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视阈下汉语新词英译探讨

2017-02-07 12:24邱大平
英语知识 2017年4期
关键词:新词话语权英译

邱大平

(1.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2.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

话语权视阈下汉语新词英译探讨

邱大平

(1.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2.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

社会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新词新语。本文在探讨汉语新词的产生方式和现有的汉语新词英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词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观察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话语权视阈提出新词英译的技巧和途径,对于深入了解汉语新词新语及其英译有重要的意义。

新词;英译;话语权

1.引言

语音、词汇、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其中,词汇是最活跃的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近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汉语中涌现出大量的新词语。这些新词语时代特色鲜明、使用广泛、生命力强,为汉语注入了新鲜血液。新词的出现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反映了词汇发展的规律。全球化背景下中外文化交流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而汉语新词的英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关于汉语新词英译的研究并不少,大部分学者(张健,2001; 王银泉,2006;金其斌,2008;杨明星,2014)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新词的特点和跨文化语言学角度对汉语新词英译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探讨,一些学者(邱大平,2014;金其斌,2003;陈小全 丁衡祁,2003)研究了汉语新词英译的问题。而如今,日益丰富的网络资源也为新词翻译提供了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重要举措的实施,话语权理论在新词翻译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但上述研究在阐述新词翻译的技巧、方法与问题时常常忽视了网络资源在辅助新词翻译中的作用,未能运用话语权理论指导新词翻译实践。为此,本文拟在分析现行汉语新词英译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资源的使用从话语权理论角度提出新词英译的新方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汉语新词的产生方式

现代汉语新词的产生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一) 创造新词。这是词汇发展的主要途径。绝大部分新词都是在已有构词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方式构造而成的。从构成方式而言,复合型的居多,如经济男、杠杆女、社交恐惧症等等。还有的新词通过附加词缀构成,如出国热、透明度、裸考、裸官等等。

(二) 赋旧词以新义。有些词本身已经存在于现代汉语中,通过添加新的意义或用法从而形成新词。如“土豪” 原指乡下有钱有势、没什么品味的家族或个人,现为网络用语,多指有钱、不理性消费、喜欢炫耀的人。有些人把比自己肯花钱的人都称之为“土豪”(郑燕芳,2014)。这样,“土豪”一词便有了新的意义、进行了重新诠释,新词也就产生了。

(三) 引进外族词语和方言词语。改革开放以后,中外各领域的交流更加频繁,汉语在吸收外来概念的同时借用外来词语,形成借词。如空巢老人(empty-nest family)、泡沫经济(bubble economy)、绿卡(green card)等等。此外,还有一种中西文字合用的混合词,如SIM卡、IC卡、AA制等,以及西文字母词,如MTV、WTO、GDP等。除了从英语中借入词语外,现代汉语还在与其他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接触中借入新词,如源于日语的过劳死、人气,源于广州话的买单、发烧友等。这些外来词和方言词大大丰富了现代汉语语汇,增强了汉语表达效果。

3.汉语新词英译存在的问题

在向世界说明中国,介绍中国的发展和精神的过程中,新词的翻译是关键。汉语新词往往内涵丰富、言简意赅,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学者们围绕新词英译做了大量的探索,然而目前的研究多是结合具体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进行探讨,对网络、报刊等媒体中存在的新词误译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尽管我国翻译工作者在新词翻译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双语新闻网站和双语词典在提供新词英译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考察了《中国日报》双语网站及《新华新词语词典》和《时尚英语书系: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中的新词英译,发现目前汉语新词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 机械翻译。机械翻译往往只能译出字面意思,却无法表达词语的内涵。在汉语新词英译的过程中,译者若囿于思维定势机械地按照字面意义逐词翻译而无视英语的特点,往往会导致误译。如《中国日报》网站将“驴友”译为“donkey friends”就是机械翻译导致的失误。“驴友”中的“驴”与“旅”谐音。“驴友”指热爱户外活动、结伴而行的朋友。而英语中“donkey”一词用于指人时通常指愚蠢的人。显然,“donkey friends”不仅无法传递出“驴友”的概念意义,同时也因忽视了英美文化特点而难以让西方受众接受。西方人热爱旅行,英语中与“驴友”意义相近的表达有“travel companion”,“travel partner”,“travel buddy”等等。考虑到“驴友”一词的非正式文体特征,而“buddy”在英语中也常用于非正式文体,此处可用“travel buddy”作为“驴友”的英译。机械翻译产生的译名违背了英语语言规则和表达习惯,使英语读者不知所云,同时也对我国国际形象有着负面的影响。

