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尔啸
关键词:创客空间;图书馆创新;互联网
摘要:互联网浪潮风起云涌,创新驱动时代变革。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网络节点,自然不能独善其身。创客文化日渐兴盛,图书馆若能把握好这一时代契机,将会加快推进行业创造力变革。文章通过对创客理念的分析,结合图书馆职能对当代社会的行业效应,简要总结了图书馆创客的可行性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1-0116-02
1互联网的时代潮流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一群新人类。创客最重要的标志是通过自生产工具来创造生产价值。创客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是创新2.0模式在设计制造领域的典型表现。而聚集创客群的创客空间是试图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应用,并融合从设计、制造到调试、分析及文档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用户创新制造环境[1]。
创客鼓励创新各种分享营利模式,在分享的同时保护首创者的利益和积极性。创客的标准定义有着多元化的理解,目前所说的创客不仅包含了“硬件再发明”的科技达人,还包括软件开发者、艺术家、设计师等诸多领域的优秀代表[2]。
2图书馆创造的驱动力
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面对新时期的技术变革,图书馆的传统职能也在悄然转变。图书馆的知识传递职能,一般是以单向传递为主。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变革,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开始成为主流。与此同时,创客理念的产生进一步凸显出用户的个体价值。
图书馆的主要用户群体就是读者,以读者为中心是互联网的转型需求。图书馆创新理念正在转变为利用公众参与,倡导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让知识和创新共享和扩散,推进信息的多元化双向流动,构建图书馆的创造范式。
互利互惠是图书馆创造的根本目的,通过资源再造实现模式转型,是为了惠民利民提升社会利用价值。在自身驱动力不足的困境下,凭借互联网创新模式,拉拢外界创客动力,运用借力用力的思想来丰富创造内核。
3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
3.1创客空间的社会定义
互联网对创客空间的定义为:这些创客们提供实现创意和交流创意思路及产品的线下和线上相结合、创新和交友相结合的社区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知识社会的来临,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以科研人员为主体、以实验室为载体的创新1.0模式正在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及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3]。
在“互联网+”大趋势下,以产业孵化为目的的商业性创客空间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营利是商业性空间的主要运作基础,以项目股权的方式支撑创客群体的构建,并提供硬件和政策支持辅助群体产品研发。
当前中国正充分发挥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谓的企业孵化器,是针对企业创办初期举步维艰时,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以推动合作和交流,使企业做大做强。
2015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就业人数175万;全国创业投资机构1,000余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在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下,中关村新增科技企业达1.3万家,培育形成了以创新工厂、车库咖啡、创客空间等创新型的孵化器为代表的众创空间,不仅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活动交流的空间,而且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2014年新创办并实际经营的科技企业超过13,000家,是2013年的两倍多,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40%。
3.2图书馆定义创客空间
图书馆创新发展融入创客思想,是谋求技术创新新常态,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转变,也是自身职能优化的需求表现,通过新角色视角将原有职能同新思潮并轨,最终实现原有社会价值的转型及文化供给能力的提升。图书馆探索发现新技术与新学术的价值导向,以信息资源、职能资源、人脉资源、空间资源四位一体为基础,最终建立技术资源汇聚与发散新范式。
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业务模式的创新。依靠创客集群来完成图书馆创造,是一条“弯道超车”的捷径。资源创造的主体已不再是图书馆本身,创客才是。对图书馆来讲创客就是社会大众,就是所有的社会对象。网络上普遍定义的创客为一群才思过人的技术专长精英群体,拥有前沿的创新理念和创造技术。但是,图书馆创客空间对创客的定义则是任何思维个体,就是说人人都是创客。依托图书馆的资源环境,开展思维风暴,帮助寻常老百姓建立创造思维,感受创造带来的乐趣和对社会生活的实效性,逐渐成长为创客,在资源空间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创造价值,并回流给图书馆,形成资源积累优势,进一步惠及其他大众群体。
图书馆在经费支持方面较为薄弱,在产业孵化上缺少资金支撑作用。但是,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突出特点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成长曲线低、创造门槛低。交流群体基数大,使思维闪光的爆点概率大,思维传导迅捷。图书馆在拓展人脉,建立开放环境,加强资源循环利用,优化知识配置方面优势明显。
图书馆有丰富的纸质和电子资源,在学术理论上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近年来各图书馆公开课的开办常有各界知名专家学者做客,在社会群体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便于创客的创造思维教育。除了现场沟通,借鉴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的思想,通过网络直播的在线平台进一步思维互动,扩展大众创客的成长渠道,从而汇聚图书馆的创新原动力。图书馆在空间创建时除了通过支持资源建设吸引优秀创客外,更应注重发现和塑造大众创造思维,积极为创客与普通民众之间建立便捷轻松的沟通方式,营造优良的项目路演环境。这将是一个长期持久的创新建设之路,在为社会创客提供文化服务的同时,也在为图书馆探求未来发展的良机。
国内创客空间属于初创阶段,还没有形成有显著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现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中心的三大创客文化圈,今后创客空间的专业化趋势在所难免。创客空间本身的商业模式和运行模式也是值得探讨和摸索的。图书馆更应该牢牢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建立一套资源永动、风格鲜明的大众创造机制,赶上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东风。这将成为中国创客潮流的一剂强心针,有力地催化国家科技的创新变革。
除了孵化软实力,图书馆的硬件储备也是创客集群的必要元素。伴随着多样化数据库需求、服务自动化的设备改造和网络拓普优化、出口带宽叠加,图书馆经过多年的硬实力技术更新,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进行自我改造,以适应社会技术变革带来的强烈市场需求。通过长时间的大数据积累,数据中心的概念逐步提上日程,这为数据挖掘、行为分析、云计算提供了优良的构架基石,也为聚拢创客群提供了绝佳的数据需求供给和试错实验空间。
除了自身硬件水平的节节攀升,图书馆近几年也在不断尝试前沿的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改造与新服务平台的建立,以流媒体为代表的“图书馆公开课”正遍地开花。在网络数字流集散稳定性方面,部分图书馆已经开始与阿里云合作,借助商业市场成熟的DNS节点,提升新媒体核心技术能力。同时,图书馆提出了全媒体的发展方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移动互联数字服务迁移、数字机顶盒APP推送以及全国图书馆一体化数据库项目联建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图书馆在互联网数字信息领域资源中心地位的竞争能力。
4响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呼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众来说这个观念并不陌生。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再次强调这一议题对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性。《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表述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该号召的提出,掀起了“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在推助该浪潮的各方力量中,图书馆无疑具有极强的社会公信力。尤其是公共图书馆,无论从大众教育辅导的社会职能、海量的纸质与数字信息储备,还是丰富的学术和技术资源,再加上全国图书馆联盟的共享共建等积极要素,都为中国创造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极具时代价值的浪潮推手。
目前,图书馆最迫切的需求是谋求与众多社会创客力量的长久性合作方式及发展思路,通过双向资源引流,从而实现成长共赢,这是现阶段的发展目标。一方面需要国家社会层面的思维引导,另一方面更需要图书馆传统与互联网双服务能力的提升,完善社会需求分析和信息推广机制,积极发扬“走出去”战略,按照创客所想、创客所思来融入发展变革和服务转型,优化资源配置,应对创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宋刚,张楠.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J].新华文摘,2010(3):60-66.
[2]搜狐科技.中国“创客”发展即将迎来爆发期[EB/OL].http://it.sohu.com/20131023/n 388753344.shtml.
[3]宋刚,陈凯亮,张楠,等.Fab Lab创新模式及其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8(6):1-4.
(编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