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边远
摘要:平面设计的发展,经历了较为长久的发展历程,自21世纪以来,媒介的变化、科技的发展都对传统的平面设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平面设计呈现出多维化的趋势,也不仅仅存在于平面媒体中,而是更多地体现出空间性,与人的感官、行为联系更为紧密。平面设计维度的增加使平面设计的概念发生改变。同时,平面设计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进入21世纪后,人们给予平面设计更多的期待,无论从平面设计的概念到设计的媒介,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本文将以现代艺术与平面设计对比的方式,浅析这种发展趋势的必然性。
关键词:平面设计;多维化
一、发展中的平面设计
20世纪末平面设计趋于完善,品牌形象设计、导视系统体系日渐成熟。一个是,设计师们对于普通的版面图文编排和纸媒的传播不再满足;另一个是,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无线网络迅速普及,让平面设计的受用者和使用者(平面设计的两个“终端”)要求平面设计更加完美,要求品牌形象的塑造更加完善。
新兴媒体使平面设计有了更广阔的出路:第一,平面设计向以交叉学科(交叉媒介)的方向发展,平面设计不再局限于“平面”之中,而是与三维空间、新材料、跨学科相结合,甚至与新兴科技结合。这种尝试充满了“艺术性”。第二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这样的变化更加注重人的重要性,更在意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流互动。
二、现代艺术创作手法运用于平面设计
(一)空间概念与平面艺术融合
平面设计的定义:泛指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结合色彩、符号、图片和文字,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随着人们不断改变的审美方式,其他艺术范畴的视觉表达形式也进了平面设计之中,平面设计与现代艺术的界限变得模糊,使得其表达力、艺术感染力以及实验性得到更好的展现。在创作手段的丰富性上,平面设计在许多形式上借鉴现代艺术。德国设计师阿克塞尔(Axel Peem?eller)为墨尔本的Eureka大厦地下停车场设计的导视系统改变了视觉体验,他利用图形表现空间中的视觉,观者在寻找出口的同时,也在寻找平面图形在空间中的完整性。这个过程之中,产生了两种视觉体验:人与空间(三维),人与平面(二维)。认知两种体验在一个空间之中,强化导视的功能性与趣味性。空间的体验往往比平面的视觉更有感染力,就像我们对于一个风景名胜照片和现场亲临的感受是非常不同的一样。
(二)创作中的“时间”要素
20世纪初的平面设计作品,在输出操作过程中,如对版不准确、文字图形印刷模糊,会有误差和变化,而现代工业化生产,每件都是完全相同的。平面设计发展初期或者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这种类似随机不可控的错误,使设计作品有了一丝生机与活跃的气氛,带来了时间的味道,看上去带有了变化。伦敦设计师Oscar Diaz设计的Ink Calendar(墨水月历),月历由吸墨性好得纸张切割而成,使用不同颜色墨水区分每个不同的月份,例如十月是深紫色,三月是浅绿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伸进墨水瓶里的纸张开始慢慢吸饱墨水,日期也就渐渐浮现。设计师同样也是在利用时间完成设计,当一个月时间走完之后,月历才真正全部清除的展现出来。“时间”成为这个设计中的手段,原本二维空间内中的平面设计,由此增加了维度。
三、调动感觉器官传达信息
“视觉”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传达形式,很多艺术家与设计师,调动观者或使用者的其他感官来使之与视觉相配合,为了更有效的向消费者传递品牌信息。
(一)以听觉形式传达品牌形象
据研究,对于大脑的刺激最为深刻的是声音旋律,可以更容易帮助记忆一些例如数字、专有名词等难以记忆的内容,所以,平面设计师会使用一些声音旋律来创作一个品牌的形象,加深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印象和记忆。声音的优势也体现在媒体传播形式上,无论是电视和广播还是是电脑网络,声音媒介的传播范围有其独道的特征。
