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静/Su Jing
当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哲学、艺术内核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修复文化生态、复兴中国精神的重要保障。但是,我国“非遗”艺术的母体性与原生态的存在形式,口传心授、“活态流变性”的传统传播特征,使其传播范围比较局限。随着时代的发展,构成其发展条件的传统农耕文化环境正在萎缩,非遗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刻不容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技术支持。进入到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形态加强了超文本互动功能,从视觉、听觉、图形文字方面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体现了人类交流与传播诉求下的社会实践的变迁。比如,手机终端的移动网络实时快捷地获取信息,互动与参与感强,使人感觉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如果我们重新审视科技进步带来的交流与传播观念的改变,会发现:互动与多元的互联网+的环境,不但给非遗艺术的“活态的文化记忆”的原生文化内涵带来重塑,而且赋予了“非遗”艺术再生资源发展的可能。
在当今中国,互联网等占据了年轻一代的心智,在价格、便利性、依赖度上都超过了线下渠道。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7亿人,70%以上的网民会通过网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非遗的保护不是让它进入博物馆,不是仅仅成为民俗旅游的一部分,而是要让它“活”起来,以全新的面貌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互联网正在加速传统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重塑产业变革的布局。运用互联网+的网络传播优势,对传统文化进行融合、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跨界发展方式,成为促进非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的新常态和大趋势。从2016年开始,《“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的下发开启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网络媒介发力的业态新模式,非遗保护、传承及创新将通过互联网+的介入带来革新,进入到网络传播的飞速发展阶段。
“非遗”的在线化、数据化,即将非遗资料、产权、创新产品与人的交易转移到互联网上,形成“活”的数据,随时随地被调用和挖掘,形成目标人群的单点到多点的网络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在线数据的作用和价值。互联网+开放的生态是传统文化产业欠缺的,网络传播具有全球化、大数据、交互性等特点,对于“非遗”的大数据整合、创新与文化品牌传播具有跨时代的变革意义。以天津国家动漫园旗下的蜂巢设计平台网站为研究案例,蜂巢设计平台网站针对目标人群,推出点对点的服务,致力于打造非遗设计垂直领域的交流互动与买卖交易的平台,在非遗创新设计的产权保护、渠道搭建、业务对接、资源整合等方面提供服务。平台进行了大量天津市“非遗”原生态民俗的文本、图像、声音的数字化采集、信息录入与网络的传播与展示工作。人们在网络的另一头轻点鼠标,就可以欣赏到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等民间美术图像与民俗故事,也可以参与到天津皇会、挂甲寺庆音法鼓等互动活动之中,了解到天津码头文化独有的幽默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同时,网站通过网络商品交易平台启动部分非遗项目的独家授权,操作方法为:一方面签约中国传统非遗项目的独家版权,这既包括原作版权,又包括二次开发的新作版权;另一方面签约优秀设计师,网站展示并输出他们根据中国传统元素创新设计后的优秀作品。网络传播的魅力在于拓展了传统传播媒介的广度与深度,突破了大众传播单向宣传的缺陷,赋予了受众互动的权利,进行双向的人际传播,最终形成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出“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对于传统艺术的展示平台,我们要开拓思路,借助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交互技术、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打破国内现有的博物馆、美术馆的传统展示模式。过去,观者往往在传统标签的介绍下,走马观花地被动观看馆内墙面、展柜的单一陈列,不能完全了解展览品的历史背景和背后蕴藏的丰富信息。现今,借用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终端,通过计算机对非遗数据的可视化操作与交互设计,建立一个将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相融合的画面,观众在网络或虚拟环境中随时可以身临其境地观看,生动地传达“非遗”艺术背后的信息故事。
