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驻马店市分校 吴剑南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李军安
黄秋葵的露地种植方法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驻马店市分校 吴剑南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李军安
黄秋葵,别名秋葵夹﹑羊角豆,是锦葵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之后进入美洲地区。现在最大的秋葵生产地在美国南部,美国人还给它一个容易被记住的名字——“植物伟哥”。
黄秋葵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开花结果期应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大多是4—6月播种,7—10月收获。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北方寒冷地区常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定植于大田。
黄秋葵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最好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为前茬。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壤土较适宜。冬前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每公顷撒施腐熟厩肥75 000 kg,氮磷钾复合肥300 kg,混匀耙平做畦。露地栽培多用两种方式:一是大小行种植,大行70 cm,小行45 cm,畦宽200 cm,每畦4行,株距40 cm;二是窄垄双行种植,垄宽100 cm,每垄种2行,行距70 cm,株距40 cm,畦沟宽50 cm。若在田边﹑道旁﹑河边单行栽植,株距60 cm,每穴3株,通风透光,便于管理。
(一)直播法
黄秋葵多进行直播。播前浸种12 h,后置于25~30 ℃下催芽,约24小时后种子开始出芽,待60%~70%种子“破嘴”时播种。播种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穴深2~3 cm。各地应在终霜期过后,适时播种,先浇水,后播种,再覆土2 cm左右。直播每公顷用种量10 kg,育苗移栽每公顷用种量3 kg。
(二)育苗移栽法
北方地区多于3月上中旬在阳畦﹑日光温室播种育苗。床土以6份园土﹑3份腐熟有机肥﹑1份细沙混匀配制而成。播种前浸种催芽,整平苗床,按株行距10 cm点播,覆土厚约2 cm。播后应保持床土温度25 ℃,4~5 d即发芽出土。苗龄30~40 d,幼苗2~3片真叶时定植。最好采用塑料钵﹑营养土块等护根育苗措施,培育适龄壮苗。
(一)间苗
破心时即第1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2~3片真叶时第2次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二)中耕除草与培土
幼苗出土或定植后,气温较低,应连续中耕2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第1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便适度蹲苗,以利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夏季暴雨多风地区,最好选用1 m左右长的竹竿或树枝插于植株附近,防止倒伏。
(三)浇水施肥
1.浇水。黄秋葵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播后20天内缺水时宜早晚人工喷灌。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炎夏季节正值黄秋葵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时以前或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整个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
2.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第1次为齐苗肥,在出苗后进行,每公顷施尿素90~120 kg;第2次为提苗肥,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撒施,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 kg。开花结果期重施1次肥,每公顷施稀释人粪尿30 000~45 000 kg,或氮磷钾复合肥300~450 kg。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3.植株调整。黄秋葵在正常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主侧枝粗壮,叶片肥大,往往开花结果延迟。可采取扭枝法,即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以控制营养生长。生育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虫蔓延。采收嫩果者适时摘心,可促进侧枝结果,提高早期产量。采收种果者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黄秋葵从播种到第1嫩果形成约需60 d。以后整个采收期长达70 d,全生育期可达120 d,甚至更长。黄秋葵商品性鲜果采摘标准以果长8~10 cm,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为度。如果采收不及时,肉质老化,纤维增多,商品食用价值大大降低。一般第1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 d采收1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9月以后,气温下降,3~4 d采收1次。采收时宜用剪刀,并套上手套,以免茎﹑叶﹑果实上的刚毛或刺瘤刺伤皮肤,奇痒难耐,此时用肥皂水洗一下或火上轻烤,可减轻痛痒程度。通常花谢后4 d采收嫩果,品质最佳。每667 m2产量为1 500~3 000 kg。
病害主要是病毒病。此病由蚜虫传播,应及时防治蚜虫。植株发病初期,可用病毒A 500~8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每隔5~7 d喷雾1次,连喷3~4次。
虫害主要是蚜虫和蚂蚁,可选用50%抗蚜威或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