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围堡村元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2017-02-08 08:26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卓资县文物管理所
草原文物 2017年2期
关键词:素面灰陶甬道

乌兰察布市博物馆 卓资县文物管理所

2015年10月30日,卓资县梨花镇围堡村村民耕作时发现一座墓葬,村民及时上报了相关单位,最终乌兰察布市博物馆组成调查小组,到卓资县梨花镇刘光窑行政村围堡自然村实地调查,后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通知进行抢救性发掘。现将墓葬发掘情况报告如下:

一、墓葬的地理位置及发掘概况

墓葬位于围堡村东北300米处(图一),围堡村属卓资县梨花镇刘光窑行政村围堡自然村,距卓资县县城西北30公里,距梨花镇北5公里,距元代圪塔古城东南2.5公里。地形北高南低的缓坡地带,东西各有一条南北向的自然山沟,学大寨时期围堡村村民平整土地做成梯田。

图一 墓葬地理位置示意图

该墓为土坑竖穴砖室壁画墓,由墓穴、甬道、墓道三部分组成。墓穴边长324、深380厘米,甬道长60厘米,墓道宽160、长620厘米,深5~330厘米。

二、墓葬形制

此次发掘清理土坑竖穴砖室壁画墓1座。以下简要介绍该砖室壁画墓。

墓葬方向200°,由墓穴、墓室、甬道、墓道四部分组成(图二)。

图二 墓葬平、剖面图

墓室 平面呈方形,边长324、深380厘米。由墓室门、墓室地、尸床、墓壁、墓顶组成。

墓室建在土坑竖穴内,底部平面呈方形,边长300厘米。剖面用素面青砖平砌交替法垒砌。砖长32、宽18、厚6厘米。墓室内的堆积较厚,约140厘米;堆积中发现人骨、瓦片、棺木、陶器残片、古钱币和铁棺钉等。

墓室门 正视呈拱形,拱洞内宽120、高140厘米,厚38厘米。青砖垒砌而成,平砌18层砖后上开始券起,33层砖为横竖砖,有白灰抹面的痕迹,均脱落。墓室门用青砖平砌堵死,堵门砖墙上部发现横打盗洞直接进墓室(图三)。

图三 墓门正视图

墓室地 平面呈长方形,长110、宽16厘米;距尸床下深12厘米。位置偏墓室中轴线西10厘米。青砖平砌而成。

尸床 平面呈“凹”字状,长300、宽40~190厘米。青砖平砌而成。尸床上发现人头骨2个,右侧人头骨下方压有人的盆骨,所以墓葬可能是二次葬造成这样现象。头骨方向20°;残存棺木宽60厘米,左侧头骨被扰动距尸床砖面上方36厘米处发现。头骨下方尸床上发现一件陶盘,口沿残;其他墓室内堆积中发现黑陶碗残片、灰陶盏托残片及灰陶盘残片。

图四 墓封门石平、剖面图

墓壁 单面墙墓壁呈梯形和长方形的组合,上呈梯形,下呈长方形。长边300厘米,短边140厘米,通高134厘米。长方形长300厘米,宽96厘米,梯形长边300厘米,短边140厘米,高38厘米。墓壁厚20厘米。用素面青砖平砌交替砌法垒砌。内抹白灰厚约1~1.5厘米,白灰面大部分都脱落,脱落的白灰块部分发现绘有壁画,但墓壁存留白灰抹面上没发现壁画痕迹。

墓顶 由墓角顶①、劵顶组成(图五)。

图五 墓葬四壁展示图

墓角顶呈倒锐角三角形,底边长80厘米,东南角和西南角的墓角顶高为54厘米,西北角和东北角的墓角顶高为60厘米。上述墓壁中的梯形墓壁部分链接四个墓角顶,也可以说是墓角顶的链接部位。原方形的墓室墙变为八面墙,便于上砌穹窿顶。

