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淑清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教学科目,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如何改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问题,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性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教学 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64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教学科目,对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热情,打开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视野,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另一方面则要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健康发展,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性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之内,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可以说有效性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追求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教学问题,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改进,以及有效性教学的实现。本文旨在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改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性教学。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
1.教师在向学生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习惯于将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局限在对于学生语文考试成绩的改进和提升上。这具有较为浓重的应试教育色彩和教学局限性,过于注重语文知识性和应试性教学,而忽视了对于学生语文学科学习能力、学习意识、学习思维的培养,甚至对于学生语文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等的提升。这将导致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存在不够科学全面的问题,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有效性教学。
2.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在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时,往往将语文教学内容,看作是教师强加给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内心对于语文课程学习,产生了厌倦和不满情绪。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对于教师的敷衍过程,成为对于语文知识的被动性接收和机械性记忆的过程。由于学生感受不到进行语文学习的乐趣,对语文课程学习丧失了学习热情和学习自信心,给学生今后在语文学科方面的学习和发展,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3.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在向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习惯将学生看作小孩子,为了维护语文课堂教学秩序,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语文知识学习,也常常将自身置于语文课程的教学权威位置上,命令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思维,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在课程教学时间的安排和设置上,教师也不放心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安排,而是采取教师一把抓的教学模式,向学生进行语文课程教学。这会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陌生感和隔膜感,学生不敢甚至不想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也难以对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时,感受到一种压力感和枯燥感,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
二、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有效性教学的相关策略
1.重新界定和设定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扩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范畴,切实发挥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作用和教学使命,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现有局面,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语文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水平;另一方面则应该从语文课程教学所具有的人文性和文学性进行切入,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和积累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感知语文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真切情感和人生智慧,从而初步打开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视野,活跃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应该从语文课程教学整体出发,对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更为科学的设定,使语文课程教学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和知识性教学中跳脱出来。将语文学科的知识性教学、文学性教学、人文性教学、德育教育渗透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为小学语文教学开创一个全新的教学局面,树立正确而明确的教学方向,从而改进学生对于语文课程教学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兴趣,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调动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文课程教学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使学生真正的融入语文学习氛围中,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挖掘。学生是否能够参与到课程教学之中,对学科知识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挖掘以及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激发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各种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更加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之中。例如采取小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等,改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僵化和枯燥等问题,在学生之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融入其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建立和谐、平等、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中,提升教学质量,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已经有了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教师不应该再以一种权威性的语气和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而是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和实际状况出发,将学生看作课堂教学的重要参与主体,平等的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使学生能够对教师讲解的语文知识,进行充分的咀嚼和体会,得出具有个性化的学习结论,加深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印象。另外,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见解,鼓励学生和教师进行及时的学习意见表达和反馈,从而拉近学生、教师以及语文课程学习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和研究。
总之,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不断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审视和反思,发现和改进其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切实挖掘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潜能,提升课程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