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浩,严兆府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
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
于志浩,严兆府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其语言蕴藏着独特的民族性以及特有的思想价值观念。在对茶文化进行翻译时,是根据不同民族和不同国际语言进行互译的过程,涵盖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底蕴以及社会习俗。我国茶文化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有着重要的传统民族文化价值和民族礼俗,学习茶文化有助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西方文化对于tea这个词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与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茶”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因此,深入分析中西茶文化的文化价值和民族内涵,并就两者之间的区别进行探索,有助于加强对中西茶文化内涵的认知。
中西茶文化;内涵;翻译;传统民族文化
在国际文化交流上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地的茶文化正以不同的形式在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上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从而使得世界茶文化以多元化方式并存。为了深入解析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需要针对中西方茶文化的主要形成部分进行探索。茶文化不但代表着一个国家在某阶段的精神面貌,同时体现出了其国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当前全球化经济贸易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阶段,我国茶叶也不断销往世界各地,我国传统茶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特色,并随着全球商业贸易模式,已经在西方国家和社会得到了认可。
文化内涵所指的是,蕴含着传统民族文化思想和民族文化价值的特征。西方国家在进行中国茶文化翻译时,是以另外一种语言形式进行翻译,同时在对其进行翻译时需要将传统茶文化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体现出来。
在全球化发展的作用下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起初茶在中西方文化中以经济贸易形式进行流转,并没有形成具有西方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茶在英国一开始是以一种单纯的饮品在餐桌以及各种聚会上使用,直到茶叶发展范围不断扩大才逐渐演变成为民族习俗与茶文化。
在英文中Tea的含义相对广泛,可以代表着茶点、茶叶、茶树以及各种茶会等等。茶文化在全球贸易的作用下,已经以一种生活品味逐渐被西方国家和西方社会接受,与此同时,远隔大西洋的美国也逐步引入茶叶和茶文化。
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其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世界茶文化发展进程中。我国作为茶叶生产的发源地,也是形成茶文化最早的国家。
唐代著名茶学专家陆羽最早对茶叶的烹制技术展开系统研究,在其所著作的《茶经》中记载了茶叶的起源和烹制技巧。陆羽认为,茶文化最早发源地应当是处于巴蜀地区,而这里所指的巴蜀不但代表着我国地区地理位置,而且还象征着茶文化艺术符号。在古代所指的巴蜀地区是指东至华山以南,西至黑水流域地带,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四川、重庆、陕西、甘肃、贵州、云南、湖北等部分区域,其中巴蜀区域具有非常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文化艺术特色,这也意味着在这些区域内所形成的茶文化,已经具备了独特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由于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较长,研究者在翻译我国茶文化时,需要对我国茶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否则难以精确了解到茶文化产生的最初面貌,不利于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核心之一,当茶文化为士大夫阶级所接受和喜爱后,茶文化价值与文化艺术形式以及文化内涵开始逐步传承下来,人们甚至可以根据采茶、制茶以及烹茶的实践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茶文化所显示的精神与文化内涵。
我国茶叶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深化,已经逐渐进入到了西方国家的主流社会当中。目前茶已经在西方国家和社会餐桌上以及聚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西方茶文进行分析后发现,西方茶文化受到西方社会的影响相对较大,西方茶文化的精神面貌与文化内涵与我国茶文化之间形成了非常大的差异。当西方茶文化不断发展,其茶文化系统也逐渐趋于完善,已经逐步转变成为具有西方特色的形式特征。
随着西方国家茶文化的发展趋向于成熟,英国街巷中的下午茶逐渐成为自我文化的一种象征,也是英国人自我文化的一种符号代表。若要对西方茶文化进行研究,就需要加深对英国茶文化价值体系和西方人行动特质的认识,从而分析西方茶文化的历史转变的基本原因。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将典型禅文化代表作为研究对象,这对于研究茶叶的发展进程和系统技巧有着积极的意义。西方社会茶文化历史发展应从很早的商旅开始讲述,东方商旅将茶树根植于欧洲大地,经过漫长的商旅进程,茶叶已经逐渐由绿茶转变到了红茶,所以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最早对茶的认知是由红茶展开的,商旅经过长久旅途使得绿茶发酵成为红茶,而艰辛旅途运输铸就了红茶高贵的地位,因此当红茶发展到西方时其的地位与中国社会地位相比有着显著区别,红茶在西方社会中已经成为贵族生活的一种标榜。
