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荣
摘 要: 以研究新课程教材为载体,领会新理念的精神实质,挖掘历史课程资源,能做到高屋建瓴。
我县高中新课改实施5年时间,总体情况良好,有部分教师已经很好地树立起了课程观,以课程主人的身份积极地参与到新课改的教学氛围实践中来。他们不仅正确把握了课改精神实质,而且已具备了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吸取教材的精华,用欣赏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它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诠释课标,整合教材,让教材为其所用,他们的宝贵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我通过听课、调研,深切地体会到传统教材观念在部分教师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有的教师还抱着“教材至上”的观念以及“忠实”地执行《教学参考书》的方案,强调知识点的落实,强调学生记忆基础知识,仍然发大量的练习题及配套作业让学生去做,搞题海战术等。另外,在近5年的实践中,执教者在实验过程中,还遇到不少的困难及困惑,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直接影响新课改的效果。通过调研分析后,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标及课程各模块的教学内容整合,重构历史教学体系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235-01
一、分析现状,比较整合
首先,学生知识的缺失,存在着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的不足。新课标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适应高中历史的专题教学。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历史教学并不重视,学生的知识漏洞比较多,该掌握的知识没有完全掌握或一知半解,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尽管遇到各种困难,但是课改的步伐没有因此而停止,广大教师仍然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付诸实施,稳步推进。至于教学进度缓慢,课时不足,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以重构历史教学体系,合理取舍以强化主干知识。其次,新课标编写体例新颖,古今中外贯通,纵横交叉联系,材料丰富,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不少问题,教材按新课标精神编写,有些地方没有体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在文字表述上缺乏连贯统一,学术概念多,不少地方还缺乏条理性,整体内容太多等。例如:“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封建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概念和关系没有很好的处理,给人以散乱的感觉,这些都增加了教学和学生理解的困难,使师生形成了模糊的思想认识。在新课改的实施中,教师既是学生的学习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课程研发者,因此,课改的成功与否,教师理念是起主导性的作用。
二、紧扣课标,突出主线整合
《历史I》就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为线索,精选能够反映一个历史时期基本特征的重要政治制度、历史性政治变革、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政治人物来作为学习内容。在进行教材处理时,可分二步:(1)确定专题的主线或核心。如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其主线反映二千多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2)根据课标的“学习要点”和“教学活动建议”,拟订各课的重点和难点,以便突出主线。
三、以分析典型案例整合提取主干内容
高中历史案例教学法,使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师生对课程内容的获取、选择、分析、处理来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课程核心内容为途径,是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的历史教学常用方式。案例的应用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更为广阔的的平台,这里主要解决的是培养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提炼核心内容和信息的方法,结合课程内容,多渠道、多途径、多角度对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信息、材料、资源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提炼、形成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分析和处理模块材料的能力必然会大大提高。
四、注重基础,贴近时事整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遵循时代性、基础性是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必须精选贴近现实生活的需要。
五、加深理解、扩容整合
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将古今中外大量的历史图片、图表、文字、文物等收集起来,制成多媒体演示课件,这不仅将大量的资料呈现给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材料集中,简单准确,省时省力,丰富多彩的,学生也是感兴趣的,可以就此引导学生大量搜集网络信息,并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探究,以落实教学目的。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史料外,还要引导学生养成收集史料的良好习惯。史料的搜集过程也是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过程,寓教于无形。比如电影《南京》、《钢琴家》等,课堂教学时间决定了这些好的影片不大可能都观看,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观看。 通过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使我们能够看到它在解决常规教学中所存在一些问题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提倡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不是所有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在教学中切不可一味地追求“高技术”,误认为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就不是一堂好课。 总之,要求教师灵活多样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新课标提出以前,教材是课程实施的惟一资源,教材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要求学生背教材、记教材,教师是在“教教材”。在新课标中,提倡“用教材”,就是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实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课标更好的服务于教师、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客观的、系统的学科知识,而且要注意那些主观的、情境化的个人知识、生活经验,着眼于现实生活经验,以教师自己的学识和经验来分析处理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整合教材内容及教育资源的共享利用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