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义
要想知道“年”的来源,首先要弄清“年”的构造,摸清“年”的本质,看清“年”的长相,掌握“年”的范围。从甲骨文上看“年”的字形,上“禾”下“人”,表示“人种禾,禾养人,人禾互相赖以为生”。
《说文解字》曰:“年,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年。”从小篆字形上看,“年”也是“从禾,从千,千亦声”。禾,指五谷,千字从人从一。黄现璠在《古书解读初探》中说道:“必先有禾之种植,而后有年字之发生。”“年”就是从谷禾中诞生的。《榖梁传·桓公三年》说:“五谷皆熟为有年。”《榖梁传·宣公十六年》也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从此可以看出,古字的“年”与我们今天说的“年”不是一回事儿。
那么,在古代又是用什么字表示年的呢?
《尔雅·释天》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也就是说,夏朝时把“年”称作“岁”,商朝时把“年”称作“祀”,尧舜时期把“年”称作“载”。《诗·国风·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汉书·李广苏建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诗·国风·魏风·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这里的“岁”就是“年”的意思。《尚书·虞书·尧典》:“朕在位七十载。”《史记·文帝本纪》:“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这里的“载”也是“年”的意思。《尚书·洪范》:“唯十有祀。”这里的“祀”还是“年”的意思。这些作为“年”使用的字,在今天依然很流行。诸如“一年半载”“千载难逢”“岁月如流”“岁月峥嵘”“岁序更新”等等,这里的“岁”“载”仍然是“年”的意思。由此可见,“岁”“载”等字作为“年”使用由来已久,并且还在延续。
“民以食为天”,所以“年”字与“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腊八吃米饭,还是腊月廿三祭灶王爷,老百姓都把管吃管喝的神放在第一位。那“年”又是什么时候有了今天的“年”意的呢?董作宾说,在商代还没有把年作纪岁之用的。到了周代,才把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而年字始含有岁、祀之意。在我国古代,把“年”字放入“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尚书·正义》上说:“年,取禾谷一熟也。”由于谷禾一般是一年一熟,所以“年”就被引申为“岁”“载”之意,与“岁”“载”等字同时使用,丰富了“年”的知识,也扩大了“年”的范围。
(摘自《广州日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