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延敏
摘 要: 地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新课改中,要求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本文对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地理教师 角色转变
2014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实行文理不分科的高考政策,科目设置改为语数外+3,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中任意选择。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各省纷纷出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实施方案。以山东为例,2016年3月《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规定自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考生夏季高考考试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等级考试科目中选考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组成。另外,目前实行的春季高考与夏季高考同时成为各大院校招生的主渠道。这些方针政策的实施,有可能使学生对地理学科更不重视,这给奋斗在一线教学岗位的地理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地理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角色,改变教学方法。
一、教师角色
不同时代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赋予内容是不一样的,传统的单一性的知识灌输者的角色早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地理教师要转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1]。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构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运用知识,而不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理论知识。目前大部分老师仍旧只是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课本知识,教学生如何应对考试。教育改革一直在强调教育不只应该有教学的知识目标,还应该有教学的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但当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教师大多只能实现教学的知识目标。地理具有明显的贴近实际生活的特点,更应该教会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例如,在2016年10月17日,备受大家关注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借着这一契机,地理教师完全可以跟学生讨论必修一模块中地球与宇宙的关系,地球是不是唯一有生命的行星,地球的运动等;也可以在世界地理模块中讨论航空航天业比较发达的各个国家的相关信息。这既是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热点,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教会学生站在不同的地理角度如何看待问题。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是离不开地理的,比如,学生喜欢的美食,各地为什么是不同的;操场上国旗飘扬的方向四季为什么不同;自己的影子为什么长短不同,地理是离不开生活的,而地理教师从生活实际入手不仅会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还会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当然,这离不开教师善于发现与引导。
2.注重地理前沿领域,拓宽学生视野和眼界。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材中,引入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电子地图等,一些地理教师认为这些内容考试所占比重很小,加之一些老教师自身接触较少,所以对这一部分内容不太重视。但是这些内容在实践中应用广泛,是较前沿的科学,一定程度上是科技进步的体现,在军事、公共安全、城市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能源调查、灾害监测与预报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后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所以地理教师应该注重这一部分的内容,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以案例作为学生兴趣的切入点,为学生打开一扇窗,也许未来学生会成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带头人。
3.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课堂教学设计的环节中,应该减少结论的直接灌输,增加探究式的学习。例如,在讲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时,完全可以让学生站在企业家的角度,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服装厂厂长、饮料厂厂长等,如何布局自己的企业,让学生得到结论。课堂教学环节,往往少不了提问,但是大多地理教师主停留在记忆型知识的提问上。例如,人口增长模式有哪几种,什么是农业地域类型,较少的提到课本上没有、需要学生发散思维、结合所学、自己总结答案的问题。作为地理教师,其应该多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例如澳大利亚的半环状气候类型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总结答案。另外,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该贯彻情感目标,而不是让情感目标成为教师备课本上的一句空话,例如在地理课程中,经常提到的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求知态度、可持续发展观等。
4.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大多数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努力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加上地理课时的设置比语数外要少很多,所以很多老师担心自己有讲不到的知识点,拼命将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一节课45分钟会讲40分钟,其实很多学生只听了不到20分钟。另外,“要学生学”远不如“学生要学”的效果好,所以我们应该改进这种教学模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充分给予学生课堂自主权利,让学生自己学会探究,学会自主学习,教师从旁扮演好引导者、问题制造者的角色。甚至可以大胆放手,将一些难度不大的章节,交由学生主持、讲解。很多老师会担心学生的能力达不到,做不好,把时间白白浪费掉。其实学生远比我们想象的优秀,老师应该适度放手。另外教师应该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甚至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或者在当前大部分学校都会组织的夏令营活动中,让学生观察自己所去的城市的自然、人文地理概况。
5.缔造良好师生关系,关注学生成长。作为中学的地理教师,特别是不当班主任的地理教师,有的教师由于带的班级较多,加之课时不多,因此与学生的交流机会较少,一学期下来,只能勉强认全学生的姓名,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等很难全面了解,一些老师有上好自己的课就行的观点。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善待每一个学生,教师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是学生生活的关心者、学生行为的规范者、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者、学生成长路上的倾听者、欣赏者,走进学生的生活,多一些对学生的理解,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6.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当前,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素质越来越高,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希望越来越高;教育的不断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都要求教师应该积极提升自己,不断学习,适应新的需要。作为教师,其要做到不断提高自己,就应该不断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否适应,反思学生从自己的课堂上真正收获多少,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反思自己对学生是否真的关心,反思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提高。
总之,应对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角色的转变,应该使地理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