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婷
摘 要:翻译是一种不同语种、不同文化间的人类交际活动。在翻译活动中,除了文法、句法的影响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语境的概念和分类入手,分别论述了语言语境、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三个方面与翻译的关系及其影响,进一步论证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语境的必要性。
关键词:语境;翻译;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
一、语境的概念及分类
1.语境的概念。关于什么是语境的问题,在语言学界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语境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派创始人之一马林诺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 1884-1942)提出,他认为“Context is the sole decisive factor in choosing word meaning, except that, there is no other factors.” ,也就是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舍此别无意义可言。另外,英国语言学家,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斯(John Ruprt Firth)在马林诺斯基的理论基础上也提出,“每一个词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同时,他还指出除了语言本身的上下文以及人们在语言出现的环境中所从事的活动外,整个社会的文化、信仰参加者的背景等都构成了语言环境的一部分。国内学者也对翻译语境进行了大量有益的研究。王德春先生(1989)提出“语言表达的多种方式、手段的形成要依赖于语境”。因此,语境是影响翻译的重要因素。
2.语境的分类。语境究竟应该如何来分类呢?如果单从翻译的角度来划分,国内语言学家对语境种类的划分更为细致,胡壮麟(1994)把语境分为三类: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和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他认为语言语境指一个词、一个短语乃至更长的话语和语篇前后的内容;情景语境是指与交际有关的人物、场合和时间;文化语境是指语篇所涉及的社会、文化、经济、宗教和背景。语境的这三种划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在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所包含的范围也有着重合的地方。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他们所起的作用也应该是更加立体复合的。
二、语言语境与翻译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语言语境是指翻译的上下文,具体来讲它包括词、短语和语句以及篇章之间的关系。语境的理解是不能脱离全文而孤立存在的。也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弗斯所说:“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 --- 每一个词用在新的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这就意味着一个单词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境便仅仅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符号,一旦进入语境,它便获得了意义。同时,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现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它完全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新词。这就是英语中非常常见的一词多义的现象。在翻译时,对词义的把握不仅要参照词典释义、更重要的往往还要结合上下文。比如:blind 一词,《朗文当代高级英文辞典》对该词的定义有名词、动词个各种定义近十种,虽然是一个高频基础词汇,但用法之多足以让译者混乱。如果不依赖于上下文做出恰当的判断,很难给出合适的译文。 “Opening the doorm,I was immediately blinded by the glare”.译为 “一开门,一道强光照的我一时间什么也看不到了。”在这句话中根据glare一词将blind 译为“使…目眩”而不是“使…失明”更为恰当。而在另外一句话 “He had teemendous charm, which blinded us to his dishonesty.”中,前文提到了charm,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blind 可以翻译为 “被…迷惑住了双眼”,因此,这句话可以译为,“他外表很有魅力,使我们没有看清他的虚伪。”再比如,black和blue 这两个词 ,一看大家便知道它们的意思是“黑色”和“蓝色”,但当它用在不同的语境时,词义也是会发生变化的。 “Tom has been skiing. He is black and blue all over.”这句话中的 “black and ble”则应该根据滑雪的语境翻译成“青一块、紫一块”。
三、情景语境与翻译
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提出三个制约语言特征的情景因素,即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变量。具体来讲,语场主要是指言语活动发生的环境,包括说话者、其他参与者以及话题的整个活动;语旨是指言语活动参与者的角色地位以及互相之间的关系;语式,顾名思义,则是指言语活动的渠道和方式,如书面语、口语、有准备的发言还是即兴的等等。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语言,仔细分析情景语境是把握原文的意境、气氛的重要手段。我们更不能离开语境来分析语言现象,相反,则很容易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比如:“Youre late for the last time.”这句话根据说话者的语气就会有不同的含义。如果说话者的身份是老板,而且语气很严厉,那这句话所指代的意思便是 “Youre fired.”(你被解雇了,你以后也没有机会再迟到了。)如果不能体会说话者说话的背景以及语气等,则很容易造成误解。再比如Boys are boys”,用来表扬男孩子做了女孩子不敢做或者不能做的事情时译为“男孩子就是不一样”。如果用来斥责男孩爱搞的恶作剧的时候则更宜译为“男孩子就是淘气”。
四、文化语境与翻译
文化涉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影响了人们的一切交际行为。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各民族的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具有不同文化意义的文字也就随之产生了,随着语言的发展,社会文化因素不断渗透到语言使用的各个环节,因此,文本的翻译也必然会受到这些文化因素的影响。正如翻译学家奈达提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我们在翻译时不能将翻译的语言内容与文化分割开来, 任何语言活动必须要将文化作为其必要条件,倘若忽略了文化因素,对语言的研究又何来社会意义和价值?例如,在西方文化中, “God” 是独一无二的,至高无上的,而在中国,很多人喜欢说“顾客就是上帝”,因此就出现了“Custmers are Gods” 的译法,可这种翻译对西方人来讲确实无法理解的,甚至是伤害感情的。因此我们一般都只能翻译成customer first.
再如,在英国,周五是发薪水的日子,所以“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这句话的理解就因该是“星期五发薪水的日子到了,他们马上就会出去大吃大喝的。”如果我们不了解星期五在英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意义,那么就很难理解这句话了,因为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都有着黑色星期五的理解。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刻揭示了不同国度的文化起源和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仅反映在物质生活方面,而且反映在精神生活方面。翻译文章,尤其是翻译体现国家特色文化的文章之时,译者要特别注意对文化因素的考虑。例如:在中国的许多传统的神话故事中,对很多神的称谓的翻译就比较容易让人混淆,但如果能够了解所翻译的具体内涵,相对就容易的多。比如“王母娘娘”就可以翻译成为“the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翻译是信息交流过程中极其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翻译是不同语种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交流,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诸多的客观因素,尤其是语境。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参照原文相关语境,选择既符合原文情景语境又符合文法结构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 林玉霞.语境中的横组合和纵聚合关系[J].外语教学,2001.
[2] 王东风,张凤春.语境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3,05.
[3]徐莉娜.语境与释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04.
[4]于东.翻译中的语境因素[J].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
[5]张汉熙.高级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6]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7]张维友.英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8]张云英.论文化语境在翻译中的运用[J].外群问天地,2011,11.
[9]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2.
[10] M. A. K. Halliday, 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