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青
池塘河蟹、小龙虾与沙塘鳢生态高效混养新模式技术
马洪青
近年来,河蟹养殖成本的上升以及价格不稳定等因素导致养殖效益有所下降,常规的河蟹套养小龙虾已不能保证利润空间,如何利用现有的养殖品种与模式提高养殖效益已成为广大养殖户与研究者关心的热点。淮安区南闸镇省级现代渔业精品园区南临白马湖,水系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水产养殖面积1.2万亩,主导养殖品种为河蟹、小龙虾,养殖模式为虾蟹双百混养模式。为了充分有效利用资源,探索养殖新模式与技术,加快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带动渔农民增收致富。2016年,淮安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结合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沙塘鳢规模化繁育及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的实施,在虾蟹主养池塘中套养沙塘鳢,运用生态种草、水质调控、科学管理等技术,开展池塘河蟹、小龙虾与沙塘鳢生态高效混养新模式技术试验,实现虾蟹养殖亩产双百斤、沙塘鳢20.3kg,有效地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相关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试验地点选择园区内核心企业淮安区领湖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塘口,面积73亩,东西向、长方形。年底对池塘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保持池底平整,淤泥约30cm左右,水深1.3m,中间设置深水区和浅水区,深水区占总面积的40%,设置独立分开的进排水系统。池塘内配备微孔增氧设备,每亩配300m的条式增氧管。
1.防逃设施 池塘四周用石棉瓦设置防逃墙,下端埋入土中20cm,上部高出地面50cm,间隔2m用竹竿固定。
2.池塘消毒 苗种放入前对池塘消毒,每亩用150kg的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再翻动底泥曝晒一周,以达到氧化底层有机质和杀灭有害生物之目的。
3.施足基肥 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150kg,有效促进水草的生长,抑制青苔的发生。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适口饵料。
4.种植水草 要想养好一塘虾蟹,首先要种好草。水草是虾蟹栖息场所,又可以作为良好的天然植物性饵料,同时也起到吸收水体中的有机质、净化改善水质的作用,在高温季节还能降低池水的温度,更好的促进虾蟹的生长。池内栽植轮叶黑藻、伊乐藻2个品种,形状为条块状,面积占全池面积的60%。池塘四周留2-3m宽不种草,以便投料。池塘中间留“十”字形的通道,以便鱼虾的活动和水体的流动。
5.投放螺蛳 清明前投放鲜活螺蛳150kg/亩,6月份后根据养殖情况再投放200kg/亩。
选择体质健壮、附肢健全、体表光泽、无病无伤的苗种,放养前进行消毒。2月份放河蟹苗种900只/亩,规格120只/kg;3月份放小龙虾苗种,规格为150-200尾/ kg,每亩放15-20kg。小龙虾苗种放养时要多点分散,避免堆积,水温差不超过2℃。4月下旬放养沙塘鳢苗800尾/亩。
饲料投虾蟹专用配合饲料和人工饵料如杂鱼、玉米、小麦、糠饼等。坚持“荤素搭配,精粗结合”的方法,按照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鱼虾活动力),四定(定时、定位、定量、定质)原则投饵。种苗放养后适当投喂一段时间小杂鱼;前期日投2次,以傍晚为主、投量占70%;中后期的投喂,傍晚一次投足;日投饵量为虾蟹体重的3%-5%,当天投喂的饵料要检查,以在3小时内吃完为宜。天气晴好时可多投,高温闷热、持续阴雨天或水质较差时应少投、不投。投喂地点以池塘四周岸边为主,中间浅滩之上可少投。每次河蟹蜕壳前一星期在饲料里添加抗应激添加剂和微量元素,预防蜕壳不遂和软壳,提高河蟹蜕壳期间的成活率和膨胀系数,以保证河蟹规格。沙塘鳢以水体中的野杂鱼为饵料,不需专门投喂。
1.水位管理:按照“春浅、夏满、秋稳” 的原则,放养前期保持水深50cm,提高水温促进生长,以后逐渐提高水位,到高温季节加满水位,中后期由于摄食量大,水质变化较快,应加大换新水次数,每次在20cm左右。