券顶 ,顶部被破坏,塌陷。塌陷部位呈圆形,直径约80厘米。残存券顶高65厘米,券顶内部有白灰抹面痕迹,基本全部脱落。脱落下的白灰抹面残块发现绘有壁画。

甬道 平面呈长方形,长120、宽60厘米;甬道链接墓道和墓室门;甬道底部,用自然石块平砌,垒出石头堆状(图四),石块垒砌时用草拌黄胶泥灌浆,咬合紧密坚硬。石头堆里发现人肢骨一块。甬道上层被盗洞打破,盗洞平面呈圆形,直径83厘米,直接打到墓室门处,墓室门上部打进墓室。根据层位关系,该盗洞应该是早期盗洞。

墓道 平面呈长方形,长620、宽160厘米,深5~330厘米;剖面呈斜坡阶梯状,有两处台阶。第一层阶梯高5厘米,第二层阶梯高18厘米。墓道内的填土为黄白色五花土。

三、壁 画

该墓葬应在墓葬内壁抹有白灰,根据脱落抹面白灰来看,抹面厚1~1.5厘米。白灰面上绘有壁画。该墓壁画基本脱落;仅存券顶下部的题记。题记用黑色墨汁书写,楷体“元貞元年闰四月十二日孫和季□脩訖供墓”(图五),共有18字,其中17个字基本辨认清楚(图六,1~18)。

该段题记释读如下:

该题记中“元貞元年”应为公元1295年,“元貞”简体为“元贞”为元朝皇帝的年号,元年为纪年的第一年。“闰四月十二日”为日月段,“孫和季”为人姓名,应是和该墓葬有关的人姓名。其后一字模糊辨认不清,但是根据残留笔画和题记内容来推测认为应是“廓”,廓为在动词中同“扩”。“脩”为“修”,“訖”为“讫”,讫意思为“完结、终了”。“供墓”意思为“祭祀墓葬”。根据以上得出简体文的“元贞元年闰四月十二日孙和季廓修讫供墓”的墨书记。

其他壁画基本全部脱落,仅在题记附近保留有波浪纹状的绘画和券顶及墓角顶中间地区保存有黑色墨汁绘画的直线线条(图五)。

图六 墓室题记文字照片

四、出土遗物

该墓葬出土有陶器12件,铁器6件,古钱币2枚,出土遗物共20件。

1.陶器 均为残件,可修复复原的3件,其他都是陶片。均为泥质陶;有黑皮灰陶和灰陶两种。器型有碗、碟、盆、盏托、罐等。

碗 3件。根据形制差异分为两式。

Ⅰ式:1件。M1:2,泥质黑皮灰陶。直口、圆唇,圆腹、圈足。灰陶外施黑皮,素面。碗内外轮制旋转压力摩擦下留下旋转痕。碗底部有早期修复粘接痕迹。口径24、高10.2、足径8厘米(图七,6)。

图七 墓葬出土遗物

Ⅱ式:2件。M1:6,泥质黑皮灰陶。敞口、尖唇,深腹,圈足。口径16、高6、足径5.8厘米(图七,5)。 M1:7,黑皮灰陶。敞口、尖唇,深腹,圈足。口径16、高6、足径6厘米(图七,9)

碟 3件。器型相同。其中1件可复原。

M1:1,泥质灰陶。敞口、尖唇、浅腹、平底、圈足,素面。口径12.8、高3.2、底径5.2厘米(图七,10)。M1:8,泥质灰陶。敞口、尖唇、浅腹,素面。口径13.2、残高2.4厘米(图七,11)。M1:9 ,泥质灰陶,敞口、尖唇、浅腹、平底、圈足,素面。口径12、底径5.4厘米(图七,13)。

盆 2件。

M1:12 ,泥质灰陶。口沿残片,方唇、平折沿、敞口、腹壁较直、素面;口径32、残高5.6厘米(图七,2)。M1:11 ,泥质灰陶。底部残片,腹壁较直、平底、素面。底径14.5、残高2厘米(图七,1)