全景展示、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技术(AR)等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互动技术,将虚拟的信息融合到真实世界,在博物馆的收藏、档案管理、图像处理、互动展览空间、交互系统方面具有革命性的创新。例如:天津市杨柳青年画博物馆,通过影像采集、三维虚拟模型创建、图像特征点识别与匹配等核心技术的突破,模拟展示博物馆中的现实环境场景,近期将进行全景展示系统的完善与发布。网络用户通过手机观看到如同实际场景中摆放的年画作品,并通过虚实结合的交互性,让手机一端的观者融入通过虚拟三维场景制作还原表现的年画制作工艺和人文历史介绍。观者只要滑动屏幕,三维全景的展示即可同步更新画面,自动呈现实时虚拟内容与现实的一致性透视关系,将三维模型与参观者观看角度的真实场景进行融合。
中国剪纸、古琴、昆曲、建筑……这么多独特的具有中国民族传统题材的动画有待挖掘。在当前新媒体时代,我们将传统非遗艺术创作成动画的形式,具有吸引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的优势,形成几何级别的传播。如:以闽南地区土楼为场景原型的《大鱼海棠》,对《西游记》全新解读的《大圣归来》,以中国门神神荼、郁垒为原型的3D动画《小门神》,都在“旧瓶装新酒”的道路上进行着探索,呈现出不俗的口碑和影响力。当前,三维动画的技术日新月异,3D、VR技术也在逐步完善,现代动画人运用这些技术设计制作了多部成功作品。如在上海世博会亮相的动画《清明上河图》,把场景里的人都拆开,运用3D技术将其放在不同的层里,创造性地将这幅名画运动起来。近年来,以中国戏曲、相声、曲艺等非遗艺术为题材的短片动画作品层出不穷。动画人在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的带领下,创作出包括京剧《三岔口》《徐策跑城》,花鼓戏《补锅》等众多戏曲动画,涵盖了京剧、昆曲、花鼓戏、黄梅戏等54个剧种,其中32个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动画作品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网络、电视等媒体传播,对于弘扬非遗艺术功不可没。
从商业的角度说,非遗在品牌维护、创新设计与传播上存在推广力度不够、品牌化程度不足等诸多的问题,特别是非遗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没有合适的载体作为依托,传播途径单一,都是制约文创产品发展的因素。互联网正在加速传统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重塑产业变革的布局。互联网+在非遗艺术传播方面具有信息传播、大数据集成、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优势。非遗品牌的传播可以通过整合互联网、媒体、出版、发售等线上线下的传播方式,利用互联网+的网络传播进入实体经济,逐渐形成商业价值的闭环结构,以形成良性循环。近年来,一些国内外博物馆或者美术馆率先利用互联网建立了对传统文化进行搜集整理和再创新的平台,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先后以藏品研究成果为基础经过创新设计推出的文化创意精品,获得了很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博物馆文创”的成功证明了“非遗”传统技艺类民间艺术以商业经营的方式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这种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跨界发展方式,成为促进非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的新常态和大趋势。互联网解决的是资源配置的优化与集成的问题,落实到对非遗资源二度创作阶段,要脚踏实地地研究非遗艺术的渊源与魅力,激发出创作灵感,以全新的思维去诠释非遗艺术。如:由天津设计师江楠、宗帅创作而成的“中国娃”NC,是以天津非遗经典形象哪吒为原型的手办及周边产品设计,既融合了中华文化传统元素,又具有时尚表达,于2015年代表中国参加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用带有民族性的语言与世界进行了一次穿越空间的对话。以天津风筝魏的原始图案素材为设计灵感的丝巾设计,成为2016天津达沃斯论坛礼品,代表中国赠送给各国友人,在非遗品牌推广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当代背景下,非遗艺术只有在文化层面上不断获取新的生长点,不断地寻求激活其发展的因子,才能得到应有发展空间与价值体现。非遗艺术的传播与创新发展,重在利用新科技在思维与审美上的创新。互联网+的介入不单单是信息传播方面的变革,更是创新领域的契机与思维的革新。互联网在信息传播、大数据集成、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将会成为提升以非遗为品牌的文创产业创造力与生产力的利器。数码艺术的在线性、交互性和虚拟现实等特点为中国古老的“非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空间,也在当代设计审美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