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国人历来看作终身大事。随着时代的流变,中式婚俗也有了很大改变。虽然各地婚俗不尽一致,三媒六聘的繁琐礼节也早已少人遵循,但婚礼前后还是有不少讲究。时代在变化,婚礼也不断增添新内容,就像航拍及无人机的流行一样,结婚,也要与时俱进。
从先秦以来,“六礼”便是婚姻仪式的统一规范,“六礼”规定了结婚就必须经过六大手续,才能真正完成了结婚。
六礼分为:
1、纳采——采并非彩金的采,而是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送小礼物表示求婚,取得女方家庭同意。
2、问名——男方问清楚女子的姓氏及生辰,以用来卜吉凶。
3、纳吉——在卜得吉兆之后,带礼品前往女方家报喜。
4、纳征——便是今天的订婚,男方家要送女方家贵重物品。
5、请日——男方选择好的完婚吉日请求女方准许。
6、亲迎——男家往女家迎娶新娘回家。“六礼”一直从先秦流传到清朝,时间长达2000余年,期间并没有太多的变动。这其中的规定必须一一奉行,上至九五至尊的皇帝下至平平凡凡的百姓。只是在清朝,这个婚礼仪式流程发生了变化,更加复杂,每个地域都繁衍出千奇百怪的习俗,不一而足。
民国前后化繁就简
民国初期,通行新旧两种婚礼仪俗。旧式仪俗大致将袭清代,最大的变化是“亲迎”(即新郎到女家迎娶)。以太原一地为例过程如次:
媒人作伐,双方允请,择日定亲换帖,各送四色礼品,男家无非首饰之类,女家多为文房四宝之属。男方定准婚娶时间,于两个月前通知大媒并向女方下帖。迎娶前的1个月或40天时,择日行聘(即古之“纳采”),男方彩礼为礼金2担、4担、8担不等,邀同媒人送往女家,女家点数收礼,并视女婿所用回以礼品。迎娶之日,女家将妆奁送往男家,俗称“送嫁妆”,男家则用喜轿2乘或4乘,请“引女婿”(伴郎)一人偕往迎娶。女家请宾招待,新郎谢亲,借新娘乘轿而返。拜堂仪式时,要请寿星祝寿,俗称“拜天地”。礼毕,入洞房,新娘坐帐。次日或于婚礼当日,新婚夫妇盛妆出拜祖先、亲友,俗称“参灶”。第3日或6日,新婚夫妇偕往“回门”。
上述清代及民国旧式婚礼,仅是其大概过程。每项程序中尚有许多繁文缛节、俗信讲究。以帖式而言,就有双方的草帖、定帖、聘帖、回帖、庚帖及婚书、复征书、纳征书、聘财清单、奁财清单等等。双方允婚,交换庚帖,上书双方的生辰八字,卜算命相是否相合。行聘日、迎娶日都要阴阳先生卜择吉。双方互送聘财、奁财都要双数,取其成双成对之意。在婚仪过程中还有许多避讳禁忌。
相比之下,民国中期的婚礼仪俗则大为化繁就简。
结婚之前,男女双方互换信物及定婚帖。男家确定结婚日期后,书面征求女方同意,即行筹办,通知亲友,择定结婚礼堂。当时,有在教堂举行婚礼者,也有在会馆、饭店或家中举行婚礼者。门前张灯结彩,富有人家更张花坊。礼堂设几案,新郎、新娘、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以及男女来宾均按一定席次。迎娶时不再使用花轿和仪仗,改用花车(汽车或马车)。结婚典礼之后,摄影以作纪念。这种婚礼,虽已开始呈现现代文明气象,但仍嫌浪费,特别是要大宴宾客,送礼,为生活贫困者难以负担。因此,当时出现了用西餐或茶点待客的习俗。
婚礼过程中的俗信,都有一定的含义,或取其谐音,或以物寓义,或赋以象征,目的都是为了夫妻和美,合家欢乐,子孙绵衍,富贵长寿。谷苗有嘉禾之义,象征吉祥;铜铁寓意坚贞;胶象征夫妻和美,如胶似漆;蜜寓意甜甜蜜蜜;筷子表示夫妻成双成对,齐头到老;棉衣、棉裤则预祝日子过得厚厚实实;坐在桶上是希望生活中通通顺顺;石榴寓义多子;背新娘入轿,表示不沾娘家土,怕带走娘家的运气,等等。
婚礼宜忌且作笑谈
禁忌也充满婚仪过程之中。婚前要由阴阳先生选择婚期,必于男女双方及家族长者都有利。有妨碍者,婚日忌见面;娶客、送客、搀新娘者、为新娘开脸者等一应人,其属相必须与新人无冲撞;两新人在百日之内忌与其他新婚者见面。迎娶之时,沿路碰见有石,要用红土画一个“十”字,经过庙宇要用红毡遮挡喜轿。这里的各项禁忌,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其目的是为了避凶化吉。
结婚挑选日子,也是普遍的风俗行为,择吉日古代婚礼中称之为“请期”,男方请人卜定婚日后通知女方,征询意见。其中含有一个重要的意思是要避开女子的经期,使得“阳倡阴和”(《仪礼·士昏礼》)。后世,迷信之说猖獗,古人的科学用意反而不为人所知了。实际上,古代的择吉有一套讲究,目的是为了避开太岁等凶煞,并非选择三、六、九日,因涉及迷信,不再赘述。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讲了一个择吉的故事:汉孝武帝曾聚会占家问曰:“某一天可以娶妇么?”各种占卜家都有一套推算的方法,结果各持一端。五行家回答说可以,堪舆家说不可以,建除家认为不吉,丛辰家认为大凶,历家认为小凶,天一家认为小吉,太乙家则认为太吉。众占卜家争辩不已,无法统一意见。最后汉孝武帝只得勉强采用了五行家的说法。如果依照占卜,那就只好终身不结婚了。
旧俗还是陋俗?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文明、简朴蔚成风气。男女双方当事人,通过自由恋爱或经人介绍而相互了解一段时间,双方情投意合,即行登记结婚。一身新衣,两床新被;瓜子清茶,糖果香烟即为待客之物;亲朋送一点薄礼以作纪念。其余一切繁缛程序仪礼,一概不行。
近些年,婚俗在某些方面大有复旧之势,一些新的陋俗亦渐形成。其一是厚礼,近时逐年加码。其二是侈宴,多在饭店包席,少者六七桌,多者几十桌,借宴请收礼,以弥补婚姻准备过程中的开销已成为一种风气。其三是追求气派,婚日,多备小轿车接迎新娘,大多备几辆小车、面包车或大客车,车队浩浩荡荡,场面阔气宏大。其四是嫁妆或彩礼丰厚,有房有车是标配;其五是繁缛仪节和迷信抬头,结婚时讲究开门钱、开箱钱、择吉日、看属相,爱面子、讲排场在当代婚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婚仪式也颇有点不中不洋。标配是新娘穿着白婚纱,站在酒楼门前迎宾,敬酒时也许又换上了中式旗袍。
一些地方流行的闹新人及闹伴娘近年来更是惹出不少丑闻,以喜庆的名义公然猥亵女性,或让新人当众作不雅行为。如果说繁琐的传统婚俗及禁忌还有文化上的研究意义和仪式上的传承价值,这一类陋俗,还是早日改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