2.水质管理:前期水体要有一定的肥度,中后期应适当瘦些,透明度30-40cm,溶解氧保持在4mg/L以上,pH值7.5-8.5。从4月底开始定期使用生物肥和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保持水质“肥、活、爽”。同时定期开启微孔增氧设施,保持水质的良好,促进水产品健康生长。
由于伊乐藻喜低温不耐高温,高温期管理不到位易导致水草死亡、腐烂,引起水质变坏。一是控制水位,在前期将水位保持在50-60cm,控制伊乐藻快速生长;二是进行割除,4月下旬至5月底开始分期分条块割除上部的老化茎叶,促进伊乐藻的根系横向生长,提高抗风浪能力。
每天坚持早晚巡塘,观察鱼虾蟹摄食、生长、活动和池塘水质情况,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定期检测水质和做好日常养殖生产记录。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一旦遇有暴雨天气等,要及时检查进排水系统。汛期做好防洪、排涝工作,以防外逃,确保安全。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以生态防治为主,生物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方针,把生态养殖技术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加强池塘科学管理,适时加注新水,定期使用生物制剂调水,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定期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全池泼洒,并在饲料中添加三黄粉、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等制成药饵投喂,以增强体质,减少病害的发生。
1.产量与收获
从5月份开始捕捞小龙虾,共收获商品虾4088kg,销售收入122640元,平均规格在30-40尾/kg;河蟹总产量6101kg,平均规格152g/只,销售收入569619元;沙塘鳢总产量1481.9kg,销售收入118552元,平均规格18-23尾/kg。
2.成本
共计投入547817元,其中苗种费105630元(含沙塘鳢36500元),饲料费246626元,小杂鱼、螺蛳130226元,水电费11972元,药物、肥料13724元,塘租费21900元,人工及其他17739元。
3.效益分析
总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共计净利润262994元,平均亩效益3602.6元,其中沙塘鳢亩效益增加1024元,投入产出比1∶1.48。
1.白斑综合征是甲壳类近年来较易发生的主要病害,此病一旦发生,死亡率较高,直接影响经济收入。严禁从疫区购买苗种,放养健康、优质的种苗;切实改善栖息环境,加强水质管理,优化饲料营养;病害易发期间,定期用0.2%维生素C加1%的大蒜和2%强力病毒康,水溶解后喷洒在饲料上连续投喂5-7天。
2.小龙虾改变捕大留小的方式,进入地笼的小规格小龙虾不要再放入池塘养殖,避免部分受伤的下池后重复交叉感染病菌,引起病害发生。
3.虾、蟹、沙塘鳢对重金属、敌百虫、菊酯类等药物非常敏感,严禁使用。
4.当年9-10月每亩留塘20kg的成虾进行自行繁殖,冬季池塘要保持一定的水位以利于小龙虾越冬,翌年3月开始捕捞成虾。在春季时销售市场价格高,又节约了苗种费用。但到第二年养殖周期结束时,小龙虾要全部出塘。避免留塘的成虾再次繁殖,引起种质退化。
5.沙塘鳢苗种放入池塘前5天左右,要保持水体一定的肥度,确保苗种下塘时有足够的天然饵料,提高苗种的成活率是取得效益的关键所在。养殖后期应视池中天然饵料多少,适当补充小鱼、小虾等饵料。
6.在虾蟹养殖池塘中天然饵料十分丰富,混养沙塘鳢不需投喂沙塘鳢专用饵料。在稳定虾蟹产量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体生物资源,提高了主养品种虾蟹饲料的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降低了养殖风险。
(通联:223200,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淮安区南门大街534号 电话:0517-8596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