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琪 张 娴 德阳市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食品安全谣言事件处理方案研究
□ 李 琪 张 娴 德阳市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在监管执法方面及科研立法方面都投入巨大。人们群众也加强了食品安全意识,并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食品安全的监管中来,作为一股新兴且巨大的监督力量,帮助执法部门揭露打击了无数不法商贩和黑心作坊。然而,凡事有利也有弊,由于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大多数人民群众不具备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无数黑心食品作坊被打落的同时,各种食品安全谣言也开始涌现,极大地损害了合法食品商家的利益。
2017年4月,一条“中江县挂面加胶”的视频在网上流传:一把挂面在水中反复搓洗后,剩下一团胶状物。市民怀疑该挂面造假,在生产过程中违法添加。该视频的广泛流传直接导致了成都多家商场对中江挂面进行下架处理,并要求厂家退货。众所周知,中江挂面产业是中江县的支柱产业,出现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影响巨大。中江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迅速做出反应,立马组织相关批次的挂面产品抽检,并将样品送到了德阳市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可是将样品送到后,相关的科研检测人员却犯了难——如何证明这面粉中是加了胶还是没有加胶呢?检测人员犯这样的难是有道理的,因为国家并没有面条里加胶该如何检测的国家标准,另外,违法添加物有千万种,在不能确定是哪一种违法添加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开展检测。经过反复发研讨磋商,专家们决定,既然不能从正面证明面条中是否加了胶,那就从侧面对面条进行全面的成分分析,并与多家其他厂家生产的面条进行成分对比,从而得出视频中的面条是否添加了有害的胶。而后,实验结果证明,视频中洗出来的那一团胶状物,其实是面条中含有的蛋白质,俗称面筋,不仅没有害,反而颇具营养。虽然此次事件已经对中江的面条厂家们造成了损失,但在执法部门的及时干预下,并没有让影响扩大,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食品监管工作人员有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亦有责任在合法商家受到食品安全谣言的侵害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在食品安全谣言事件出现时,由于其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对商家造成损失,所以食品监管部门对此的合理处理便显得尤为重要。
应在基层建立多渠道的权威官方媒体,如当地报纸、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传言时,首先发布信息稳定舆情,阻止未经证实的传言进一步传播,并在官方媒体上及时跟进事件的处理程度,如及时公布权威机构对问题产品的检测结果,对主要的谣言传播者进行点名、震慑、警告等。此外,官方媒体的权威性尤为重要,在平时就要加强建设,与人民群众加强互动,做到能让人们在听到、看到食品安全传言时不盲目传播,而是先从官方媒体寻求证实。
一旦出现了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传言,首先,当地执法部门应该要迅速做出反应,及时抽检送样,让一家甚至多家权威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判定,对确实有问题的商家要严惩不贷,对没有问题的商家也要及时止损,避免事态恶化。其次,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多种多样,对于食品安全检测人员来说,在对国家标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也要积极深入实际,在科学合规的范围内增加应多各种突发问题的经验,总结教训,加强科研交流。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人民群众容易草木皆兵,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造谣传谣便成了一件很常见的事情。食品安全谣言轻则让商家信誉受损,重则使其钱货俱损,甚至对整个行业造成重大打击,其危害不可谓不巨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普及。比如:人民群众一旦发现问题商品,他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测就判断这是问题商品,然后大肆传播,对有怀疑的商品应该保留好相关物品证据,报给食品监管部门,由专业的检验检测机构来判断该商品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再进行相应的处理,避免对合法的商家造成伤害。同时,对造谣造成重大影响的人员要进行处罚,从法律方面对造谣者进行震慑,并规范人们的监管行为。
不法商家对食品添加剂的滥用让很多人民群众谈食品添加剂而色变。在食品工业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食品添加剂可以说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在增加食品风味,延长食品保质期等方面作用巨大,食品添加剂的合理添加是安全且合法的。此外,离开剂量谈毒性亦不可取,如1 ng的砒霜(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毒不死人,10 L水却能把人撑死,不能在听到某种食品含有有害物质时就慌了阵脚坚决抵制,只要其含量在国家规定的限值以内就是安全的。管理部门应该对人们普及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如一些食品营养成分的不同状态的不同性状是否安全,食品添加剂知识,一些常见的食品安全规范等,让人们在面对食品安全传言时能有基本的辨别能力,不盲目传谣。
在全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希望能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检测的各种标准,让食品安全检测有法可依,有例可循,能更加有力地揭露食品安全问题,打破食品安全谣言。
守护食品安全人人有责,实现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人人参与的社会大背景下,谣言传播渠道更广,危害更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从各方面对人们的监管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及时应对各种食品安全的传言,减少谣言的传播,降低危害,保障消费者和商家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