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四个自信”应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四大辩证关系

2017-02-08 00:08张丽丽方玉梅韩梦娟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改革开放特色

张丽丽,方玉梅,韩梦娟

(1.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哲学社会学教研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2.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坚定“四个自信”应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四大辩证关系

张丽丽1,方玉梅2,韩梦娟1

(1.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哲学社会学教研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2.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坚定“四个自信”,应正确理解和把握四大辩证关系:坚定“四个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改革开放前后两段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与社会主义的一般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坚定“四个自信”与坚持对外开放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树立科学自信观。

“四个自信”;四大辩证关系;科学自信观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1]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充分肯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障。但坚定“四个自信”,并不等于回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不等于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并不等于否定社会主义的一般性与科学性,并不等于盲目排外,而是要通过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坚定“四个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之间、改革开放前后两段历史之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殊性与社会主义一般性之间以及坚定“四个自信”与坚持对外开放之间的四大辩证关系,树立科学自信观。

一、坚定“四个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中,我们党和国家不断“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2](P3)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保障。正是在实践、理论、制度、文化紧密结合、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以年均9%以上的增速持续快速发展30多年,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大贡献国,外汇储备、对外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一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自信。动摇了这“四个自信”,就是对自己历史的否定,就是自毁发展前程和美好生活。但同时,自信也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面临现实问题的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基础之上的。自信不等于自满,更不是自欺。我们不能因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取得的成就固然不小,但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尚存许多不完善、不清晰、不彻底之处。党的十八大不回避问题,十分具体、明确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讲问题是为了更清醒地看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能够解决好问题充满自信的表现。换句话说,我们只有站在对我国目前所存在问题清醒、理智的认识和把握之上,通过不断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把问题化解掉,自信才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因此说,自信既源于实践检验,也源于不断创新,“四个自信”是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而绝不是忽视现实问题、盲目自大的借口。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人的自信不是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的静态结果,而是一个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历史过程。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四个自信”,同样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深化过程,也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面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社会的基本矛盾,应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我们不能因为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而妄自尊大,也不能因为有困难就妄自菲薄,应保持“不动摇”“不折腾”和“不懈怠”的态度,坚定“四个自信”。为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不断在实践中坚定自信,在认识中升华自信。面对国际国内矛盾错综复杂、充满变数的态势,我们必须因势利导,有效应对。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不断坚定自信、提升自信。

二、改革开放前后两段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其实践特色。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还是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都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尽管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的,但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前30年的辛苦实践,甚至是60年的艰辛探索,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胜利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P7)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就等于否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地位,就等于否定了“四个自信”的理论和实践前提。

“四个自信”是建立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段历史之间辩证关系基础之上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4](P7)首先,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的积极成果,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来源和理论生长点。其次,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及工业化的起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政治基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阶级基础。这些基础对于巩固社会主义中国新生政权、维护国家安全、以大国姿态自立于世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基础,就没有社会主义可言。坚定“四个自信”,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并不意味着要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同样,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意味着要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总之,看历史不能太近视,我们既不能以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也不能以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段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夯实“四个自信”的实践基础。

改革开放前后两段历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与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是历史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历史的发展不能割断,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两段历史不能截然分开。没有改革开放前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后的伟大实践,也难以成功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对改革开放前我们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我们不能忽视更不能掩盖,否则就不能从中汲取教训,但同时也应全面、客观地看待它们,否则同样也不能总结经验。因此,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段历史之间的关系,应首先分清主流和支流,把犯的错误与犯错误时期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客观比较,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不能因为有错误就对相应历史全盘否定。“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构成的茂密丛林,往往遮蔽了人们透过眼前事物深刻把握历史规律的视线,难以在历史的长时段视阈中深刻洞察那些具有长久指导意义和深远历史价值的事物”[5](P24)。改革开放前后两段历史虽然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并非相互割裂,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的。改革开放前的成就,为改革开放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根基,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和创新是对改革开放前积极成果的继承和超越。历史是一条延绵不息的长河,未来是今天的发展,今天是昨天的延续。

