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英译的得与失

2017-02-05 06:28李群
福建茶叶 2017年3期
关键词:茶经佛家饮茶

李群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外语教学部,北京100048)

《茶经》英译的得与失

李群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外语教学部,北京100048)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其译介工作在我国茶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西方译者卡朋特的译本为例,首先分析了《茶经》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原理,而后从《茶经》中所蕴含的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传达,分析了译本的得与失,以期为后续翻译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茶经》;英译;卡朋特;文化内涵;得;失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素有“茶叶百科全书”的美誉,系统介绍了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现状、生产技术、饮茶技艺、茶道原理、文化风俗等,言简意赅,辞佳意美,首次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赋予了茶文化以艺术色彩和美学意义,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茶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嘉璐先生就此提出“一体两翼”的文化走出去战略,其中,“一体”是指中华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两翼”则分别指代中医文化与茶文化。我国人民种茶与饮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七百多年以前,茶文化同样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它融合了我国儒家、道家与佛家的传统哲学理念与道德标准,萃取了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真、善、美的无限追求,对促进自然保护、人际维护、内外兼修等都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加强茶文化的海外推广对于提升我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自古以来,文化传播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是典籍译介,可以让人们比较全面地体会到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对茶文化来说,《茶经》的翻译显得尤为必要。从唐朝开始,《茶经》就随着茶文化的传播陆续进入许多国家,其译本也是不计其数,这些译本毫无疑问加强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但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意义不全甚至意义扭曲的问题,对我国茶文化的海外推广造成了一定阻碍。本文从跨文化翻译的视角,以弗朗西斯·卡朋特的《茶经》译本为例,全面分析译者英译的得与失,科学归纳翻译的方法与策略,从而为茶文化典籍翻译提供借鉴,促进茶文化乃至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顺利传播。

1 《茶经》的文化意义与翻译原理

《茶经》的文化意义秉承了传统中华文化的核心元素,即儒家思想的“礼仪”与“适度”理念,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的哲学,以及佛家“精行俭德”与“坐禅修行”的原则。

儒家文化认为“礼仪”所诠释的是有序的社会秩序与和谐的社会形态,应当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无形的约束和规范,让生活充满仪式感。茶文化同样讲究饮茶的“礼仪”,认为饮茶是人们美化生活、平和内心的有效方式,可以坚定人们在道德伦理上的信念,用各种仪式奠定人们互相尊重、彬彬有礼、仁慈善良、和谐友爱的生活模式,促进真善美的实现。在《茶经》中,陆羽强调饮茶要遵循特定的仪式,从泉水的选择,到煮茶的技巧,再到品茶的技法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水以山泉活水为上,煮茶时水要煮透,要根据水上泡沫的形态来判断茶水的质感,品茶时要清除杂念、返璞归真,茶具的选择要能够突出茶叶的色、香、味,根据不同的茶叶来选择不同的品饮器具,等等。至于“适度”原则,我国儒家文化讲究“事不过三”,凡事都要有个限度,这也是礼仪的保障。我国茶文化同样提倡“适度”的原则,认为“度”是茶的精髓所在,可以帮助人们克制欲望、平息情绪、实现中庸,在《茶经》中,陆羽指出饮茶应当适度,除非口渴难耐,否则不宜超过三杯,由此体现饮茶的和谐与中庸之美。

道家文化讲究“顺其自然”,将生命轨迹视为一个圆形的循环,任何运动与静止都是存在的一部分,“变化”的核心在于回归自然,违背自然的增长和发展并不是“变化”的一部分。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指出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自然规律,人们在寻求进步的同时不得超出事物的自然限度,否则将适得其反、酿成恶果。《茶经》同样涵盖了遵循自然原本秩序的理念,认为人们泡茶与饮茶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人与内心进行深层沟通的过程,是人们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过程,也是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过程,茶事的每个过程都要极尽自然,泡茶之水为天然泉水,煮茶之火为新生炭火,所用的器具也要能够传达出茶文化的和谐美感,一件茶具无论多么金贵、多么罕见,如果它的造型和颜色过于人为和突兀,就不会为茶人所接受。煮茶风炉的制作则充分展现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的和谐归一,深刻再现了道家文化中“自然天道”的思想。

佛家文化是西汉末年传至我国的,当时便与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众所周知,茶叶具有提神醒脑、消乏解困的作用,佛家僧侣便将饮茶之风引入寺院,每日在固定的时间饮茶,从而辅助坐禅修行、修身养性,“禅茶”的佛家习俗由此诞生。同时,“名山名水出名茶”,佛家寺庙通常建立在环境清幽的深山绿林之中,适宜茶叶的生长,所以种茶、采茶、炒茶等往往是佛家僧侣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这也为他们的饮茶生活铺就了坚实的基础。茶与禅的共通之处还在于“自省”和“悟道”,两者都融合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认知与追求,提倡清雅廉洁、节俭朴素的生活标准,由此才有了茶文化中“精行俭德之人最宜饮茶”的说法。

由此可见,《茶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理念的综合,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价值理念与审美认知。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一个文化移植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要考量的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同时也是两种文化的相互理解,这就涉及到对不同民族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的有效切换。译者在翻译《茶经》之前,应当首先把握汉语文化的发展历史、民族特征与地域特色,深入探讨形成这种语言文化的内外因素,对《茶经》的内涵具备比较系统的认知,而后分析英语文化的民族色彩及语言的基本构造,试图在英语的语言文化结构体系内维系汉语语言文化的民族特征,又不会对英语读者造成文化理解障碍。

2 《茶经》英译之“得”

