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方法在《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7-02-04 13:07曹宏志佟建波
中文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电子线路技能大赛创新思维

曹宏志+佟建波

摘 要: 针对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大赛模式来改革《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本文将创新的思维模式引入到《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让学生们在竞赛环境中掌握《电子线路》理论知识,提升了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关键词:技能大赛 电子线路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131-01

基于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大赛各个角色的分析,将创新思维方法引入到中职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但符合国家对中职学校培养学生要求“做中学”的要求,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对《电子线路》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电路性能与功能的分析能力。

一、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大赛角色分析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大赛涉及的角色主要包括裁判方、主办方、参赛者三方面[1]。裁判方主要是对参赛选手答题进行监视,以及按照评分标准对参赛者的答题效果进行评价;主办方主要负责比赛设备和一些后勤工作保障;而参赛者主要是研究任务书上的内容,根据任务书上面的各项要求,尽量完成比赛项目的各项要求。

二、《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电子线路》课程作为电子行业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深入学习《电子线路》课程,对《彩电原理及维修》等课程的理解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电子线路》课程体系一般较完整和合理,但在电子装配技能大赛对选手的要求条件下,此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普遍过于传统,削弱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2]。

三、《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文将创新思维方法引入到《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改进。所谓创新思维方法,即让不同的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为此,在《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中,不再按照原有教材安排的章节教学,而是根据电子装配技能大赛要求与实际应用,实现小班教学制,结合电子装配技能大赛的角色分布,让学生们处于不同角色(如表1)。

通过将创新思维方法引入到《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过程,发现学生们课堂参与度得到了明显提升,处于“参赛者”角色的学生能够认真研究任务书的各项要求,根据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设计完成任务书要求的解决方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处于“裁判员”角色的学生,在阅读任务书时,善于发现任务书中的得分点和丢分点,结合区级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大赛评分标准,制定出较为合理的任务书评分细则,提高了学生们的分析能力;处于“主办方”角色的学生,对竞赛任务书上用到的仪器设备进行认真检查检测,确保仪器设备能够正常使用,提高了学生对仪器设备的熟悉度,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四、结束语

国家对中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求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打破常规,突破创新”。结合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大赛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角色分析,将创新思维教学方法引入到《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可以帮助同学们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想像力、注意力和创造力,为同学们在学习方面、人际沟通方面、思维拓展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为中职学校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优秀技能的人才奠定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成荣. 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之“五度”——以“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促进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02).

[2]柳婷. 中职“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 职教通讯, 2015(24).

猜你喜欢
电子线路技能大赛创新思维
Multisim13.0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静电放电对电子线路干扰的研究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EEPROM在电子线路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