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 婧 武汉工控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欧盟法和国家标准法对辣椒酱中苏丹红Ⅰ号含量检测的比较
□ 曾 婧 武汉工控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对比国家标准法和欧盟法的前处理、标准曲线、检出限和回收率,确定更简便高效的测试方法。结果表明欧盟法与国家标准法在技术指标上并无太大差异,但欧盟法前处理更为简便。
苏丹红Ⅰ号;欧盟法;国家标准法;高效液相色谱
苏丹红Ⅰ号是一种合成型偶氮染料,在一定条件下能分解产生致癌芳香胺。2004年我国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出台了国家标准检测法,但国家标准法样品处理过程复杂,欧盟法前处理简单。笔者以市场上购买的辣椒酱为待测样品,分别用国家标准法、欧盟法对苏丹红Ⅰ号进行检测,对比这两种方法的线性回归系数、加标回收率、检出限,发现欧盟法与国家标准法检测技术水平相当,但欧盟法前处理步骤相对简单,更高效。
1.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e2695-DAD 2998)、梅特勒ME 204/02电子天平。
1.2 试药
苏丹红Ⅰ号标准品(含量98%);乙腈、丙酮(色谱纯);乙醚、正己烷(分
析纯);水(超纯水);辣椒酱(市场购买)。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 3.5 μm 4.6 mm×150 mm。流动相:溶剂A(0.1%甲酸水溶液:乙腈=85:15),溶剂B(0.1%甲酸乙腈溶液:丙酮=80:20),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478 nm。
2.2 溶液的制备
2.2.1 对照品储备液
称取苏丹红Ⅰ号10.0 mg(按实际含量折算),乙醚溶解后用正己烷定容至250 mL。
2.2.2 对照品工作曲线
吸取适量对照品储备液,用正己烷逐级稀释成浓度为0.16 μg/mL、0.32 μg/mL、0.64 μg/mL、1.28 μg/mL、2.56 μg/mL的工作曲线。
2.3 线性关系
分别取20 μL工作曲线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A和质量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得欧盟法线性回归方程:A=4.339C+0.017 3,r=0.999 9。国家标准法线性回归方程:A=0.080 5C+0.001 3,r=0.999 2。 结果表明,欧盟法和国家标准法在苏丹红Ⅰ号浓度为0.16~2.56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
2.4 检出限
将标准溶液进行逐级稀释,依次取20 μL样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记录信噪比为3时,待测样液的浓度。得欧盟法检出限为12.08 μg/kg,国家标准法检出限为19.38 μg/kg。
2.5 辣椒酱样品含量的测定
2.5.1 欧盟法
称取10 g样品于三角瓶,加入100 mL乙腈,涡旋5 min,超声振荡1 h,取适量上清液用0.45 μm有机滤膜过滤,取20 μL滤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结果表明该批次辣椒酱中苏丹红Ⅰ号含量为未检出。
2.5.2 国家标准法
称取10 g样品于小烧杯,加入10 mL正己烷溶解后,慢慢加入氧化铝层析柱中,待样液完全淋出后,用30 mL正己烷清洗层析柱至流出液无色。用60 mL 5%的丙酮正己烷溶液进行洗脱,收集、浓缩后,用丙酮转移并定容至5 mL[1],滤液用0.45 μm有机滤膜过滤,取20 μL滤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结果表明该批次辣椒酱中苏丹红Ⅰ号含量为未检出。
2.6 加标回收率
2.6.1 欧盟法
称取该辣椒酱样品6份,按照0.64 μg/mL的加标量进行加标,按2.5.1操作进行处理,得6份样品的加标量分别为0.596 7、0.604 6 、0.6089、0.606 4、0.606 0、0.612 3 μg/mL;回收率分别为 93.20%、94.50%、95.10%、94.70%、94.70%、95.70%,平均值为94.66%。
2.6.2 国家标准法加标试验
称取该辣椒酱样品6份,按照0.64 μg/mL的加标量进行加标按2.5.2操作进行处理,得6份样品的加标量分别为0.573 9、0.583 2 、0.589 4 、0.596 9 、0.580 1、0.593 2 μg/mL;回收率分别为 89.70%、91.10%、93.30%、90.60%、90.60%、92.30%,平均值为91.27%。
此次实验中,两种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系数均大于0.999;欧盟法的检出限为12.08 μg/kg,国家标准法的检出限约为19.38 μg/kg;两种方法的回收率均大于90%,技术水平上并无太大差异。
实验操作过程中,国家标准法需要进行复杂的中性氧化铝柱实验[2],使用大量的试剂,耗时长,此过程虽能除去干扰物质,但造成了色素的大量损失[3],影响样品中苏丹红Ⅰ号的检出;欧盟法仅使用乙腈,操作简单、时间短,最大程度节省了处理时间,相比较而言,欧盟法的分析成本相对低廉,且快速方便。
[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GB-19681-2005)[S].北京:国家标准出版社,2005.
[2]唐英章.现代食品安全检测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王凤池,孙汉文,吕红英.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苏丹红1号、2号、3号和4号[J].食品科技,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