卡朋特的《茶经》译本是所有英译中最具代表性与权威性的一部,以详尽的笔墨对《茶经》的写作背景、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以及茶文化的传播等做了明确阐述,在翻译原文的同时通过脚注与尾注对原文独特的文化意义进行诠释,一方面凭借其母语优势得心应手地运用各种英文语篇、语法和辞格结构,便于译文读者阅读和理解,另一方面则凭借其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对原文加以诠释,保证了茶文化内涵的准确传达。

茶文化讲究“礼仪”与“适度”的原则,卡朋特的译本就对这一儒学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析。例如,“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卡朋特的译文为:“However,when in the walled city at the gate of a Prince or Duke,if the Twenty-Four implements find their number diminished by only one,then it is best to dispense with the tea”,茶道非常重视饮茶仪式,恰恰是这些仪式赋予了饮茶以美感和庄重,为饮茶之人打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再如,“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译文为:“After the third cup,one should not drink more than a fourth or fifth cup unless he is very thirsty”,这正是陆羽所强调的饮茶适度原则,茶要趁热饮用且不宜过度,喝茶“不过三”,实现中庸与和谐。这两个例子不仅在内涵上承载了原文的儒家精粹,在形式上更是切合了英语的形合原则,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汉语属于意合型语言,对于连接词的使用频率较低,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起承转合往往是通过意义的衔接来实现;英语则不同,它是典型的形合型语言,需要使用大量的连接词来表明语句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直白明了。卡朋特在翻译时对汉英之间的语言结构进行了透彻研究,剖析了原文的句子结构和意义关联,在译文中使用“when”、“if”、“unless”等来引导时间状语从句和条件状语从句,简洁而顺畅,既传达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又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表达习惯。

对于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卡朋特则采用了注释的方法予以再现。例如,“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病”。卡朋特的译文为:“K’an above;Sun below and Li in themiddle.Harmonize the five elements in the body and you will banish the hundreds illness”,随后,作者通过脚注对“坎、巽、离”的文化意义加以说明:“K’an,Sun and Li are three of the eight trigrams on which the philosophy of IChing or Book of the Changes is based…”,指出坎、巽和离是八卦之中的三卦,这是著作《易经》的哲学基础,也是我国阴阳五行之说的具体表现,塑造了我国道家学派顺其自然的生活。在翻译中,译者通过增添原文省略的文化信息,填补了中英之间的文化空白,有效传达了茶文化之中的道家理念,让回归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深入人心。

3 《茶经》英译之“失”

卡朋特在翻译《茶经》时颇为注重对原文深层文化意义与独特民族风格的传达,比较系统地呈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获得了界内人士的广泛赞誉。然而,由于她生于西方、长于西方,西方文化背景体系十分坚固,对很多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和把握,导致精神哲学层面的跨文化交流有所缺损和误解,部分译文也存在文化缺失和变形的现象。

例如,陆羽在赞誉茶叶的功效时提出:“与醍醐、甘露抗衡也”,意思是茶叶的药用功效与世间最好的饮料醍醐与甘露不相上下。卡朋特的英译版本为:“Its liquor is like the sweetest dew of Heaven”。“醍醐”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佛教仪式中有“醍醐灌顶”一说,即佛家子弟入门时需有本师用醍醐浇灌头顶,令人彻底醒悟,获得极大的启发;“甘露”是指形态清澈、味道甜美的露水,是集天地精华之物,常被用来指代“佛法”,所以佛家文化中有“醍醐灌顶,甘露洒心”的说法。译文在翻译时并未考虑“醍醐”与“甘露”背后的佛教意义,只是将两者单纯地翻译为“dew of Heaven”,造成了文化内涵的缺失。另外,在《圣经》中就有“dew of Heaven”的说法,译者或许是受了基督教的影响,将“甘露”与之关联,译文读者在阅读时有可能会展开相似的联想,把佛家文化误读为基督教文化,继而导致原文内涵变形。所以,为了突出原文的佛教色彩,为读者呈现出“茶能令人大彻大悟”之意,可以翻译为“Its liquor is like the sweetest layor of fat on top of a refined milk drink or themostwonderfulmorning dew”,将茶的精粹、清透、灵韵之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又如,陆羽认为精行俭德之人最适宜饮茶,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卡朋特的翻译为:“When its flavor is at its coldest nature,it ismost suitable as a drink.If one is generally moderate……”。原文中的茶文化理念是人们道德修性的一大法则,要求人们要“精行俭德”,通过“精行”来达到“俭德”,精心上进,谦虚谨慎,以谦树德,这一原则贯穿于整个茶事活动之中,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髓,赞扬了茶叶与茶人的美好品德。相比之下,卡朋特的译文只是对原文的字面意义作了翻译,指出了茶的药用功效,但并未对茶的品质以及饮茶之人的品性做出论述,并未传达出原文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相比之下,我国译者姜欣的译文在文化再现上要更胜一筹:“It is suitable for the people who are virtuous in the nature and contentwith simple life”,传达了精行俭德之人最宜饮茶的思想,实现了文化内涵的跨文化传递。

卡朋特的《茶经》英译在语篇结构、句法应用和辞格选择方面的表现非常突出,译文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对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译者的文化背景限制,对中国文化历史和哲学内涵的认知不够深入,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漏译、错译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我们可以采取中西合作、取长补短的方式,充分发挥中西译者的特长,在保留原汁原味的中国茶文化的同时,满足西方读者的阅读需求,实现我国茶文化在海外的顺利传播。◇

本文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3年院级青年科研项目(编号:13YQ030)。

李群(1979-),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法,英美历史与文化。

猜你喜欢
茶经佛家饮茶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经》:世界现存最早的“茶叶百科全书”
营养学中看《茶经》
径山寺、径山茶陆羽和《茶经》的故事
万物皆有灵
白色在中华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四季饮茶与健康
月下饮茶
“坠我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