声音识别在intel处理器的品牌设计的建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电脑处理器行业非常特殊性,intel的标识仅仅占有几秒钟的标志展示出现在某个电脑产品广告的最后,很容易被忽略,所以只有视觉的识别是完全不够的,而且。需要加深对品牌的识别,展示的同时配合上简单的节奏,人耳目一新,传达了“这款电脑,使用的是intel处理器”这一信息。单看这个例子,消费者更快速的记住品牌,只是用到了音调能够被短时间记忆的特性;而实际上,更像是一种象征,一种对于品牌形象的最初认识,即使不是十分了解或者熟知属性,也可以第一时间辨认产品名称。
(二)触觉所带来的直观体验
直接与我们身体接触的感受是触觉,触觉是大脑通过身体各个部位联通皮肤上的末梢神经迅速感知。在平面设计中,有些特殊材料通过触感给人带来新的感受,而这些新型材料,被更多的关注和使用。
四、行为融入平面设计
(一)观看行为让观众成为作品一部分
“看”是人的重要感官,人对于事物的第一印象也是来源于此,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更加注重于“看”,它是这个设计中的基本因素,在各个方面左右着设计的过程和结果。在设计领域,设计师们利用“看”的行为做出很多尝试,在不同的观看视角上,设计师利用一些材质的特殊属性,使观者在不同的角度得到的信息也不尽相同,由此增加平面设计展现和传达信息的维度。
(二)观者作为主动参与者的设计
观者(使用者)在设计的过程中成为主角
使用者在生活中方便、快捷的体验是从设计而来的。从本质上说,在这个过程中,使用者是不得不接受设计,设计师同时也在为了跟随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而竭尽全力。随着设计的形式和思路不断改变,设计师从设计过渡到设计规则,而使用者变为设计者。参数化设计中,设计师设定好制作规则,使用时使用者输入想要的关键词,自动生成所需的设计,发挥了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设计作品结果的“未知感”和设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随机感”使参数化设计有很大魅力。但是笔者导师肖勇教授认为,这样的设计使设计的质量在下降,设计师的职责降低很多,使产生过程中不可控结果。
(三)展览形式对于平面设计的作用
展示方式干预作品
展览设计中包含多个领域的内容,有平面设计和展示空间设计,也融合了很多多媒体艺术形式和灯光设计等。为了有一个多维度共同协作的完整展览,需要每个设计领域之间的默契配合。展示做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出现,是在埃及人为法老像装裱外框,表示尊敬。那可是公元2世纪的事情了。
画框在欧洲传统绘画作品中,非常受重视,并作为在展出前一项重要收尾工作。油画装裱经历了几个发展过程,从公元14世纪,作为屏风使用,产生了有功能性的立式外框;到之后极尽奢华的过度装饰风格的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展示设计与画作装裱一样,作品应该是主角。而在很多有规模、主题鲜明的展览中,仅凭借展品很难完成,如首饰、书籍设计这类展览,需要制造出展览主题的整体气氛,那么就要用较夸张的表现形式和精致的展示布局。
(四)创作行为成为作品被展示的一部分
设计是一种和人有关的特殊艺术形式,人类活动的增加了作品的更多意义。如一本书的设计,要拿到手中,才能全面直观的感受到设计的维度。艺术家们对于这个观点也有很多的争论:是否创作也包括人的使用、观看行为?作品中应该包括什么样的行为?
大多数艺术家的认为:作品的一部分可以包括创作过程的行为,也可以包括观众、使用者的行为。新的创作和表现的模式也包括了行为参与到艺术创作中,这样的艺术作品的展示方式也有了变化:从以往的静态画作、雕塑或装置,转变为现场表演或者记录片。传统意义上的画作作品,只是整个作品的一小部分,而非全部。这样的艺术形式被定义为:行动绘画、行为艺术、表演艺术等。总之,平面设计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存在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平面设计由于使用者的需求日益发展,由于技术的不断革新,多维度将是一个重要的趋势。但是传统的创作手法始终是创作的基础,让我们加入新的发展元素,在未来的道路上,开拓出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