由于中西方茶文化的历史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茶文化在中西社会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社会中茶文化的角色和地位,应该说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眼前。在西方茶文化象征着国家和社会的文化组成,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经过西方文化的渲染,其茶文化逐渐形成了一种自我社会文化。
与西方茶文化相比,我国传统茶文化具有悠长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因此在国际翻译中可能会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问题。比如:与茶文化发展的词语、成语以及名言警句等在翻译过程中还应当注重互文性,不应当生搬硬套,还应当考虑一词多义等状况。在翻译的实际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字面意思和文章意思进行翻译,同时在翻译中还应当注重茶文化民族历史特征和文化内涵的保留,根据茶文化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知识结构等展开词语、成语或者文章翻译。
我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中包含着各种与茶有密切联系的词汇,这些词汇在不同的场景下具有不同的含义和思想价值观念,无法通过英文精准进行表达,如果强行用英文进行表达也可能会导致词汇失去独特含义与价值内涵。譬如我国茶文化中的一个词汇“七碗茶”,这个词汇就无法通过英文词汇加以翻译,并且无法保障词汇的含义与思想完整的保存下来。由于和茶文化相互联系的汉语词汇较多,西方茶文化翻译时的主要难点是难以通过精准的词汇表达出中文词汇。例如茶又可以称为“离乡草”、“草大虫”等,如果强行用英文翻译这些词语,会导致其翻译出词汇缺少一定的美感,而且所要表达的内涵也有所不同。同一个汉语词汇可能有着不同的解释和意义,具有极强的复杂性。西方国家在翻译茶文化时应当始终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翻译基础,如果强搬硬套进行直译会导致词义的偏离,同时还不能体现出中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特色。所以在翻译茶文化时极易产生中西方文化差异冲突,难以使英文翻译结果达到理想效果。
我国许多的古典名著中对传统茶文化有着详细的描写,比如: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被赋予文化百科全书的称号,同时在阅读名著《红楼梦》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不但包含有家族兴衰与儿女情长,而且还包含着浓厚的传统茶文化。《红楼梦》中蕴含深厚的民族文学内涵和价值,当前已经被多个国家翻译并流传,使用英文进行翻译时就需要对该书中茶文化词汇加以转换。
5.1 名著《红楼梦》中体现的茶文化
我国传统茶文化在书籍《红楼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该本名著中阐述了茶叶的品种与茶具的使用以及品茶的流程等,从茶叶品种和茶具使用都象征的书籍中品茶人的身份和重要地位。譬如名著中主人翁贾宝玉饮用的茶主要是仙茗和枫露,而女孩们则主要喝的是退罗茶,从不同的人饮用的茶可以看出书籍中人物的身份地位和品味。《红楼梦》中通过华丽辞藻对茶具进行详细的描写,充分将茶具的美观外形体现出来。《红楼梦》将茶和茶艺互相融合,将茶文化内涵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5.2 对名著《红楼梦》中茶文化进行翻译
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其主要阐述的是生活于清代富贵人家兴衰的生活状态,所以对茶的品味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在《红楼梦》中出现了许多茶叶的名称,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词汇的意思和意境以及时代特点等。比如“老君眉”在翻译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则可以将其翻译为“Old Man's Eyebrows"与“Patriarch's Eyebrows”,两种形式虽然使用的词汇不同但是所词汇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主人翁贾宝玉非常喜欢喝的茶“千红一窟”,对词汇进行不同层面剖析并展开翻译为Thousand Red Flowers in One Cavern,但是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则会导致词汇失去汉语美感和文化内涵,基于此,在翻译茶文化词汇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保留茶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
近年来我国和西方国家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翻译茶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应当将茶文化技艺作为研究重心,同时还应当加强茶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的交流。翻译茶文化时不但要进行简单英文翻译,而且还要根据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进行深层次翻译。同样,在阅读和翻译中应当注重互文能力的培养,避免失去语言原有的精华和内涵。
[1]刘俊杰.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体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04):286-287.
[2]贾晓鸽,柳甲荣,杨玉明.解读古诗词曲中的茶文化英译[J].福建茶叶,2016,(04):364-365.
[3]韩磊.浅谈茶文化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J].福建茶叶, 2016,(02):194-195.
于志浩(1967-),男,山东临沭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传播。严兆府(1981-),男,河南信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