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辛子
“一根筋”的日本匠人
天才厨师星野光子,是东京著名的米其林三星餐厅主厨,因与餐厅老板产生矛盾而遭陷害,被人捏造“食物中毒”的罪名,从此无法继续在餐饮界立足。为了继续拥有一份做厨师的工作,星野主厨应邀到一家叫三叶小学的公立学校食堂去做炊事员,为300多位孩子制作学校午餐。
日本公立学校的校餐不仅成本控制极严,还要求根据儿童成长中所需的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等,按比例制定营养菜单。为了在严格的成本控制下,制作出既便宜又营养、既美味又美观的“三星校餐”,星野主厨彻夜研究各种食材,甚至天还未亮就独自进入厨房工作。学校主办亲子校餐会,星野主厨不惜自掏腰包,收集市场上所有的番茄品种,一一尝试、调配,终于研制出既适合大人又适合孩子口味的“最高番茄酱”……
上面的故事,是2016年秋日本富士电视台周日晚间剧场正在播放的一部电视剧《Chef~三星营养午餐》的内容。这部电视剧令人感兴趣的,并不仅是星野厨师扮演者天海祐希出色的表演,还因为这部剧里所展现的那种“一根筋”的日本式匠人精神。
“一根筋”在中文里通常用来形容性格的偏执顽固、不开窍、认死理。但在日文里,却常常用来形容匠人们对于手艺的固执专一、精益求精。甚至可以这么说,当“一根筋”这个词用在匠人身上时,它已经不再是个形容词,而是一种恒久不变的匠人气质和情结。一个专业匠人与业余手艺人的区别,就在于“一根筋”的有与无。
在我家附近有一家小小的咖喱店,店铺很旧,店主又吉也很老——今年大概已年满70了。年迈的又吉从年轻时起,几十年如一日,“一根筋”地永远只做“鸡腿咖喱”这一种咖喱。尽管又吉的店又小又旧,但是鸡腿咖喱的美味远近有名。甚至连《读卖新闻》《朝日新闻》这些日本主流媒体的美食专栏,都特意撰稿报道他。
又吉的鸡腿咖喱是用好几十种辛香原料一点点调制出来的,吃到嘴里并不会觉得辣,但只吃几勺后就会开始冒汗。又吉说:好的咖喱就是这样,上乘的咖喱从来不会带给人腹胀感。为了制作上乘的咖喱,又吉必须每天从清晨忙到深夜,因为上乘的咖喱需要花时间慢慢地熬,性急不得。
但“一根筋”并不仅仅指对同一份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它还是一种不间断的血脉传承。只有在拥有了这种血脉相连的传承之后,匠人们“一根筋”的气质与情绪,才能延伸发展为传统。
我有一位家住京都的匠人朋友,叫山本晃久,他们家祖祖辈辈都做镜师——包括平安神宫在内的京都大小神社里供奉的神镜,大多由他们家手工制作。日本首相安倍拜访罗马教皇时,送给教皇的见面礼——一面天主教魔镜,也由山本家父子亲手铸制。那面天主教魔镜,乍看就是一面普通的镜子,但在阳光反射下,会投影出基督的影像。
这种魔镜的制作原理,与《梦溪笔谈》里所写的“透光鉴”相近,这种神奇的透光效果,源于镜面20微米到30微米左右的凹凸波度。人一根头发的粗细大约为70微米,20~30微米左右的凹凸波度,相当于半根头发粗细。这种精细的凹凸波度,根本无法通过机器实现,只能依赖手工完成。铸造、研削、研磨,是制作魔镜的三个基本步骤,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镜师,至少需要30年时间——铸造10年、研削10年、研磨10年。对一名执着于传统手法的镜师而言,必须花上30年的时间,才能令双手拥有炉火纯青的职人触感。若铜镜镜身过厚,或研磨火候不足,或镜身研磨过薄,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现在山本家最年轻的镜师传人是山本晃久。为了不让世代相传的手艺失传,晃久大学毕业后便回家继承家业。30来岁的晃久年轻帅气,被日本媒体称为“日本最后的镜师”——这个称呼听起来是非常浪漫的,但要成为这样的一位镜师,却需要有修行者的禅定。因为每日工作其实就是不断重复一个相同的动作——镜面打磨。我曾问晃久:“你不觉得单调吗?”晃久回答,他从未感觉过单调。虽然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劳动,但心情却是完全不同的。在他打磨镜面时,他想到的是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爷爷、自己的那些祖辈们。他们也和他一样,曾经这样日夜不停地磨砺过——磨砺镜面,磨砺人生,磨砺光阴。而今,他在这不同的时空里,像他的先人一样,进行相同的磨砺修行,在这样的修行中,完成代代相通的血脉传承。
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一代接一代的传承——这便是“一根筋”的匠人精神,但还不仅仅只有这些。
在大阪道顿堀川向南有一座建于17世纪的法善寺。寺前有一条长80米、宽3米的石板小道,被称为“法善寺横町”。“法善寺横町”里,有一家日式甜品老铺“夫妇善哉”。这家日式甜品老铺,因大阪出生的小说家织田作之助的成名代表作《夫妇善哉》而出名,是大阪著名的美食观光景点,尤其是到大阪旅游的文学青年,大多会特意找到这家店,吃上一份两碗、代表夫妻圆满的红豆汤圆。
