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思想的三重维度

2017-02-04 03:09王帅
大观 2016年11期
关键词:知性孟子

摘要:“良心”“性命”“天道”是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从天道本体向人之主体的自上而下的流行过程。而孟子“尽心”“知性”“知天”则是从人之主体向天道本体的反向体认。“尽心”“知性”“知天”的思想是研究孟子核心思想乃至儒家哲学所难以回避的范畴。

关键词:孟子;尽心;知性;知天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章句上》)。“尽心”“知性”“知天”成为了孟子哲学的重要概念,后来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尽心”“知性”“知天”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一、知识的维度

从知识的维度看,则把“心”当作思维的主体,心乃思之官。“尽心”便是要尽可能地发挥心的思维功能,相当于人脑力活动的提升,以获取对外部事物的知识,并从中归纳出事事物物所蕴含之不同定理,待到事物定理达到一定规模,便可将其打成一片,以体认天道。

朱子注曰:“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不穷理,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量。故能极其心之全体而无不尽者,必其能穷夫理而无不知者也。既知其理,则其所从出,亦不外是矣。以《大学》之序言之,知性则物格之谓,尽心则知至之谓也。”在此段注中,朱子从“理”的角度来解释“心”“性”“天”的含义,并给出了三者的关系:心具众理,性即理,理出于天。在确定了“理”的核心地位之后,朱子依“心”“性”“天”的含义便给出了“尽”“知”的意思,以“知性则物格之谓,尽心则知至之谓也”作以结论。所以,在朱子那里,“知性”便放在了“尽心”的前面,以此来对应“物格而后知至”。(《大学》)。如此来看,朱子“知性”“尽心”与孟子“尽心”“知性”的前后关系正好相反,朱子如此解孟子是否合孟子之本意,确是一个值得深入的问题。

《孟子》多处讲到“心”“性”,以“四心”“性善”为基本论断。诚然,孟子对于“心”“性”之本意可以说基本上是道德的。朱子将“四心”理解为心之四情,“四心”与“心之四”在思维上便有了差异。“四心”即由四者共筑一心,四即是一,一即是四。而“心之四”可意为“心具四”而不仅仅止于“四”,可具更多。所以朱子不仅谈“四心”“五常”,还要发明个“理”出来。“性”不只是善,还有无关乎善恶之“理”。或许朱子之大贡献不在于提出一个“理”,而是如何提出这个“理”。照此来看,中国哲学的发展不仅仅是对现有概念的解释、延伸,而且更应注重在思维层面把握其核心内涵是如何被挖掘出来的。既要学孔子之仁,更要学孔子如何发明仁;即要学孟子之义,更要学孟子如何发明义;既要学朱子之理,更要学朱子如何发明理;既要学阳明之心,更要学阳明如何发明心。仁、义、理、心的发展正是由其背后之“如何之思维”而推动的。“心”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除了知识的、道德的事物之外,还有什么是心所本有而未能发明光大的。

二、道德的维度

“心”字在《孟子》一书中出现了上百次。有言思维之官者,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有言道德心者,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从“夭寿”“修身”“立命”来看,孟子此处之心应当是其所谓之道德心,这也与其所论之“性善”相一致。孟子曰:“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上》)。

结合孟子以道德解释“心”“性”来看,“尽心”意为做人处事,莫不是用乎仁、义、礼、智之“四端”。如此,则知人“性”之善也,亦能知“天命”所在。所以在工夫上要“存心”“养性”“事天”。

三、本体的维度

将“心”当作本体,便将主体与本体同一化,其逻辑是:人之“本心”发源于天道本体,其有大小的区别而无本质的分别。所以“尽心”便是发明心之本体,然后自然存养、扩充之,以合于天道。这种维度相似于“性即理”“心包万理”“天理”的论述,只不过对于“尽心”之尽的解释大不相同,其后所推论出的“性”“天”亦不完全相同。

王夫之曰:“《注》(引者按: 朱子《孟子集注》) 谓知性而后能尽心。有说尽心然后能知性,以实求之,此说为长。若谓知性而后能尽心,不特于本文一串说下,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知天之理不顺;且所谓‘性即理者,指其实而言之,非可以理字代表性字。盖理,在事物在心皆谓之理,‘性之理单指在心之理而言耳。若穷理,则穷事物之理。故《注》又言格物。性岂可谓之物?又岂可在事物上能知性哉?径从知性上做工夫,如何能知?‘知性者,实于己身未发之中、已发之和上体会如此。恻隐羞恶等心,在本体上具足仁义礼智之天德。若不尽吾心以求知,则不著不察,竟不知何者是吾性矣。此‘心字是心之神明,所谓‘心之官则思及《书》所云‘睿作圣者。‘尽心则( 尽) [静]而体之,动而察之,以学问证之,极其思之力,而后知吾性之所诚有,故曰此说为长。若必要依《注》,亦只可云能察识吾性实有之理,则自能尽其心以穷天下之理;必不可以知性为格物也。”王夫之对“尽”作出了整体化的解释,既有静、动,亦有学、思。静能体认心之纯然本体,动能发挥本体之用,而后能知“性”之内涵。王夫之将理学的角度与心学的角度结合起来,既承认“理”的合理性,又赞同“心”之道德的根本性。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牟宗三.圆善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5]王夫之.四书笺解,船山全书,第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6]杨伯峻[M]..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

作者简介:王帅(1987-6-1),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研究生,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猜你喜欢
知性孟子
知性佳人
杯水车薪
柔软生活
枫叶知秋
磨刀不误砍柴工
趣味几何
知性优雅
“知”情知性
露也露的知性优雅
漫画《孟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