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背景下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家园主题

2017-02-09 03:39
文学教育 2017年31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哈桑阿米尔

黄 瑶

战争背景下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家园主题

黄 瑶

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是当代美国少数族裔作家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多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战乱背景下阿富汗人民百转千回的命运,刻画人物在家园离散与重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成长与救赎。小说《追风筝的人》(2003年)是胡赛尼的处女作,集中反映了作者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本文从小说蕴涵的家园主题出发,分析战争背景下男主人公阿米尔在家园离散与重建的过程中体现的人性思考与人道抉择。

卡勒德·胡赛尼 《追风筝的人》 战争 家园主题 人性思考

一.引言

当代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目前已出版三部长篇小说且广受好评,其作品多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战乱背景下阿富汗人民流离失所的生活遭遇以及百转千回的生活轨迹,从而细腻地刻画出人物在家园离散与重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成长与救赎。小说《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2003)是胡赛尼的处女作,集中反映了作者文学创作的思想主题,伴随着时而闪现的过去家园记忆,该小说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阿米尔长达二十多年的家园离散与家园重建之历程。《追风筝的人》一经出版便广受关注,连续两年入围纽约时报畅销书之列;同时,该小说也备受国内外文学研究学者的青睐。首先,就国内研究而言,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出共有426篇以该小说为研究主题的论文,研究方向和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比如小说的主题研究,包括成长主题(张国龙、陈晖,2007)、救赎主题(武惠娟,2011)、身份认同主题(李争、张秀丽,2013)等;运用荣格原型理论解读人物心理(林芊芊,2009)等;小说意象(王建荣,2009)、人物形象(李静,2009)及人物关系(曽万泉、尚晓进,2013)、作者叙事策略(郁雪颖,2011)、作者的底层书写(洪治纲,2007)、移民文学(潘苏悦,2014)等角度。另外,就国外研究而言,通过谷歌学术搜索引擎,共有5篇关于该小说的论文,涵盖多文化主题(Agnello,2009)、社会伦理责任(Kurilah,2009)、移民文学(Edwards,2009)、小说寓言式解读(Jefferess,2009)、美国读者接受情况(Aubry,2009)等方面。本文聚焦小说的家园主题,分析战争背景下男主人公阿米尔在家园离散与家园重建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人性思考和人道抉择,为中国读者更深刻地思考小说主题的形而上性提供新路径。

二.家园记忆:人性的自由追逐

阿米尔与哈桑之间的关系发展变化是推动小说故事发展的一条主线,历经主仆尊卑、战乱分离和亲情联结三个主要阶段。阿米尔的人性之自由追逐体现在他儿时与仆人哈桑共同的家园记忆之中,此时双方处于主仆尊卑阶段。

就表面而言,双方为主仆关系,后证实为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但就种族政治而言,阿米尔和哈桑分属阿富汗内部的普什图族人和哈扎拉族人,由此构成了阿富汗人民的共同家园,所以阿米尔和哈桑间的关系变化同时也折射出阿富汗近三十年来的社会发展变化。小说曾提及到:“……哈桑是哈扎拉人,有典型的蒙古人种外貌……学校的教材对他们语焉不详,仅仅提到过他们的祖先。有一天,我在爸爸的书房翻阅他的东西,发现有本妈妈留下的旧历史书……我吹去蒙在书上的尘灰,那天晚上偷偷将它带上床,吃惊地发现里面关于哈扎拉人地故事竟然写了满满一章……我从中读到自己的族人——普什图人曾经迫害和剥削哈扎拉人。它提到19世纪时,哈扎拉人曾试图反抗普什图人,但普什图人‘以罄竹难书的暴行镇压了他们’。书中说我的族人对哈扎拉人妄加杀戮,迫使他们离乡背井,烧焚他们的家园,贩售他们的女人。书中认为,普什图人压迫哈扎拉人的原因,部分是由于前者是逊尼派穆斯林,而后者是什叶派。那本书记载着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那些事情我的老师从未提及,爸爸也缄口不谈(胡赛尼,2006:9)。”根据上述引文,阿富汗人民内部由于宗教价值观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宗教派别,阿米尔与哈桑分属普什图族和哈扎拉族,信仰不同的宗教派别思想,双方冲突不断,由于历史发展渊源,普什图族与哈扎拉族之间也长期处于尊卑关系的状态,普什图人一直对哈扎拉人嗤之以鼻,引文中阿米尔找到的那本旧书上积满了灰尘,表明很少有人会去翻阅那本书,正是因为如此,很少有人会谈论书中所提及的那段历史,甚至学校的教材也寥寥数语,阿米尔只能偷偷地进行阅读。因此,在阿富汗种族社会的背景之下,阿米尔与哈桑间主要是主仆尊卑的关系。即便阿米尔和哈桑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但双方拥有儿时共同的美好家园记忆:“我的整个童年,似乎就是和哈桑一起度过的某个懒洋洋的悠长夏日,我们在爸爸院子里那些交错的树木中彼此追逐,玩捉迷藏,玩警察与强盗,玩牛仔和印第安人,折磨昆虫……这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快乐(胡赛尼,2006:25)。”由上述引文可知,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阿富汗,即便普什图人与哈扎拉人历史遗留下来的尊卑问题,由于当时社会远离战争纷乱,阿富汗的孩子们可在这片土地上嬉戏玩耍,共同构建美好的家园记忆,人性得以实现自由的追逐。