但是“夫妇善哉”的店铺极小,仅能摆放下三张桌子,且从1883年创业以来,百多年间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生意这么好,为什么不扩大店铺,又或者多开几家分店呢?”有一次,我带着朋友一起去“夫妇善哉”时,看着店铺外排起的长队,忍不住问“夫妇善哉”的女店员。
那位女店员抿嘴一笑,答道:“扩大店铺或者开分店,或许能赚多一些钱,但那样一来,就不再是真正的‘夫妇善哉了。”
原来如此!就像一碗汤一样,原汁原味的才能称为高汤。对于“一根筋”的匠人而言,坚持少而精,品质才有保证。如果匠人也像商人一样,开始思考要做大做多,那便是匠人资格丧失的开始。因为那样一来,售出的就仅仅是商品,而不会再拥有制作者投入的心情以及饱满的情绪,从而失去肉眼无法看见、却打动人心的无形附加值。
从这样的意义而言,“一根筋”还意味着一种永恒的、绝不改变的原点。用匠人们的语言来表达的话,便是“不忘初心”。
美国:“笨人”建立的工匠国家
文│段宇宏(资深媒体人)
谈及世界上具备“工匠精神”的国家,人们总喜欢优先表扬德国和日本,常常会遗漏最大的工匠国家——美国——不要忘了,那是爱迪生、特斯拉、莱特兄弟生长的地方,是谷歌、苹果的故乡。
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发明家迪恩·卡门如此解释何为工匠:“工匠的本质——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并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如果说英国是首个宪政国家和工业国家,把人类推进了近代社会,那么说美国为现代人类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则并不过分,很多“军功章”必须颁发给孜孜不倦的美国工匠。他们的诸多发明高度融入当代生活,成为所有人离不开的日常元素,以至于我们已难以察觉:飞机、电灯、电视机、洗衣机、通讯卫星、集成电路、流水装配线、晶体管、激光、电脑、互联网、手机、微波炉、复印机、塑料、尿不湿、拉链……
笔者认为,“工匠精神”不适合“太聪明”的民族,它是附着于“笨人”身上的一种信仰,为了这种信仰他们愿意付出大量汗水。工匠不是单指技术工人,而是一种信仰的载体,他可以是群体或个人,其精神和作为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即便其发明或发现不产生广泛影响,也可启发人们的思维模式。
工匠与技术的故事多少有点大同小异,爱迪生千百回试验发明电灯点亮世界,莱特兄弟不屈不挠制造飞机圆了人类飞行梦,大家有点听腻味了。“工匠精神”涵盖的范围也可以超出科技范畴,体现在政治、军事、社会层面,这些领域不也需要解决问题以及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吗?哪怕换个说法,叫“工匠智慧”也行。
【工匠们建立的国家】
美国就是一群“笨拙”工匠建立的国家,这个国家最有影响力的人,包括一些国家领袖,都曾经以“工匠”身份为人所铭记——优秀的工匠就是别出心裁、不拘一格、自由创造的人,他们不仅促成了美国今天的成就,也丰富和发展了美国文化。
本杰明·富兰克林,担任过美国首位驻外大使,当过宾夕法尼亚州州长,除了作家、记者、出版商的身份,他被公认为美国第一位最著名的工匠,在开国元勋中的名气不亚于华盛顿。富兰克林没有受过系统的理论训练,只是个业余科技爱好者,他对“电”痴迷,研究成果使他在科技圈声名显赫,曾入选英国皇家学会——那时北美人在知识界享有如此殊荣是非常罕见的。
富兰克林放风筝做雷电试验的故事早就传遍全球,几乎家喻户晓,现代有很多学人对故事细节的真实性存疑,但不管怎么说,今天随处可见的“避雷针”又称为“富克兰林针”,他就是发明者。科技史认为他第一次定义了正电荷与负电荷,“电荷守恒定律”理论的发现归功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还有些趣味性十足的发明,比如玻璃口琴、富氏壁炉、远近视双用眼镜。他当邮政部长时,还给四轮马车设计了一款“里程表”,用以计算路程数;据说他还用一组玻璃碗发明了一种新型乐器。
开国总统华盛顿的公共成就为人们所熟悉,但他的农业创新精神以及对工程的热忱就鲜为人知了。华盛顿在自己的弗吉尼亚弗农山庄,热衷于农业试验,喜欢搞农业改革。他尝试栽培一些当时并不普及的作物,如苜蓿、黑麦、斯佩尔特小麦、三叶草,轮流用牛粪、羊粪、泥灰、黑曲霉等来进行肥料试验,在不同配比中发现最佳效果。从总统职位退下来后,华盛顿成为波多马克公司的总裁,建造运河方面他作出过很多大胆决策,尽管最后未取得成功。
英美“老农(或乡绅)”看起来似乎有些笨拙,但他们的特点是做事踏踏实实,不追求宏大战略,喜欢在生产、经营方面等小处创新,热衷技术问题的解决,思路上大胆但行动时务实。“开放与自由的力量才会点燃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成长需要这样的土壤。
【盛行好奇心与较真的土壤】