陶盏托 1件。残,可复原。

M1:3,泥质灰陶。高托圈、托圈口内微敛,壁外鼓,素面;口径8、高4厘米。托盘,敞口、尖唇、高圈足,无封底,素面。托圈托盘上下贯通,通高8厘米;托盘圈足高2.4厘米(图七,17)。

罐 3件,均残。根据器物口沿的不同,分为两式。

Ⅰ式:M1:14,泥质灰陶。卷沿,敞口、束颈。残高3.2厘米(图七,3)。

Ⅱ式:M1:13,泥质灰陶。折沿、方唇、敞口、长颈。口径8、残高2.4厘米(图七,4)。

陶罐底部残片,M1:10,泥质灰陶,平底,底径14.5、残高2厘米(图七,18)。

2.铁器 均为铁棺钉。根据形制不同,分A、B两型。

A型:2件。

无头钉,无钉帽,细棍形,钉体呈圆角方形,钉尖外表锈蚀。M1:19,长7厘米,直径0.5厘米(图七,7)。M1:20,长7厘米,直径0.5厘米(图七,8)

B型:4件。根据形制不同分Ⅰ、Ⅱ两式。

Ⅰ式:2件。有头钉,钉身短,细棍形,钉体呈圆角方形,无钉尖,外表锈蚀。M1:17,长3.8厘米,直径0.4厘米(图七,14)。M1:18,长4.7、直径0.5厘米(图七,16)

Ⅱ式:2件。有头钉,钉身长,细棍形,钉体呈圆角方形,外表锈蚀。M1:15,长9.4、直径0.8厘米(图七,12)。M1:16,长8.6、直径0.7厘米(图七,15)。

3.古钱币,2枚。M1:4~5,均为治平元宝,楷书;青铜铸造;直径2.4、厚0.15厘米,穿孔方形边长0.9厘米(图七,19)。

五、结 语

卓资县围堡子村元墓是乌兰察布地区蒙元墓葬中首次发现的带有确切年号的墓葬,该墓葬的墓葬形制独特,加之出土有陶碗、陶碟、陶盏托组合器物,对研究这一地区蒙元时期的墓葬形制、葬俗,随葬品组合和其制作工艺上都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从墓室及甬道内发现的人骨分布来分析,该墓葬早期已经被盗;根据人骨为敛葬的现象来看,该墓葬属于二次葬。对墓葬人骨进行了鉴定,其体质特征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和南亚类型接近,但更趋近东亚类型的综合特征。

从该墓葬分布的地理位置上看,其西北2.5公里处是元代圪塔古城,为乌兰察布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该墓葬极有可能为圪塔古城居民的墓葬。

附记:参加发掘工作的人员有乌兰察布市博物馆邢黄河,崔利明、李树国、李鹏珍、刘艳农;卓资县文物管理所郑建勋、郝敬春。领队:邢黄河;执行领队:李树国。器物绘图:郝晓菲,英文摘要初稿由谢芳翻译,在此一并感谢。

执 笔:李树国 陈东旭

注 释

① 在四方形墓室四角中部向上用砖叠涩斜筑,形成四个支撑墓室顶部的倒三角形支撑体,链接、固定、支撑墓壁和墓顶的部位。查阅很多元代墓葬的资料未能找到相关的资料,本人认为可以记为斗拱的演变体,暂叫墓角顶,顶为千斤顶的顶。

猜你喜欢
素面灰陶甬道
探究天津东丽博物馆藏张贵庄战国灰陶器
李蕾作品
天降大福喜成双
寄秋声
从刘邦对“甬道”的学习解读其学习特点
从刘邦对“甬道”的学习解读其学习特点
一件夏代灰陶象鼻盉的再修复
一件西晋灰陶兽的再修复
内蒙古辽代契丹贵族墓葬门道初步研究
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