(二) 不尊重惯译导致的译名不统一。统一性是新词翻译的一条重要原则。新词,尤其是一些时政新词的译名应遵循同一性原则,保证译名的统一,否则便容易使读者混淆概念,导致误解,影响信息的传达。有些新词,权威部门已经提出了统一的英译,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标准译法。如 “住房公积金”和“转基因食品”,权威机关已经分别定译为“housing provident fund”和“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而《新华新词语词典》和《时尚英语书系: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分别将“住房公积金”译为“housing reserve”和“public accumulation funds for housing”, 《新华新词语词典》还将“转基因食品”译为“transgenic food”,显然也是不可取的。既然权威机关已经规范了这些词的译法,在此后的翻译中便应该遵循,保证译名的统一和新词翻译质量。

(三) 政治意识欠缺。翻译离不开政治。著名翻译家刘宓庆先生曾经说过“翻译从来就是一种以文化——政治为目的的语际交流行为,古今中外,概莫例外”(贺爱军,2007:51)。这就对译者的政治素养提出了要求。政治新词翻译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意识形态的转换。译者应提高政治觉悟,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从正确的政治立场出发分析政治新词的内涵,谨慎措词,否则便会导致译名的政治失误。《中华新词语词典》和《时尚英语书系: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有些政治新词的英译忽视了特定词语的政治内涵,因而出现了失误。如两部词典都将“祖国统一”译为“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就是错误的。众所周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因此,今天所指的“祖国统一”实际上是实现台湾与大陆的“重新统一”。应将“unification”改为“reunification”方能体现“重新统一”的含义。政治新词的英译往往会涉及译者的政治立场。忽视词语的政治含义则会导致政治性误译。

(四) 回译不当。汉语新词中有很多借自于外语,在翻译这些借词的时候需要采用其在英语中的对应词,还“舶来品”以真面目。而《时尚英语书系: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和中国日报网对借词的回译并不到位,如前者将“过劳死”译为“die from prolonged overwork”,将“婚内强奸”译为“rape committed by spouse”,后者将“保障性住房”译为“indemnificatory housing”都属于回译不当的问题。“过劳死”的概念来自于日语,源于日语“karoshi”一词,现已逐渐融入英语词汇 ,可直接译为“karoshi”。“婚内强奸”和“保障性住房”的概念来自于英语,前者可以回译为“marital rape”,后者可回译为“public housing”。

(五) 译名语域不分。所谓语域就是指语言随着使用场合、环境不同而区分的语言变体,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的、有一定语言特征的语言变体(侯维瑞,1988: 9)。使用口语词汇还是书面语词汇取决于语境。语言使用必须随着语域的变化而变化。汉语新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方言词汇,它们大多保留着口语色彩。在翻译这些新词时必须选用相应的口语词汇而不能仅仅满足于意义的传递却不考虑语域的要求。《新华新词语词典》的新词翻译就存在译名语域不分的问题。如该词典将“煲电话粥”和“充电”分别译为“chat too long on the phone”和“study to acquire new knowledge”,虽然表达出了原词语的基本意思,却使两个词语原本带有的浓厚口语色彩荡然无存。这两个汉语词汇经常用于口语中,应根据其语体特点分别译为“do marathon talk on the phone”和“brush up knowledge”,译出原词的口语色彩。

4.话语权视角下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新词英译方法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提出的权力话语理论有助于深入了解翻译话语与权力构建的关系。根据该理论,权力无处不在。权力与话语紧密相连,所有的话语都会受到权力的约束。翻译话语自然也会打上权力的烙印。翻译的过程也就是制造话语的过程,“始终处在权力目光的凝视之下”(单继刚,2007:268)。人文领域的翻译是在特定权力影响下进行的。无论是对译者的选择,还是对具体的翻译方法、翻译策略的选择,都会受到权力的影响。任何一种翻译,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翻译的忠实是对权力影响下的某种“翻译方案”的忠实,而不一定是对原文的忠实。结合权力话语理论分析新词翻译有助于深化对新词翻译本质的认识。互联网资源为新词翻译提供了很好的途径。笔者将结合权力话语理论和网络资源利用的角度谈谈新词翻译的新方法。这也是本文的一大创新之处,有别于以往学者们通常从归化、异化策略或是直译、意译方法讨论新词翻译的思路。

(一) 合理借用国外已有表述,充分发挥在线信息资源在汉语新词翻译中的作用

准确是翻译的生命,也是影响翻译话语能否为国际受众所接受、通过翻译话语构建的话语权能否实现的关键。失去了准确性,话语权也就无从谈起。人类思维具有相似性。汉语新词表达的许多概念在英语中也有对应或相近的表达。翻译这些新词时可直接引用英语中的相关表达,以提高译名接受度,保证话语英译质量,促进我国话语权的实现。如“信息高速公路”、“软着陆”等词英语中早已经有了对应的表达,翻译时只需直接借用英语相应的表达“information superhighway”与“soft landing”即可。这样既确保了译名的正确性,同时也有利于我国正面话语形象的确立。COCA(美国英语语料库)、BNC(英国英语语料库)等在线语料库、英美政府网站和媒体网站在翻译汉语新词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译者应积极关注英美政府网站和媒体网站,了解哪些汉语新词是借自英语、或在英语中已有约定俗成的表达。在不确定英语中是否有可借用词汇的情况下可利用在线语料库进行搜索,保证还来自英语的借词以真面目,并能合理利用英语的现成表达翻译汉语中相对应的词语,确保译名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