三、社会主义的一般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在《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性;其次,作为社会主义,又具有中国特色,有其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应把社会主义的一般性原则与中国国情有机地统一起来,既不能因为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一般性原则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也不能因为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否定社会主义所应坚持的一般性原则,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首先,坚定“四个自信”应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动摇,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科学预测和探索,经受住了社会主义曲折历史的检验、筛选和提炼,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共同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包括: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实行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和本质特征,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理论意义,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否则就会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不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方向、干扰改革开放的向前发展,就会动摇党和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决心。因此,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困,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

其次,坚定“四个自信”更要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主要不在于它具有中国独有的民族特色,而在于它是一种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党带领全国人民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运用于中国建设实际的社会主义,是勇于探索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困难的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截然相对、水火不容的,认为实行公有制就不能再实行市场经济。然而我们党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历史也证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不仅是我国现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更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的必然选择。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体上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和三权分立制;在政党关系上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它是融一党制与多党制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根本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在不断摸索中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统一。因此,坚定“四个自信”,更要科学理解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一般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坚定“四个自信”,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一般性原则,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坚持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既不能借中国特色而否定社会主义,也不能借社会主义而否定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但从更为严谨的意义上说,两者是坚持和融合、融合和转化、完善和发展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地坚持和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科学社会主义巧妙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同时通过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转化。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最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了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形态。

四、坚定“四个自信”与坚持对外开放之间的辩证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不是孤立的。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并不等于孤芳自赏、自绝于世界,而是要坚持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巨大魅力就在于“既积极地推进改革创新,向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开放,又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又不把自己的道路作为唯一正确的模式去剪裁其他国家的发展”。[6](P18)我们反对借中国特色而拒绝学习外国,同时也反对借学习外国而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或以自己的意志来规制世界。因此,坚定“四个自信”,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四个自信”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坚定“四个自信”与坚持对外开放,对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极其重要的。

“四个自信”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实行对外开放,要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为前提,而不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变成资本主义制度,改旗易帜。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我们既要分享全球化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又要对全球化的逻辑保持清醒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规避全球化的风险,积极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有效抵御全球化进程中的霸权主义,维护人类发展道路的多样化。我们既要积极收获全球化的成果,借鉴世界的文明成果,但也绝不能盲目崇拜,以致丧失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7]我们要“在共同的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中赢得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硬实力优势;在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竞争博弈中赢得文化价值优势、软实力优势”。[7](P45)

对外开放是为了有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完善。邓小平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8](P16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能够在全球化激烈竞争中不断巩固发展并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内在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坚持对外开放。实践证明,开放型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国内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国内体制的改革,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我国已经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投资来源国,是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围到核心、从配合讨论到参与决策的重大角色转换。在对外开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不仅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一“世界性和世纪性”的难题,而且也为世界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一种别样的发展逻辑,这无疑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DB].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702/c1001-28518224.html.北京.2016.

[2]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

[4]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辅导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1.

[5]王广.科学理解和继续发挥解放思想的历史作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8).

[6]陈文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J].科学社会主义,2009,(1).

[7]衣俊卿.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3).

[8]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责任编校:张立新]

Scientifically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Four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s to Firm“Four Confidence”

ZHANG Li-li1,FANG Yu-mei2,HAN Meng-juan1

(1.Research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Party School of Hebei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 Shijiazhuang 050061,China;2.School of Marxism,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 China)

To firm the confidence to the paths,theories,systems and culture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oughts that put forward in the celebrating the ninety-fif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eneral assembly speech by th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on July 1st.In order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concept of the confidence,we should scientifically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four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s: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firm“four confidence”and the problem happe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universality of socialism,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firming“four confidence”and opening up.

“four confidence”;four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s;a scientific concept of the confidence

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儒学现代化转型研究》(HB16MK018)

张丽丽(1989—),女,内蒙古兴安盟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玉梅(1971—),女,辽宁葫芦岛人,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韩梦娟(1989—)女,河南驻马店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助教,研究方向为社会学。

D60

A

1671-198X(2017)01-0032-05

2016-07-02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改革开放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完美的特色党建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