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中小学师生关系差异及原因探寻

2017-02-05 17:40扈雪欢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小学加拿大师生关系

摘 要: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文化背景对于师生关系的建立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师生交往情况又是师生关系好坏的直接因素。加拿大的教育领先世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加拿大 中小学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37-02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加拿大,教师和学生都建立了深情厚谊,但这两种感情却有所不同。在中国,师生之情更似亲情,而在加拿大,师生之情更似友情。比较中加中小学师生关系的差异,并浅析其中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1 中加中小学师生关系差异

1.1 加拿大中小学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拿大教师和学生没有明显的等级区分,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民主的交流,各抒己见,自由而平等。教师只是学习中的引导者,营造一个学习的情境,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参与话题讨论,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是单方面的讲解,而是通过师生彼此的相互合作完成教学工作。另外,加拿大的课堂轻松而不拘谨,学生可以围绕教师席地而坐听课,也可以将课桌随意拼凑成组进行合作学习,灵活性较强,呈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学习状态。在学生的眼里,教师就是他们能够坦诚相待的朋友。

1.2 国内中小学师生关系

荀子有云,长幼有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国内普遍认为师为长,生为幼,所以师生之间的等级差异成为普遍的现象。学生对教师展示出了极大的尊重,教师也常常被放到长辈的地位中去管理学生,树立威望,严明纪律。就像袁振国先生所说:“传统的课堂造就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统治者,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

2 差异原因浅析

2.1 文化背景差异

加拿大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以其独特的多元文化的民族特征著称于世。多元文化主张以种族平等、自由及对所有个体公正为其核心特征,所有的种族和文化群体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前提下互相尊重、平等共处、共同合作[1]。这样的文化特征在加拿大社会的方方面均有体现,自然在教育中也不例外。也由此,形成了加拿大典型的教育权分立。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制度,没有国家课程和统编教材,教育主要实行省级管理,加拿大各省教育事务由各省教育部负责,联邦政府不设统一管理全国教育事务的教育部。学生的就学情况基本上是按学区划分就学,学生的择校和升学压力相对较小。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已经有了超过五千年的历史。从总体上讲,伦理型文化是中国文化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特征。重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的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影响了整个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在这种传统哲学下,中国人形成了尊祖先、孝父母、崇权威、尚道德的伦理价值观[2]。

《尚书》云:“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认为教师与君王一样,都是上天所立,神威不可犯。封建社会将“天、地、君、亲、师”并列在一起,可见教师享有很高的地位。无论是孔子的“学而优则仕”,还是宋朝理学思维基础上形成的八股文科举考试——形成了中国“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师都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次次被推向了崇高的代表。这种影响延续至今,以至于“师为上,生为下;师为主,生为仆;师为尊,生为卑”这样一种长幼尊卑的等级观念贯穿在教育的过程中,使得师生之间很难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关系[3]。“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也同样影响着师生关系。学生将对教师似海恩情的感激与亲情相比拟,形成了师生之间独特的情感连接。

2.2 师生交往差异

2.2.1 教师责任差异

加拿大的小学教师为全科教师,中学教师为学科教师,每个教师有自己专属的教室,但只教授一个固定的年级,所以教师和同一届学生的接触时间通常为一学年。加拿大的教师更强调学生的自由成长和个性发展,因此较少的干预到学生的学习或生活中,而是给予更多的引导,挖掘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让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相比之下,国内的教师与学生的生活、成长交集更为密切。由于国内的老师是持续陪伴学生升学的,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更长,所以老师对每个学生的背景、个性、能力、优缺点等都了解得更为透彻,更能够针对性的辅助学生。并且,在中国,很多学生将绝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传授是否有效,还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常被比作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更还扮演着学生亲人的角色。另外,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对教师给予了很高的期待,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这无形中也让教师不得不往“长尊”的方向看齐。

2.2.2 教师作用差异

加拿大的学生学习竞争压力小,学生的成长基本上依靠兴趣驱使。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是多元评价、阶段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考核是多方面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作业情况等等都会纳入学生的期末总成绩。学生不用过多的担忧考试的问题,而是聚焦在自己的日常表现上。

在加拿大,教师仅仅是一份普通的职业,并不是一份具有“神权”的职业。所以学生与教师更容易形成朋友之间的交情。而在国内,由于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与学生切身相关的利益——考试分数息息相关,学生毕恭毕敬的接受教师的教诲,导致师生之间的等级感比较严重。

2.2.3 教学方法差异

加拿大的课堂更多地进行个人思考和同伴合作,教师加入到学生之中辅助学习活动的开展,师生关系亲近而平等。加拿大的教师鼓励“在玩中学”的教学理念,因此加拿大的课堂更为活泼。教师设置话题,让学生就话题进行讨论、搜集信息、自我学习等,大量的学生活动构成了课堂。教师注重学生的自学和同伴互学,加拿大的教师更强调,他们认为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学生必须从小就开始自己去体验发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不能永远做那个为学生解决困难的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自己思考,拥有学习的能力。

国内的课堂更多的进行知识的传输,教师成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在中国,普遍认为安静听课是对教师和知识最大的尊重,只有遵守了课堂纪律,才能更好地学到知识。所以学生更倾向于在课堂上保持安静,专心的倾听教师讲解知识。课桌也是按列、行排放朝向教师,方便管理课堂纪律,使课堂高效进行。这样的学习不够灵活,也过于简单化,学生不用思考,不用自己梳理就可以获取最精准的知识,学生一直走着捷径,没有亲自去体验发现知识这个艰辛的过程,这让学生成为了接收知识的机器,成为了依赖老师的永远的学生。这样的课堂氛围突显出教师不可动摇的地位,教师成为知识“权威”,也成为了学生学习不可取代的一部分。

3 结语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育工作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师生关系所决定的”。新课改推行的今天,在发扬师生关系固有优势的基础上,可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进一步推进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师生关系更为民主,更为平等,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教学相长。教师要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真诚的赏识者、谦虚的倾听者[4],以引路人的身份让学生增强自信,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 何跃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加拿大学前教育[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1):54-56.

[2] 马炳光.浅析中美师生关系特点之差异[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1):51-53.

[3] 李侠,文丽霞.中美文化背景下的师生关系比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7-28(2):68-69.

[4] 张培敏.新课程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初探[J].新课程学习.

作者简介:扈雪欢,西南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学。

猜你喜欢
中小学加拿大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加拿大看病记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