当然,在借用国外现成表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权力话语理论认为,话语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是为权力服务的。西方媒体话语打上了自身意识形态的烙印,是为其左右国际舆论、掌握话语权服务的。因此,借用英语媒体网站的表达时要有政治敏感性。2013年6月8日习主席访美时首次提出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杜尚泽 温宪,2013:1)。美国主流媒体将“新型大国关系”译为“a new type of major power relationship”(Lampton,2013:1),而国内一些英文媒体盲目借用此译法,殊不知“power”与习主席所指的“大国”相去甚远,它指的是在国际社会拥有支配他国权力的国家,容易让人联想到强权政治或霸权主义。美国媒体故意将此术语中的“大国”译为“power”是别有用心的,不利于国际受众准确理解我国的立场,也不利于为我国赢得国际话语权。

外交部英文网站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译为“a new model of major country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以“major country”译“大国”,符合新型“大国”外交理念。为了让中国政治话语顺利地走出去,让国际受众获得“原汁原味”的中国关键信息,借用英文里的常用表达时应该慎之又慎,深入了解英语用法,不至于被外媒所误导。

(二) 采用音译/直译加诠释的方法,传播中国话语

语言具有民族性。很多汉语新词表达的概念源于中国特有的事物和现象。由于在英语中没有相应的概念和表达,翻译这些新词时可采用音译或直译的方法,反映中国特色,传播中国话语,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由于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汉语中越来越多的概念和表达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如《华尔街日报》在报道深圳前市长许宗衡被“双规”时,就直接使用了shuanggui这一音译。又如汉语中“夕阳产业”这一概念及其直译“sunset industry”也已被英语世界所接受。由于经济原则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原则,表达经济简练是汉语新词的重要特征,很多汉语新词形式简短而内涵丰富,有的概念还没有完全被英语世界所接受,因此在直译或音译这些新词时有时还需提供注释,以方便境外读者的理解,使中国话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获得成功。如“清水”衙门仅仅直译为“clear-water”offices 还很难被西方读者所理解,可添加注释“which has no outside income”。采用音译/直译加注释的方法翻译汉语新词是传播中国话语的有效途径。

5.结语

汉语新词英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译者不仅要译出其意,还要考虑到政治立场和译名在话语权建设中的作用,谨慎措词。本文在分析现行汉语新词英译问题的基础上,从话语权理论角度结合网络资源的使用提出新词英译的新方法,研究视角有新颖之处,希望对推动学界从新的视角进行汉语新词英译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Lampton, D. 2013. A new type of major-power relationship:Seeking a durable foundation for U.S.-China ties[J]. Asia Policy, (16):1.

[2] 陈小全 丁衡祁.2003.汉语新词新语英译质量问题不容忽视[J].中国翻译,(7):74-80.

[3] 杜尚泽 温宪.2013.习近平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中美元首会晤[N].人民日报,2013-6-9.

[4] 贺爱军.2007.翻译文化战略观考量——刘宓庆教授访谈录[J].中国翻译,(4):51.

[5] 侯维瑞.1988.英语语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 金其斌.2003.谈一些汉语新词语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6):59-63.

[7] 金其斌.2008.实用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新词翻译[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16-21.

[8] 邱大平.2014.再论汉语新词的翻译——兼谈《中国日报》网站新词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6):90-92.

[9] 单继刚.2007.翻译的哲学方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 王银泉.2006.“福娃”英译之争与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3):74-76..

[11] 杨明星.2014.中国外交新词对外翻译的原则与策略[J].中国翻译,(4):103-107.

[12] 张健.2001.再谈汉语新词新义的英译[J].中国翻译,(4):30-34.

[13] 郑燕芳.2014.“土豪”新解[J].语文建设,(1):70-71.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Neologis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Pow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any neologisms come into be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enerating ways of Chinese neologisms and the findings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neologism,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primary problems in Chinese neologism translation and presents the skills in translating Chinese neologisms into English after surveying the native speakers’language use via the intern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power. 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have a fair idea of Chinese neologisms and improve its English translation.

neologism; English translation; discourse power

H059

A

2095-4891(2017)04-0069-04

本文系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项目(项目编号:201608420052)和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在线写作评价系统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整合: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句酷网为例”(项目编号:201428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邱大平,副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通讯地址:430068 湖北省武汉市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新词话语权英译
声音·数字·新词 等
摘要英译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学诗偶感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