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润生
摘要: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巨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迫在眉睫。本文重点从分析就业竞争力的构成及内涵入手,结合当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毕业生职业就业期望调整以及职业规划和专业能力的提升等几个方面出发,提出具体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意见。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090-02
最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每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从2013年起至今,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屡次突破700万,就业成了高校毕业生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更是社会各界引起重视的问题。为此,切实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当前开展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一、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解析
从直观分析层面解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其一为综合素质能力;其二为隐性素质能力。其中,显性的综合素质能力包含的内容有自我实践能力、自我表达能力、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等,用人单位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方面的能力体现。隐性的素质能力包含的内容有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些素质能够在长期的工作环境中被感知,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以及相处才会被用人单位察觉。另外,从职业能力这一视角进行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包含的内容有适应性、功能性以及可迁移性等方面的内容。功能性能力指的是从事某职业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等;适应性能力指的是能否在工作的过程中做好自我调节以及适应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可迁移性能力指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能否用自身知识运用到不同的岗位上,能否实现跨领域或者是跨行业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例如信息收集以及其他领域知识的获取能力等。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透视
(一)缺乏自身定位、现实缺位化现象严重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依然对当今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众多大学生已然将自身定位在“天之骄子”的位置,对现实职业的要求呈现出视而不见的态度,尤其是在求职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不合理、不现实的择业观,眼高手低的现象尤为明显。根据最新网络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愿调查显示,有70%的毕业生有意向到政府以及机关事业单位任职,而只有3%的高校毕业生希望选择到西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从事工作,这就导致了就业区域化问题愈发严重,东部沿海城市人满为患,而对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则显得十分短缺。
(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与社会人才需求不同步
选择就业方向以及职业发展对于毕业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十分重要,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现在的“90后”学生多是家里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家长为其安排事情,在学习以及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有的学生甚至连大学专业都是父母选择的,自身对于所学专业并没有兴趣,无法将自身拥有的特长及优势发挥出来,也不清楚未来应该从事某项职业,以及从事某项职业应该具备何种技能。由于学生在大学阶段缺少对自身职业的规划及设计,因此难以在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业竞争力不明显。
(三)毕业生缺乏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差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对于用人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每个用人单位都想招收具有较强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教育知识结构十分单一,并未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功底十分薄弱。大部分毕业生在动手能力方面表现较为差劲,无法将大学阶段学习所得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更加无法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
三、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对大学生开展入学职业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而且毕业生的就业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就业方向,已经从以往的计划分配制逐渐走向了市场选择制,因此需要毕业生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及趋势进行就业价值观的调整。学校和社会也要引导学生追求正确的就业观和个人价值观。就业观的树立包含了近期以及远期目标,并且要求做到二者统一,保障就业定位科学、合理,就业定位能够和预期相贴近。高校可以开展就业辅导课,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社会现实状况做好自我定位。引导学生从自身性格、价值取向还有技术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二)强化职业竞争能力的培养,培育毕业生“一专多能”的综合素养
拥有较强的职业竞争力这是作为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最为关键的先决条件,也是毕业生不同能力的一个集合体现。因此,多种就业能力的集合往往包含了就业中必须包含的基本能力以及专业才干,还有关键能力。具体能力具体是指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中做到自如转换,而且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以及适应性等特征。专业才干指的是毕业生完成某项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包含的内容不仅需要对工作技能做到熟练掌握,更需要运用各种外部技术技能完成工作目标达到熟练的水平,对于专项性要求比较高。关键能力指的是实现知识的可迁移能力,能够结合不同的岗位要求施展自身才华,无论岗位如何变化都能够胜任。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多元化人才的需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门技能难以走遍天下,“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更受企业青睐。
(三)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高校要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重点抓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尽可能地缩短毕业生的就业适应周期。有调查统计显示,校企合作作为培养适应性人才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适应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重要方式。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岗位,有效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就业实践能力;另外一方面还能够充分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职业需求之间的零距离结合。针对此,高校可以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调整教学,并向企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也能够让企业人员加入到大学生培养的计划中,把企业在产品生产、经营以及管理,还有服务等诸多环节中积累已久的工作经验融入到课堂中,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对于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更好地引导学生朝着企业用人的需求方向成长。
(四)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学和就业工作的评价及激励机制
高校需要把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就业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要提升教学质量,更应该创建并且持续健全高校教学和学生就业的评估以及激励机制。例如,高校可以选取学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岗位适应力还有毕业生对于高校的教育满意率等内容纳入到高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创建一套健全的高校办学评估、发展规划以及教师考核和学生就业考核等内容相融合的评价考核机制,有效提升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基本素质,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高校培养出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企业的用人需要。
(五)对往届毕业生就业意见进行追踪和反馈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素质也反映出我国的国民素质,为了切实提升广大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可以对往届学生开展跟踪调查,对高校的办学效果以及质量还有社会认可度做一定的了解。比如,每一个毕业生毕业之后进入到社会,从事某一项工作在一定时间后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感悟作为毕业生进入到社会从事某项工作之后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用下获得的成功。而且,往届的毕业生对于高校的教学方法、教学课程以及管理方式等都会给出有效的建议,因此高校需要积极采纳已毕业学生的建议以及意见,根据反馈情况做出及时调整,适时改善高效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有效提升高校办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从而逐步地解决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陶新南.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56-59.
[2]王丽.试论深化校企合作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4,(35):116-117.
[3]康渝生.关于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40-41.
On the Ways of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Graduat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NG Run-sheng
(Yulin Normal University,Yulin,Guangxi 537000,China)
Abstract:China's college graduates facing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is very huge,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very grim,so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is imminen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connotation,and the combination of today's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many problems in-depth analysis,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in view of the specific problems,starting from the graduates professional ghost,expectation of employment adjustment and career planning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promotion aspects,proposed the concrete has good views of the operation.
Key words:graduates;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upgrade;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