三.家园离散:人性的徘徊探索

阿米尔的人性之徘徊探索体现在他对哈桑的矛盾态度之中,此时双方处于战乱分离阶段。早在阿富汗战火纷飞之前,阿米尔与哈桑之间逐渐走向陌路,家园逐渐产生分离,阿富汗随后也长期处于战争骚乱之中。

阿米尔和哈桑虽拥有共同的童年记忆,但终究因为种族与主仆的尊卑,阿米尔对哈桑的态度也一直处在矛盾当中:“可是他并非我的朋友!我几乎冲口说出。我真的想过这个问题吗?当然没有,我没有想过。我对哈桑很好,就像对待朋友,甚至还要更好,像是兄弟。但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何以每逢爸爸的朋友带着他们的孩子来拜访,我玩游戏的时候从来没喊上哈桑?为什么我只有在身边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才和哈桑玩耍(胡赛尼,2006:41)?”由此可知,一方面,阿米尔对哈桑很好,但并未真正把哈桑当成朋友;另一方面,阿米尔喜欢和哈桑一起玩耍,但仅限于他们俩人之间。同时,正是由于阿米尔对哈桑一直以来的矛盾态度,终酿成斗风筝比赛后哈桑的悲痛遭遇,而斗风筝比赛正是双方走向陌路的分水岭,曾经的共同家园也开始出现裂痕。比赛后,哈桑在替阿米尔捡回风筝的途中受到阿塞夫一伙人的欺侮,阿米尔一人在小巷里思绪徘徊,一面“咬着拳头,咬得很紧”,表明阿米尔对哈桑的同情和对阿塞夫一伙人的愤恨;另一面,阿米尔最后选择了逃避,因为哈桑“只是个哈扎拉人”(胡赛尼,2006:77)。事件过后,阿米尔继续选择逃避,避免与哈桑碰面,矛盾态度依旧:“有一部分的我渴望有人醒来听我诉说,以便我可以不再背负着这个谎言度日……我明白这是个下在我身上的咒语,终此一生,我将背负着这个谎言(胡赛尼,2006:85)。”显然,阿米尔一方面明白自己不应抛弃哈桑,另一面以自身利益为重,即使终生背负谎言。此时的阿米尔,人性尚处于徘徊探索之中,与日俱增的压力迫使阿米尔走向极端,他认为必须迫使他与哈桑之间有一个离开,压力才能得以释放。最后,在哈桑离开的那天,阿米尔也意识到“与生俱来的那种熟悉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胡赛尼,2006:106)。阿米尔与哈桑曾经熟悉的家园记忆已成过去,曾经熟悉的共同家园也不复存在,哈桑走后不久,阿富汗开始了近三十年的战争纷乱与家园离散,阿米尔与父亲从此逃离家园、赴美安家。

四.家园重建:人性的真实回归

阿米尔的人性之真实回归体现在他重归故土,解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最终实现救赎的决定之上。在小说开篇,拉辛汗的一句“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胡赛尼,2006:2)引起了阿米尔内心的真实呼唤,唤起了已沉睡二十多年的昔日家园记忆,阿米尔决定重返故土,向哈桑弥补曾经的缺憾。

