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措施

2017-02-09 23:52刘小江
魅力中国 2016年35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习作情感

刘小江

一、 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拓宽习作思想

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起点。”习作中,教师要充分体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习作理念,通过作文前的指导,使学生感觉到对这次作文很有兴趣,有话可写,感觉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想要赶快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出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在习作中充分体现由说到写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起学生对生活的积累,使学生感觉到这次作文有不少内容可以写。可以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中获得作文素材,从这么多的内容中选择最能写好的内容去写,开启学生习作的“素材库”。

二、用心感受 用情书写

(一)要好作文,必须跳出课堂、学校的小圈子,扩大语文生活的外延。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周围的事物在日新月异地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只要我们不闭目塞听,细心观察,用心感受,总会有让我们动情的东西。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将学生的笔触转向对各种社会现象、媒体焦点、新闻事件或热点人物的品评,转向对地球、对环境、对人生、对和平的关注和思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沟通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带领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提醒学生利用一切感受自然、社会、人生的机会,不忘身边小事。同时学会从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间接了解大千世界。做到写在资料本上,记进脑海里,厚积薄发,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有感而发。

(二)师生互动,情感唤醒。

教师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参与者,一个指导者,也是一个实践者,一个示范者。学生心灵世界的种种感悟往往是被外界的某些因素引发的,正如学生看到电影中感人的情节就会忍不住流泪,看到不公平的现象就会忍不住呐喊那样,学生潜在的情感需外在的力量来唤醒。一个语文老师,若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良知、责任、爱以及对真善美的思考和追求,那么,他的学生除了感知生活外,还会深入地思考生活,使生活情感化。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学会写好情感日记,对平时见到好的或不良的现象在日记中进行鞭挞、评论,在鞭挞或评论的同时情感日积月累,写多了,理解多了,情感丰富了,作文真情味也就十足了。学生应该准备一个小本子,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录下来,静下心随时整理所积累的材料。只有自己想的多,评论的多,思考的多,才会对生活有所感知,有所思考。情感就在不知不觉的积累中孕育成熟。

三、引导评改,提高写作水平

首先是每次作文提醒学生自己修改两次。一是文章要通顺,从字、词、句段上下功夫,不要有错别字、病句。二是从结构安排上、写作技巧上下功夫。看自己的文章是不是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开头结尾是否新颖,引人深思。条理是否清晰。改好后,学生自我作个评价,看看满意程度,从而让学生养成自我修改和自我评价的习惯。

其次,还要充分利用学生互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是分小组,学生互相交换文章,相互评改,取长补短。二是选取少数文章,在班上统一评改,让学生评点这文章好,好在什么地方,不足又是在什么地方,在探讨中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再次,还可写相同的题材,让学生互评,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的语言表达。老师的点评引导也非常重要。老师不一定要求十全十美,可抓住其中两句优美的句子,诙谐的语言,生动、精彩的心理描绘,有趣的人物对话,大加欣赏,也可针对学生新颖的标题,巧妙的构思,新奇的开头,出人意料的结尾加以赞赏,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作文时就会从各个方面去加以尝试,写出更好的文章。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习作情感
满腹狐疑
情感
台上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也许成了生活
习作展示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Pocket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