颖而深远的舞蹈题材选择,在整个舞蹈创作过程中有着非凡的定位能力。“真实”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演绎高雅艺术舞蹈;“创新”是敢于打破常规束缚,用智慧寻觅到好的亮点和闪光点;“教化”以人为本,教化人心,陶冶人的情操,产生心灵的共鸣,给人以人生的启迪。一个编导如果懂得了这3点,他将能够很好地创编出一个舞蹈。舞蹈贵在创新,我们学习编导的人,要尽自己所能地去打破常规的思想方式,大胆求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只有这样成能创编出好的舞蹈作品来,只有这样我们的舞蹈作品才能给人们带来视觉的冲击、带来心灵的震慑和精神上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和舞蹈的发展的趋势。
[1]《酥油飘香》浅谈.
[2]浙江民间舞蹈赏析《采茶舞》.
[3]《醉鼓》浅谈.
[4]《千手观音》赏析.
[5]浅谈《雀之恋》.
[6]军舞《同行》浅谈.
[7]袁禾. 大学舞蹈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