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轻与重”文丛之《图像的生与死》[1]

2017-02-12 15:43姜丹丹王春辰
画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丛中央美术学院丹丹

姜丹丹 王春辰

主持人语:“轻与重”文丛之《图像的生与死》[1]

姜丹丹 王春辰

《图像的生与死》(Vie et mort de l’image)是法国当代“媒介学”(Médiologie)的创立者、思想家德布雷(Regis Debray,1940-)的经典著作。这本著作梳理并剖析图像的起源与演变中三个阶段的历史进程,从古代的构成“偶像”的图像,过渡到现代的“艺术”,再到电视与视频时代的“视像”,也对应一部“目光的历史”:从信仰到审美到经济的目光转型。

德布雷提议在当代重新学习阅读图像,正如阅读赋予书写意义,而观看的方式改变我们与图像及所承载的整个文化的配置(组织与安排世界的方式)之间的关系。德布雷追溯了西方图像的起源,图像的诞生与战胜死亡的美学的希望与超越的需求联系在一起,提供了联结俗世与神圣、观者与不可见、此岸与彼岸之间的一种“通道”。自文艺复兴以来,艺术渐渐取代图像的这种魔法的、象征性的媒介功能。在考察艺术史与技术、思想的演进历史脉络的同时,作者以跨学科的视角反思从图像所呈现的世界与真实的理念化、神圣化如何过渡到图像本身的神圣化、自主自足、自我参照的历程。

由此出发,德布雷的《图像的生与死》也可启发我们透过图像的问题史继续思考一些问题,比如如何重建艺术与生机力、感受力、想象力的关系,如何重新调动视觉作品的表意、沟通的功能,以及与可感世界的关联,如何使人从图像信息的接受者的位置解放出来,而成为会阅读和反思图像的主体,也要学会倾听图像的“腹语”以及所包含的时代的、文化的表征。德布雷深刻反思了当代的电视、视频文化中可能造成的遮蔽,“视觉显像”胜过一切,甚至也如古希腊神话中的“美杜莎”目光的迷惑会使对现实的再现成为僵化的“陈词滥调”。

通过这种图像媒介学的考古,德布雷提示重新解放出人自身作为图像创造者(“图像之源”)的潜能,并从感性的麻木中走出来,重新发现存在以及不可见的事物。作者试图透过图像的生成史来探问图像带来的“愉悦”与“荣耀追求”以及限制与束缚,但在具有如此富有思想性抱负的研究专著里,他避免让概念的粗重步伐毁坏“品位的花坛”。这种融合问题考古、反思性与可读性为一体的书写风格也是讲求平衡的“轻与重”文丛为什么会选择翻译出版《图像的生与死》的缘由之一。

2017年6月15日,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轻与重”文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联合主办的“图像·技术·艺术”读书工作坊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多功能会议室举办,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教授与“轻与重”文丛法文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姜丹丹教授联合主持。此次工作坊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尚杰教授、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文理学院段炼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吴琼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生黄积鑫围绕《图像的生与死》发言。

如果说德布雷重视图像在表达不可言说之事物、情感、感受方面胜于语言的才能,尚杰教授则通过对语言思维、哲学思辨的强调,重新提倡表达性、心灵与真实之间的关系,以试图摆脱当代图像越来越泛滥的权力。他认为图像和语言不可分割,而必须互为补充,由此理性才能发挥作用,文化才可以依旧灿烂。吴琼教授主要是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图像的诠释中呈现的不同褶皱、不同代际之间的互相交融,结合实例探讨图像考古学中的褶皱交叠的复杂关系。图像在西方历史上不同时段的地位与功能,也导致了对艺术的制造与解读更加复杂,因为它的思想参照和形式参照也随之发生变化,图像内部富有褶皱,而绝非单一的对应。到了现当代,图像(艺术)并不扮演传统的艺术角色,而被赋予一种非图像的、非艺术的使命。段炼教授结合艺术史和人类学对图像的研究和认识,提出如何重构艺术史的叙事,如何解构“西方观看之道”由对立范式(如图像的保真与失真)书写的历史的问题。段炼教授首先肯定了德布雷重构艺术史叙事的新视角,此书以图像的诞生和兴衰为新线索,贯穿了西方艺术的发展。但他认为德布雷只是从具象图像出发,依旧和许多艺术史家一样忽略了最初的抽象几何图形。黄积鑫博士指出德布雷以书写、印刷、音像三种媒介彼此交织、相继占优势地位,划分了西方文化史。他特别注意到德布雷对视像时代的提出与分界,并分析了视像时代的艺术和政治的状况,由此强调如何重新焕发图像的感触性而使艺术回到当下的经验当中,让艺术与生命力重新联结。各位学者在提炼《图像的生与死》涉及到的问题的基础上各自作了一些补充性的思考。

注释:

[1]《图像的生与死》(Vieet mortdel’image),作者: [法]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黄迅余、黄建华 译,“轻与重”文丛(姜丹丹、何乏笔主编)总第17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2014年8月。

猜你喜欢
文丛中央美术学院丹丹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相距多少米
高中数学之美
《天一阁文丛》稿约
林丹丹
《天一阁文丛》征稿启事
《天一阁文丛》征稿启事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 Suffix—ive
张青简介
寇月朋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