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双妹
摘 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已经渗透到各门学科中,以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技术与课程整合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和学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探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信息技术是指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智能以及控制等技术的整体。在现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传播及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追求以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的信息化教育为显著特征的教育形态。在信息时代,除了少数贫困地区以外,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大部分能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学,学生基本都能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习的效益,充分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提高效率。
二、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
根据现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促进生物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究有以下几种形式。
1.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我们是农村学校,初中部配备的就是多媒体机与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设备已经使用七八年,比较老旧,能够安装的系统基本到Windows XP,适合使用的Office办公软件最高级别到Office 2010。让学校更换成新设备是不大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要研究的是原有旧设备应用多媒体教学环境优化课堂教学,利用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师借助多媒体计算机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好地促进初中生物学科教学。教师为优化教学,可以收集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制作出优秀的课件,并不断地优化课件,结合板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利用多种感官分析器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电视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我们学校高中部配备的就是多媒体计算机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设备是新配置的,包括生物实验室配置的也是这种设备,当然生物实验室还多了显微投影仪,可以把装片、切片等投影到银幕上,成像清晰。高中生物知识的编排有两条主线:从现象到本质,从微观到宏观,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知。教材的特点:重视对科学发展史的介绍,突出反映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技术、新成就,知识描述更加准备完美,重视生物科学与生产、生活实践的联系、应用。根据高中生物学科的知识编排和教材特点,学校配备的这类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是非常适合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如多媒体计算机播放课件可以做到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相结合,突破信息传递的时间空间限制,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宏观世界、微观世界、远方或过去的事物,使信息通道得到了无限的延伸和扩展。
电视白板实现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和人机互动。电视白板是一种兼备了电子白板的全部功能的新式教学、会议、展览设备,具有教学互动性、书写灵活性,含有基本的教学资源库、画图、保存、视频等功能。直接实现笔迹书写、图形绘制、文字输入、文件调用、课件制作、删除复制、遮挡、放大缩小、视频播放回放、直接打印等多种演示功能。配置高清摄像头,可以实现远程视频网络会议、远程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电脑进行信息通讯,将电子白板连接到计算机,并利用投影机将计算机上的内容投影到电子白板屏幕上,在专门的应用程序的支持下,可以构造一个大屏幕、交互式的协作会议或教学环境。利用特定的定位笔代替鼠标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可以运行任何应用程序,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在计算机上利用键盘及鼠标可以实现的任何操作。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计算机相连,此时的电子白板就相当于一个面积特别大的手写板,可以在上面任意书写、绘画并即时在计算机上显示,文件保存为图形文件。电视白板是一种新型的交互式课堂教学设备,它具备了音频高保真播放、高清影像播放、自由触摸书写、教学资源共享和自主制作等创新性功能,正在作为新一代教学工具被广泛应用。
3.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在教室中有网络,学生用台式电脑、笔记本、PAD都可以。我们传统的机房其实也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这种教学环境主要适用于培训各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各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以求促进各学科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这类教学环境适合学生收集生物学科学习素材,一般比较少应用。
4.移动学习环境
移动学习环境,通常情况下是有无线网络,学生手中的设备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这样他们的学习空间不仅是在教室内,还可扩展到教室外,是移动的。微课程就是适应时代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是围绕某个教学知识点或技能点精细化设计,并配以相应的学习任务,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数字化课程包,它适合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可以应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可以把课件、微课、录课、教学设计、配套练习,发布到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微信上或其他网络平台,让学生在教室外通过移动学习环境进行自主学习。
三、研究目标
在课堂上恰当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和实施,课外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论文写作、教研水平、教案编写等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水平。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的基本方法,树立资源共享理念、创新理念、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理念、发展观理念、人本理念等,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新模式,增强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业务素养,明显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相辅相成的平台上,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构建一种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模式。创建一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思考、学会创新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探究、分析、构建信息的学习能力。研究如何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充分利用网上丰富而优质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使信息技术的目的与手段相统一。
参考文献:
[1]邬家炜.信息技术教育实用教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02.
[2]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