有工匠气质的人生活在美国无疑是幸运的,各类创客、发明家在用自己的创造改变社会的同时,开放、包容的文化也在反哺“工匠精神”。在美国科学界有一种说法:“美国有能力资助最疯狂的研究。”除非极端危险而被法律禁止的某些领域。对于多数技术爱好,首先你能找到大量志同道合者与众同乐;其次你可以轻易获取相关的专业出版物,从中得到指导;最后你可以自由购买到所需的工具与材料,而且价格便宜。
因为便利,降低了爱好者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一个喜欢自己组装小型飞机的人,在美国可以轻易买到各种部件的高质量成品。比如在中国,一个喜欢制造飞机或汽车的农民,每一个步骤他都要比美国同好们付出更多成本。
有一本杂志名叫《大众机械师》,它创办于1902年,迄今已有9种语言版本,虽然杂志登载的知识非常“高大上”,但我们可能想象不到,它在美国刊如其名,是一本大众化杂志。就连很多美国农民也喜欢这本杂志,因为他们热爱大型机械,村镇里定期有机械比赛。
没有民间对工程和机械的热爱,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就不可能有群众基础,自然也就没有市场。科幻电影中有一种类型片就是机械类电影,尤其是关于大型机械的深受欢迎,《机械战警》《终结者》《环太平洋》《变形金刚》《铁甲钢拳》《钢铁侠》都是经典作品。
拥有海量科普迷和技术狂的美国,遍地都是各种兴趣小组、协会。有些协会之离奇古怪,令人咂舌。“水火箭协会”,以水、可乐等液体为“燃料”,用塑料瓶、水桶当载体做成火箭,比拼它们的飞行距离或载人飞行能力。将一堆大可乐瓶子固定于塑料板之下,为其设置同时开启的装置,当它们鼓足气后突然开瓶,人坐于可乐火箭之上,测试它的反推力能把人送到多高的距离。试验“水火箭”的爱好者们对此乐此不疲,竞相为刷新纪录奔忙,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在我们看来可能无法理解。
工匠精神离不开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需要较真精神,只有“笨人”才能不信邪,百折不挠地寻求真相和答案。
“温水煮蛙”,这个词汇在生活中被高频引用,这句谚语起源自德国生物学家们提出的著名“煮蛙效应”,大意就是,如果你把青蛙放到沸水里,它会立即跳出来逃生,当你把它放到冷水里慢慢加温,青蛙不会察觉,最终被烫死。
有多少人想过,这个说法到底成不成立?更关键的问题是,又有多少人去做试验来论证这个说法?
相关试验早期主要是德国科技人士操刀,从19世纪中期到今天,做煮蛙试验最多的应该属美国人,不仅科学家在做,民间科技爱好者也积极参与。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有很多美国人上传的试验影像,因为法律禁止传播伤害小动物的行为,做成公开视频时,他们会用模型代替。
青蛙被不停地煮来煮去,结论在早年曾数次反转。进入当代,美国生物学者和科普作家正式告诉大家,温水煮蛙只是一个流传甚广的神话,真相是:如果青蛙被放在冷水中并逐渐加温,当它对温度略感不适时,会立即跳走,除非容器的深度使其无法脱逃。
美国就有一款专门验证各种长期流行说法的科普节目,名叫《流言终结者》,由探索频道出品。节目由亚当·萨维奇、杰米·海纳曼等五人联合主持,他们是理工科专业人士,各有所长。每期节目中,主持人挑选两到三个流行甚广的说法,亲自做试验来论证它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他们论证过的流言有:滚动的石头真的不长苔吗(古老谚语)、飞机起降真需要关手机吗、健怡可乐加曼妥思糖果能否制作喷泉、电影里人中枪后飞出去是真的吗……
节目组曾论证过富兰克林放风筝引雷电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结果显示,如果当年富兰克林真的成功把雷电引到身上,那么必死无疑。
《流言终结者》2003年开播以来,论证了数百个流言,有的流言经试验证明为真,有的证明为假。充满着工匠精神的节目集趣味与知识于一体,悬念迭出,有时候还非常惊险,因为某些试验难度极大。当碰到的问题远超主持人们专业水平时,他们会去向这个领域的权威求助。节目深受欢迎,它的模式被很多国家学习,却达不到它那样的影响力,这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工匠精神的土壤有关。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大行其道——绿豆汤治百病、小龙虾基因被日军改造、吃转基因玉米导致老鼠比猫大、可乐能杀精、手机辐射致癌,面对形形色色的谣言,我们不但见多不怪,甚至很多人习是为非了。美国、日本的中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动手制作机器,或前去参观工厂,看一台汽车一部手机如何装配完毕,如果我们的年轻人与此同时却在转发谣言,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现代工匠精神,需要从幼儿时代抓起,从关心细节做起,当一个个具备好奇心和较真精神的孩子成长起来,何愁不能建成工匠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