在阿米尔重返故土之前,他从拉辛汗口中得知哈桑的身世:阿米尔和哈桑实为同父异母的兄弟。此时,即便哈桑已不再人世,阿米尔在解救索拉博的过程中心灵得以救赎,种种谎言、背叛和秘密得以泯灭,阿米尔逐渐成为另一个哈桑,实现了亲情联结。小说中有多处细节描写表现出了阿米尔和哈桑间跨越时空的联结,从而实现家园的重建。首先,在阿米尔与阿塞夫争夺索拉博的过程中,阿米尔不断重复“我要这个孩子”(胡赛尼,2006:275) 这句话,对阿米尔来说,救下索拉博是重建家园的第一步;哈桑则在暴徒夺取旧宅子的时刻,断然提出抗议。阿米尔与哈桑在不同时刻表现出的坚定都是为了守护家园、亲情与记忆。再次,阿米尔与索拉博转移到医院之后,文中特别强调阿米尔的上唇从人中裂成两半,“像兔唇那样”(胡赛尼,2006:287);兔唇是哈桑的标志,暗示了双方的联结,而且兔唇的哈桑追风筝的样子一直是阿米尔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象。最后,阿米尔与索拉博回到美国后,阿米尔成为追风筝的人,对索拉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胡赛尼,2006:359);如儿时般,哈桑也曾对阿米尔说过同样的一句话,为阿米尔追逐风筝。

五.结语

在小说《追风筝的人》的扉页,作者胡赛尼表明谨以此书献给所有阿富汗的孩子。阿米尔和哈桑是生活在上个世纪由和平向战乱过渡时期阿富汗孩子的代表,一个是普什图人,另一个是哈扎拉人,向世界读者细腻刻画出阿富汗美好家园时期的社会状况。作者通过塑造出两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形象以及描写阿米尔与哈桑从主仆尊卑、战乱分离再到亲情联结的关系阶段发展变化,着重展现了男主人公阿米尔在曾经的家园记忆中体现的人性之自由追逐,在家园离散时体现的人性之徘徊探索以及在家园重建时体现的人性之真实回归,寄托了作者对真善美的人性呼唤。21世纪的今天,恐怖主义的骚乱仍然存在,还有许多像阿米尔与哈桑一样的孩子们在流离失所中成长,小说字里行间中作者的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Agnello M F, Todd R H,Olaniran B, et al. Afghanistan and multiculturalism in Khaled Hosseini’s novels: Study of Place and Diversity [J].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2009, 3(2):96-111.

2.Aubry T. Afghanistan Meets the “Amazon”: Reading “The Kite Runner”in America [J].PMLA, 2009:25-43.

3.Edwards J. Expatriate Literature and the Problem of Contested Representation: The Case of Khaled Hosseini’s “The Kite Runner” [J]. Retrieved Devember,2009, 12:2011.

4.Jefferess D. To be Good(again):“The Kite Runner” as Allegory of Global Ethics [J].Journal of Postcolonial Writing,2009,45(4):389-400.

5.Kurilah A. Socia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in Khaled Hosseini’s“The Kite Runner”: Sociological Approach [D]. Surakarta: Muhammadiyah University of Surakarta,2009.

6.洪治纲.底层写作与苦难焦虑症[J].文艺争鸣,2007(10):39-45.

7.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李静.《追风筝的人》中哈桑形象解读[J].文学教育,2009(03):82-84.

9.李争、张秀丽.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找寻——读《追风筝的人》[J].学术界,2013(02):229-236.

10.林芊芊.《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心理解读——从荣格原型理论的角度来分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20):72-73.

11.潘苏悦.从卡勒德·胡赛尼作品看“移民文学”的发展趋向 [J].文艺争鸣,2014(06):166-171.

12.王建荣.《追风筝的人》风筝意象解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02):91-97.

13.武惠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救赎: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J].新余学院学报,2011,16(04):93-95.

14.郁雪颖.论《追风筝的人》的叙事策略[J].安徽文学月刊,2011(04):118-119.

15.曽万泉、尚晓进.《追风筝的人》人物关系隐含的阿富汗民族关系[J].社科纵横,2013(03):259-260.

16.张国龙、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J].中国图书评论,2007(05):27-31.

本文为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战争背景下阿富汗裔作家胡赛尼小说主题的形而上性》的阶段成果,项目由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作者介绍:黄瑶,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哈桑阿米尔
感恩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人物形象解读
借据丢失之后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不一样的风筝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