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挺书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中村乡农业服务中心,云南 禄丰 651200)
禄丰县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探析
张挺书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中村乡农业服务中心,云南 禄丰 651200)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曾作为我国植物检疫对象,后随病害发生面积的扩大,逐步成为常规病害。病害属鞭毛菌亚门芸苔根肿菌侵染而引起的典型性土壤传播病害。由于土传病害的难治性及禄丰县紫色土壤多呈酸性,而酸性土壤极有利病害发生,加之2013年禄丰县受到大雨的灾害,造成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及蔓延。除大白菜、油菜发病最重外,其它青菜、花椰菜、莲花白也发病。各地调查,蔬菜类作物一般田间发病率为20%~30%。花油3号、6号、云油杂2号等经济作物严重田块发病率高达60%以上。
禄丰县;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防治措施
通过调查,当作物幼苗根系被病菌初侵染后,受病主根被病菌刺激后即病变为结球状根瘤,随着作物生长,根瘤也随之增大,继而部分侧根也被病菌的再侵染引起病变,形成侧根瘤(较小),作物莲座期,受病作物便因整个根系的畸形发育而很快丧失水肥吸收能力,导致地上茎叶生长不良,植株矮化、失水、萎蔫直至死亡,病组织也随之腐烂残留于土壤而成为下茬同类作物的初侵染菌源。
病菌随病残体可长期存活于土壤,自然存活7~9年,一旦种植十字花科作物即被侵染危害。病害在十字花科作物全年复种而周年发病,病菌没有明显的休眠态和休眠期。
病菌的初侵染时期为作物出苗至5叶期,在作物5叶期前病菌侵染作物幼苗主根后逐渐形成主根根瘤,而5叶期后,病菌的再侵染则相继危害侧根,引起侧根形成较小根瘤,侧根根瘤可在整个生育期内形成,但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形成影响较小。
作物品种(同类作物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差异较大。如大白菜中83-1类型发病较重、而麻叶青、京绿75等品种发病较轻;油菜中:杂交油菜比常规油菜抗病性强。育苗移栽发病轻,直播种植发病重。
土壤结构状况及施肥,灌溉均与发病有较大关系:砂质干旱土壤发病较轻,粘质土及灌溉频繁田块发病就重:施肥均匀作物生长迅速(特别是幼苗期)发病就轻,田间肥力低,作物生长缓慢则发病较重;偏碱性或中性土壤发病程度就明显轻于酸性和弱酸性土壤。复种指数高,田间菌源量充足,频繁侵染发病就重;反之,不同科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则大大降低了田间菌源,病菌发生就轻(但轮作时限需达5~7年)。
4.1.1 实行轮作。由于十字花科作物种类较多,种植地块复种指数又高,且病害为典型的土传类型,其初侵染菌源主要来自土壤残存的病残体,如同科作物不断连作,土壤病菌聚集量必然很大,所以实行种植地轮作(特别是重病田块)是综合防治的首要措施之一。
4.1.2 生物防治法。农家肥配合生石灰调节土壤酸度,降低发病率:病菌适应于pH值为5.5~6.5偏酸性土壤,对偏酸性土壤采取增施农家肥配合生石灰施用调节土壤酸度,通过在田指导农户耕作中防治经验看,一般667m2翻耕时撒100kg生石灰,曝晒3~5d,理墒打塘后,播种时,用10~20kg火塘灰随籽种一同点塘,能有效降低病害发病率,此防治方法比较经济同时又比较有效。所以,生物防治法农户比较容易接受。
4.1.3 选用抗病品种。作物品种间(同类作物不同品种间)发病差异明显,白菜83-1比麻叶青发病率高,油菜品种中杂交品种比常规品种发病轻,育苗移栽比直播的油菜发病轻。
根据病害发生规律的特点,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初侵染时期为出苗至5叶期。在作物播种至5叶期(播种后25~30d内)连续施药3次(毒土塘施1次,出苗至5叶期灌根2次)防治根肿病效果可达75%~85%,能有效控制病害。药剂选择为60%百菌清(谱菌特)WP或75%百菌清WP是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专用药剂。药剂防治也很有效,但此防治法成本比较高,农户难接受。
1 王芳展,刘亚培,张梅等.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侵染生理与抗性遗传研究进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2(2)
2 胡靖锋,吴丽艳,林良斌等.用菌土接种法鉴定云南省主要十字花科作物对根肿病的抗性[J].中国蔬菜,2010(14)
3 于晓坤,吴毅歆,毛自朝等.水介导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传播及其化学防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3(1)
4 黄元贵.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3)
5 王会军,陈卓君,吴毅歆等.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油菜内生细菌分离与鉴定[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4(1)
张挺书,男,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
(责任编辑 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