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服务外来务工人员之探讨

2017-02-04 14:58毕立平
中文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

毕立平

摘 要: 外来务工人员具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提高公共图书馆对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服务水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青岛的城市特点,公共图书馆要开展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活动和培训,拓展公共图书馆服务空间和教育服务功能,为他们提供优质多样的服务。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 外来务工人员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056-01

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数目也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大约有数百万人,他们大都学历较低,对新知识和新信息的了解较少,但是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新事物、新科技的涌现和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在新的环境、新的时期,思想状况和文化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作为城市生活中的重要组成成员,加强他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的必要性

1.为外来务人员服务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求

《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 “公共图书馆是各地通向知识之门,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身学习,独立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在城市中,外来务工人员也是社会的一份子,自然享受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公共图书馆应该为外来务工人员这样不能得到主流服务的少数群体创造条件平等得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这样,公共图书馆对所有人平等地开放才能得到切实地实现。

2.加强图书馆对外来务工者的服务功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构建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让人们和睦平等共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图书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应该积极主动地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优质全方位的服务,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实现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市民精神上的相互融合,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藏书和各种设施条件,对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知识水平,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道德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公共图书馆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服务,是创建青岛“阅读之都”的重要条件

青岛市于2014年提出建设“阅读之都”的构想,作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青岛常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素质也从一方面反映了青岛这个城市整体的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创建“阅读之都”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对外来务工人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服务,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二、外来务工人员利用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及原因

虽然现在图书馆的大门已经免费向外来务工人员打开,可是能主动利用图书馆的外来务工人员不算很多。,他们很多人不知道图书馆为何物,还有的分不清图书馆和新华书店的区别,不了解图书馆的职能和性质,更谈不上合理利用图书馆了。这与他们工作、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思想观念大都比较保守落后有关。

另一方面,生存的压力、业余时间少也是外来务工人员无法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主要原因;另外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里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担心进入这种公益场所会受到歧视,这种自卑的心理使得他们对图书馆望而却步,宁愿去旧书摊或者小书店买一些低俗的盗版书来消遣。

三、图书馆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宣传,吸引外来务工人员走进图书馆

探索适应外来务工人员需求的服务方式,培养他们利用图书馆的习惯,并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1.加强图书馆公益性的宣传,鼓励外来务工人员走进图书馆。应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信息渠道加大关于图书馆免费开放、平等服务的宣传,同时培养工作人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意识,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主动向外来务工人员介绍图书馆的功能,从心理上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拉近和他们的距离,使他们逐渐接受图书馆,乐于走进图书馆。

2.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特点,为他们举办一些专题性的活动。比如他们的职业中建筑工人、饭店服务员、商场销售人员占了很大的比例,可以举办一些建筑、销售学以及餐饮方面的图书展,既方便了他们,又可以使他们尽快地在图书馆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另外,我馆经常举办的“换书大集”、定期举办的“如何正确使用图书馆”活动都非常适合外来务工人员参加。

3.主动送书上门,把图书送到他们身边。针对有的外来务工人员工作时间长,业余时间少、对图书馆知之甚少的特点,我馆和市内建筑公司进行合作,把图书流动车开到外来务工人员的工地上。针对他们的需求和特点,可以现场为他们办理图书证,现场借阅。极大方便了他们,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受到了普遍欢迎。同时要大力发展区市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目前青岛市七区五市的图书馆都已开通通借通还业务,外来务工人员就近就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

4.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服务工作。由于经济水平、文化程度、家庭教育观念的制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使用图书馆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主动走进图书馆的意识不强;存在着自卑畏难情绪;阅读内容以卡通和漫画为主,知识性阅读偏少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改善这种情况。

四、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城市中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公共图书馆重视对外来务工人员包括他们的子女的服务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他们正确认识,自觉利用图书馆,以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傅爱红 量体裁衣—— 图书馆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09 年第 1 期

[2]刘玮 开展图书馆利用教育是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阅读现状的关键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9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
向弱势群体伸出援手暖民心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引领群众文化建设,走向和谐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